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对于上书弹劾这件事情是极为看重的,特别是仁宗时期的官员们,多为清流。如果有宰相被人弹劾,即便没有实质证据,也往往要上书请贬,然后自己辞职走人。</p>
这几乎是宋朝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仁宗朝有二十三个宰相,其中十五位都是被弹劾罢相或者被弹劾自己辞职下台,可见规矩之森严。</p>
所以吕夷简被当众弹劾,这个时候他应该做的是上疏自辩,然后向皇帝请辞,以证明自己的清白。</p>
但吕夷简是个权力欲望很大的人,历史上他虽然与范仲淹进行了辩论,引发了轰动朝野的朋党攻讦之事,可他并未上疏请辞,而是仗着仁宗庇佑,将范仲淹和支持他的人全都贬官。</p>
这一行径使得他的风评急转直下,受到朝野非议,以至于后世把他当成了奸臣。</p>
实际上吕夷简并不坏,只是他权欲心太大了而已。</p>
此刻就在赵祯准备把范仲淹提为陕西路运转使的关键档口,范仲淹忽然弹劾宰相,令满朝震惊,更令吕夷简措手不及。</p>
他与赵祯对视一眼,都能看出对方眼中的惊骇以及迟疑不定。</p>
现在怎么办?</p>
还能够继续任命范仲淹为陕西路转运使吗?</p>
两个人都在心里给这件事打了個问号。</p>
范仲淹权知开封府,是从四品。</p>
而他要去担任的陕西路转运使是正三品,属于升迁。</p>
并且还不是散官或者虚职升迁,是职事官,位高权重的封疆大吏。</p>
结果任命还没下达,范仲淹却公然率先弹劾宰相。</p>
要是硬着头皮继续把范仲淹提到陕西路转运使的职位上,那吕夷简还干不干了?</p>
这边范仲淹刚弹劾了吕夷简,朝廷就升他为陕西路转运使,不提吕夷简宰相的威严何在,单说这无疑会开个先例,让人误以为弹劾宰相就能升官。</p>
结果就是吕夷简必然会被群起而攻,无数弹劾如雪花般飞到赵祯桌上,吕夷简到时候也只能是黯然下台的结果。</p>
也就是说,要想完成把范仲淹调去西北当转运使的工作安排,首先得干掉赵祯的肱股之臣,还是一路陪他走来,情如师徒的吕夷简,这让赵祯怎么接受得了?</p>
可要是不罢吕夷简的话,那范仲淹肯定就没办法去陕西了。至少得先贬他的官以示惩戒,然后才能以后再找借口把他调去西北。</p>
这怎么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