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惭愧惭愧,小爷天生富贵> 第811章 老而不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11章 老而不死(2 / 2)

“兴德二年,有哗众取宠者,如跳梁小丑,任国子监祭酒。”

东方鉴愣住了,紧接着勃然大怒,未等发作,温岐已是合上竹简,背着手离开了。

原来人家小温同志说的“不”,不是不服气东方鉴担任祭酒,而是“不”将这老家伙放在眼里,当空气了。

等东方鉴想要破口大骂时,钟声响起,明文堂的门被推开了,学官与学子出来后纷纷行礼,他也不好再发作了。

很多人提起温岐,总是想起司业,或是史官,难免疏忽另一件事,那就是温岐就仿佛一个直立行走的真言套索,想要知道什么事,想要了解什么事,只要寻对了人,那么这个被找到的人,哪怕是再不情愿也要说“实话”,一旦说了假话并且被温岐知道后,名声算是彻底毁了,连温家史官都敢骗,别说做官,做人都做不了。

所以温岐早就知道东方鉴这群人是怎么一回事了,动作频频,歌颂老三,老三出头,再带领士林的人让东方鉴出头,最后这群人将士林搞的乌烟瘴气,甚至还想要将朝堂搞的乌烟瘴气。

望着温岐离去的背影,东方鉴胸膛起伏不定,强行压住心中的怒火后,决定提前促成某些事。

“来人,去,将赵王殿下寻来。”

一个国子监祭酒,用的还不是请,而是“寻”,这就是名声的作用了。

要知道在前朝的时候,东方鉴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礼部主事。

前朝昏君登基后,做了很多“不守规矩”不守礼制的事,比如封异族马如龙为将军,也比如将他老爹的妃子纳入后宫父子二人成为同道中人,还比如多次选秀等等等等,这些事大多数都让礼部颜面大失如同摆设。

倒是有不少礼部官员站出来了,然后又被仪刀卫砍倒了。

东方鉴当时也“站”出来了,但是又没全站出来,博了把名声后主动上书请辞。

从这也可以看出这老登很会审时度势,直到没办法在那种环境的朝堂上混下去,刷了把存在感不等仪刀卫收拾自己就退出朝堂了,着实是在京中士林之中狠狠扬把名声。

前朝像东方鉴这样的人不在少数,直到混不下去了,狠狠刷一下声望,然后马上请辞,必须控制好时间,有一点犹豫都容易被仪刀卫找上门销户。

这些刷了声望退出朝堂的人,有了名声后就开始在士林红,整天谈论国事、朝堂、天下事,一边继续刷名望,一边等着新朝的出现,等着起伏,等着被朝廷征辟。

其实东方鉴差一点就回到朝堂上了,名望也都刷够了,就差那么一点,咫尺之遥。

原本兴德元年科考,也就是去年的时候,东方鉴已经在天子面前露面了,也和好友们说好在朝堂上举荐他了,但是,他选错垫脚石了,因为垫脚石的姓韩。

韩佑给科考的举子们折腾的够呛,带着考生们徒步从京城走到山庄。

东方鉴见到机会来了,就带着一群好友和所谓的士林中人亲自去山庄中,要见天子和朝臣,要给天下读书人寻一个公道。

结果等这老家伙到了的时候,考生已经被挂杆子上了。

作弊的、懵逼的,滥竽充数买考题的,可谓是丢尽天下读书人的脸,在那种情况下如果东方鉴等人还要为考生“讨个公道”,那么他很容易死道上,韩佑可不惯那毛病,专干各种型号各种款式的大儒,科考结束后也是这么做的,东方鉴很鸡贼,就没敢顶风作案。

即便是在那个期间,东方鉴也不算是京中士林领袖。

事情的转机,是在韩佑离开京中后,也就是年前年关的时候。

那时东方鉴已经心灰意冷了,如果刚登基的天子在元年时不征辟在野的前朝官员,那么以后就彻底没有机会了。

新生绝望的东方鉴都准备回老家了,没想到因为稍微多喝了一些酒,大庭广众之下骂了几句仪刀卫和韩佑,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了。

京中,已经很久很久很久很久很久没人敢在公共场合直呼韩佑名讳了,也已经很久很久没人敢在大庭广众之下骂韩佑了。

就是因为这两句有口无心的“骂”,东方鉴不怕死和仗义执言的形象与人设彻底立起来了。

之后,东方鉴仿佛找到了财富密码,骂的越来越凶,越来越狠,名声也就越来越响亮,拜访他的人也就越来越多,最终就这么莫名其妙的成为了京中士林之首。

问题来了,都长一张嘴,既然骂韩佑可以出名,为什么其他人不这么做?

答案很简单,风险很大,大到了近乎百分百,骂韩佑,可以,但是需要承受代价,很大很大的代价。

东方鉴也不是傻子,只是骂都骂了,不如一条路走到黑,越骂越狠,骂出一个广大前程,骂成一个名满天下,骂出一个不灭金身,乃至骂成一个太子少师,帝师,只要不断地骂下去,就算有朝一日韩佑回来了,他也有抗衡韩佑的底牌。

西方有个哲人曾经说过,盘古欲使人灭亡,必先使其疯狂,东方鉴现在已经很是疯狂了,非但想要搞韩佑,还想推老三上位成为太子!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笔趣派为你提供最快的惭愧惭愧,小爷天生富贵更新,第811章 老而不死免费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