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霸王!> 第一百章创滩涂晒盐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章创滩涂晒盐法(2 / 2)

盐田是建在盐场建在沿海的滩涂地带,一望无垠,水渠纵横。

铺着浅水的格状盐田波光粼粼,在阳光下银光闪闪。

一处普通的盐场也有九万多亩。

“盐田蓄海水,赤日凝晴沙”的风光也很壮丽。

其实盐田和水田很相似,甚至原理都完全相同。都是筑坝成田,然后设渠取水。

而所谓盐田就是在海边滩涂地上筑坝开辟成一块一块的田亩,然后设置引流坝,需要引入海水的时候,在涨潮时打开石头,将海水引入盐田。不需要的时候再将石头放下,挡住海水浇灌。然后借助日晒蒸发,使盐田里的水份蒸发,成为盐卤,再经过、浓缩、结晶从而生成海盐。

而建盐田正是滩涂制盐法的关键,这使得海盐可以大范围修建几万亩的盐田,产量终于可以不再局限在那一个个小灶、小釜当中。

这已经是天朝建国之后人力手工能建设出来的最先进晒盐法了,没有用到任何器械,却领先于当代两千多年。

所以盐是真的可以从田里种出来的!诸夏民族的种田天赋已经点满了。

孙策于是站在众人之前,一抬手,令所有人都安静下来,看向这里。他高声说道:“今日携诸君到此,就是与诸位看一看这片滩涂地。海盐县的诸位父老应该见过,潮汐退去之后,日照之处的岩石缝隙里常会形成盐晶。可有人收集过这种盐晶?”

一名豪强点头,说道:“的确,我宾客、部曲中奸猾者不安心煎煮,便会搜集此种盐粒,甚至贩卖直益。”

孙策为之侧目,所以私盐贩子这些人都卖了些什么盐啊?这不过滤一下能吃吗?

人群中的窃窃私语很快就打断了孙策对这方面的思索。

有人立即问道:“可海水本就能制盐,就算留在岩石缝隙之间,又与盐田何干?”

孙策斩钉截铁的说道:“既然盐能沉淀在岩石缝隙当中,就能沉淀在盐田之内!我已经让部下在潮起潮落之间的滩涂地上建了二百亩盐田。在潮起时蓄了一尺海水,诸君可以去看看,经过几日照晒,每亩盐田里还有多少盐卤。”

一群人闻言皆涌到了海边的盐田附近,有人惊叹道:“还真有卤水模样!”

“这一亩盐田的海水得有几千石?完全靠釜、灶煎煮,需要多久?”

“这一亩所出,能抵几百名盐户日夜以灶煮海得产出!哪怕还未尽善,仅这制卤之法,也能省力其百啊!”www.

“怪哉?这盐怎留在了田中,没有随水渗入地下?”

“哈哈。这位一看便是江东大人。这滩涂地是淤泥,自然是会使卤水极少下陷。若是将来,还可以继续修缮完善一下。”

孙策亦开口,对着一名名围在盐田旁边,弯腰惊奇的豪强、工匠们说道:“没错,此法细节上并不完善。此亦是我征召诸位到此之所求,凡是能物尽其力,使此滩涂晒盐之法,能够完善者,我不吝表其为监盐都尉,并赏千金。并日后所有盐场晒盐所得,皆分其一成!”

话音落下,所有人都深吸了一口气。这是什么规模的财富!

只要能将滩涂晒盐法完善出来,孙郎治下,所有盐场产出的海盐,都强制分一成给他。

众人心里顿时热切的如火。富可敌国,就在眼前!

无数人不需要再争论,立即认可了天日制盐法,就是绝对可行的真谛!

甚至豪强们都与工匠一心,站在了同一阵营。迫切的希望任何一个人能够将这个晒盐法完善出来。

毕竟就算要分给他一成晒盐所得,剩下的九成也是如今煮盐收益的百倍、千倍。

孙策对着所有豪强、工匠再次强调道:“废釜灶,建盐田,乃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计。我今日指东海而誓,只要诸君能完善出滩涂晒盐之法,我便永除盐铁专营,允诸位与我一并享山海之利!”

这一句指东海而誓,无论相不相信晒盐法的豪强都彻底心动,要不惜一切代价把这个滩涂晒盐法给完善起来。

当然了盐铁不再专营,并不是放弃管控盐场,而是允许百姓在商铺里面卖盐,不再只是官府专利。这对降低盐价毋庸置疑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孙策一向的主张都是,通过提升生产改善民生。盐的产量不足,再怎么专营,价格高到天上去,总量也庞大不起来。

看着一众围在盐田旁热切讨论的豪强和工匠,周澄凝眉问道:“孙郎,这晒盐之法,就算完善恐怕也施行不易吧?一场大雨,就容易导致百姓三四天的辛勤劳作,付之东流。”

孙策点头,晒盐法的确是容易受到天气影响。

所以他看向江东名士吴范。

吴范以治历数、知风气而闻名于会稽郡。此前曾被推举而准备到洛阳,因为天下大乱而不能成行,所以被刘繇所留。

从曲阿投降之后,他就一直在孙策手下效命,给事吴郡幕府。

孙策说道:“吴从事,我打算任命你为海盐县长,为晒盐百姓指导天文历法,气候节令。助盐场规避风雨,择日晒盐。你意下如何?”

吴范属于是典型的狂士,为人心高气傲,闻言骄矜的仰起头,说道:“区区小事,何足道哉?只需我须臾一算,就能知天气阴阳。如今梅雨刚过,接下来一连多日都是炎炎烈日之天,完全无需多算。”

而天气也的确如吴范所言,从六月末到七月初,一连十余日都烈日灼热。

而海盐县的第一批盐田,也终于收获结果。

虽然只是豪强、工匠们的第一次尝试之作,但收获之规模还是让所有人皆震惊的不敢置信。

仅陆续开辟的首批四百亩盐田,产出海盐一千四百石!

每亩产盐的数量甚至比北方一亩产粮的数量还高。但要知道这还是并不完善的盐田初次产盐规模。

在这个结果面前,整个海盐县的豪强彻底为之疯狂!他们夙兴夜寐,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让部曲、宾客立即熟悉晒盐之法,然后将其改进!

而孙策也是信心大增,这个程度虽然只有后世亩产粮的几百分之一,但已经足够!

这可是盐田,上半年、下半年都有两个产盐丰收季。这个丰收季可不是农田里面的丰收季。

盐田再怎么不济,那也占了个工业生产的属性。而且是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每四五天就能产出一批海盐。如果风调雨顺,一个丰收季能产盐十几甚至二十几次盐。

五百万石海盐的规模,已经指日可期!

有了这个财富,他立即将精力从内政生产方面投入到了军事征服!海盐所得,已经足以为他接下来的军事征战提供充足的后勤支撑。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霸王!更新,第一百章创滩涂晒盐法免费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