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四合院之激荡年代> 第四十七章辛家庄大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七章辛家庄大队(1 / 2)

 出河工,天亮就开始干活,天黑才停,没时间回家。因此出河工要带着铺盖,住在河滩上,每天管三顿饭。北方基本都是白面馒头,管饱。</p>

这乍一听好像没什么。但你要知道,六十年代的农民,一年365天,360天都在吃白薯干,或者白薯干磨成粉蒸的黑窝头。那玩意天天吃,胃酸的像烧心一样,而且口感极差。</p>

只有过年的时候才有机会吃几天细粮。</p>

这种煎熬的生活中,白面馒头管饱--</p>

吕俊鹏对农村这些事,只是走马观花,勉强懂点门道。但即使这样,他也能理解老宁的不甘心,不忿道:“你怎么不去大队找人评评理?”</p>

老宁苦笑:“能评什么理啊。”</p>

“狗顾的二侄子,也是下苦力的好手。告到大队,狗顾也有话说:年轻人干活更生猛,就算我和顾二黑力气差不多,但顾二黑比我小十岁,哪能放着年轻人不用,用年龄大的?”</p>

“就算干一天让我下工不合规矩,大队领导也只能骂狗顾一句任人唯亲。但事后,狗顾找我麻烦怎么办?我这小门小户的,顶不住。”</p>

吕俊鹏奇道:“你住的是申家营子,你宁姓和他顾姓都是外姓,怎么就顶不住了?”</p>

老宁摇头:“外姓和外姓不一样。申家营姓顾的有三十多户,其中接近二十户,和狗顾是五服内的亲眷。其它十几户,因同为顾姓,也是偏向狗顾的。”</p>

“而我们姓宁的,上下只有六户人,真惹不起他。”</p>

这年头的农村都这样,谁家门头大,亲眷多男丁多,谁家就更有底气。</p>

农村工作也是跟着这个规律走,生产队就是根据亲眷关系和居住位置划分的。</p>

别说六十年代。进入21世纪后,农村选举,很多时候仍然会被宗族影响到,亲眷多始终有天然优势。</p>

吕俊鹏陪着老宁叹了会气,老宁拍拍脑门:“我喊你是有别的事,你之前说,你在你们厂里干采购?”</p>

吕俊鹏点头:“对,下乡收物资的。”</p>

老宁问道:“肉你收不收?”</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