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穿越之我为皇者> 第一百一十一章 成衣铺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一十一章 成衣铺里(1 / 2)

 第一百一十一章成衣铺里

——别人都放假回家了,就小辉还在工作!还要给大家更新,大家给张票鼓励下呗!——

“奴家在此谢过了!但衣裙乃是女儿家的私物,实在不大适合其他人代劳!”柳如是实在有些生气了,所以口气也不是太好。她在这个时代的人的眼中虽然算是比较开放,但女儿家的矜持还是有的,王大官人的好意被她看成了一种变相的调戏。

“呃,那好,那就算了吧……呵呵……”王大官人第一次被人拒绝,也感到有些尴尬,但一想到这是大明朝,一个朱程理学盛行的朝代,被女人拒绝这种事儿也不算什么,毕竟人家可不是以前的河东君了,而是嫁作人妇了。

该死的“存天理,灭人欲”!

对于朱熹,王大官人并不是太过反感,人家能有朱子之称,自然有其崇高之处,这是无论如何不能抹杀的!他也许错的只有那么一点,但我们不能因为人家的一点错,就一棍子将人彻底打死,这是不正确不理性的做法。

朱熹的学说自然有其独到之处,也有其局限的一面。只不过适合以前的学说并不一定就适合现在的,这才有了王大官人的进化论一说,宣扬一切都在不断的变化中,所以一切的东西都应该做出相适应的变化,这才符合国情民情。

与此同时,王大官人极力的保留朱熹学说中积极的一面,还积极的宣扬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对于王阳明的这个学说王维是非常认同的。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反对程朱理学“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的“知先行后”说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轻行、“徒悬空口耳讲说”的学风。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践行。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救朱学之偏。

但只要是学说就不免有其局限性的一面,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行后的弊病,但是同时也抹去了朱熹知行说中的知识论成分。王守仁的观点虽然有利于道德修养,但忽略了客观知识的学习,这就造就了以后的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

王大官人一直认为只要是学说就不免有其局限性的一面,所以说,互补才是真理!而且王大官人虽然有了自己的学说,却没有彻底的毁灭朱程理学,还有意识的进行保护,同时他一直都在有意识的领导两方思想的碰撞,辩论,有竞争才能有进步,真理是越辩越明的!……

闲话少说,听到柳如是的拒绝,王大官人也就闪到了一旁,不再纠缠。王大官人虽然喜欢女人,是个女人迷,但还不至于去用自己的热脸贴人家的冷屁股。不过能贴一下那小翘臀也不错嘛!(嘿嘿,小辉猥琐了……)

向柳如是拱了拱手,王大官人一脸平静的带着王玲等人向侧面的一个小门走去,那里是定做衣服的地方,如果不满意店面里的成衣,顾客可以在这里说明自己的要求,人家会按照你的要求尽心制作,直到你满意为止!

王大官人对此也是非常感叹,古人也是很聪明的,这样的商业意识也明白!

这里的生意很不错,十多个的小偏门也就只有两个还空着!对此王大官人也是无语,这里是有钱人来的地方,一般的老百姓是不可能来这的。而身为江南中心之一的南京从来都不缺乏有钱人!

虽说王大官人也在不久前取消了三征,但百姓的情况是不可能因为这个小改变而发生大变化的,不可能一下子从穷哥变富人的。三征的取消,王维发现作用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大,老百姓虽稍有改善却变化不大!这也在王大官人的预料之内,三征所征的税负并不多,百姓拿出这么一点儿前也不是过不下去!真正吸食百姓骨血的是士绅阶层,他们侵占国利,兼并土地,对老百姓敲骨吸髓,朝代的更始有他们很大的‘功劳’!

但是三征的取消对老百姓来说是个福音,三征真正的害处在于官吏对百姓的伤害,他们欺上瞒下,尽心竭力的搜刮百姓,惹得民怨沸腾,这就是吏政的害处。君不见现在的城管也是一种变态的‘吏政’!

雄心勃勃的王维早就在他的五年规划中写入了吏改这一项,只不过没有适合的时机罢了!

柳如是对这个不大礼貌的公子哥也有一些好奇,那么短的头发可就有些奇怪了,一见王维等人进入了偏门,柳如是便支起了柔嫩可爱的小耳朵,似乎是向听听里面的动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