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皇叔,我真不是卧龙诸葛!> 第66章 诸葛的攻心之计,荀彧与诸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6章 诸葛的攻心之计,荀彧与诸葛!(1 / 2)

 尚书令府。</p>

荀彧落笔成行,批阅决策着一大堆的公务文件.</p>

丞相兴兵南征的计划已定,他依旧作为后方统帅,镇守许昌,策应丞相的军事行动。</p>

“报!”</p>

“刘晔军师到了!”</p>

府上人身在门外,轻声说道。</p>

“快让他进来!”</p>

荀彧抬起头来,放下手里的毛笔,站起身子扶着桌案定了定神,这才迈步往门口走去。</p>

“荀令君,夤夜招我前来,必有大事吩咐!”</p>

刘晔快步而入,神色凝重。</p>

“子扬,请坐。我找你来,有一件大事想要托付给你!”</p>

荀彧令左右上茶,一边牵着刘晔的手,往里就走。</p>

“荀令君,您请坐。我站着便好!焉敢就坐!”</p>

刘晔看着桌面上堆积如山的文件,再看看荀彧斑白的发髻,明明只有四旬,却操劳过度,叹息了一声说道。</p>

论官阶,论年龄,论资历,刘晔都无法与荀彧相提并论,因此说不敢与荀彧平起平坐,也并非谦虚之言。</p>

天下皆知,曹丞相手下,谋士如云。但归根其类,只有谋士荀彧,和其他谋士!</p>

“子扬,丞相方针已定,不日即将兴兵五十六万,征伐荆州,荆州若下,必将引得胜之兵,再战江东,一统天下!”</p>

荀彧也不勉强,回到书案之前坐下,从文件里取出一张纸,看着说道。</p>

“丞相为天下计,终于出手了!我当鞠躬尽瘁,为丞相分忧!”</p>

刘晔神情激动,保全望着丞相府的方向遥遥行礼,高声说道。</p>

“然则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五十六万大军,一个月的用度,便是六百万石。一旦战事开始,若粮草不继,军心大乱,不战自败……”</p>

荀彧眉头紧皱,面现忧郁之色。</p>

“如今许昌的府库之中,存粮寥寥,只能支应三两个月而已,捉襟见肘!”</p>

刘晔点了点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荀令君未雨绸缪,思虑周全,考虑长远,令刘晔佩服无地。”</p>

荀彧放下手里的纸张,从桌上拿过一只茶碗,缓缓的倒了一碗清茶,端起来递给刘晔。</p>

刘晔急忙往前走了两步,弓腰双手接住,轻轻喝了一口。</p>

“我和丞相商议,想令你往北方幽凉并冀四州,筹措粮草一千万石,以资军用。不知你意下如何?”</p>

荀彧回到桌案前坐下,抬头看着刘晔,语态舒缓的问道。</p>

不论多么严重或者紧急的事情,在荀彧的口里,从来都是有条不紊,从容镇定,使得与他交流的人,也能有一颗镇定从容的心。</p>

“冀州乃是九州之首,天下富足之地,且在袁绍手里经营多年,并未遭受多么严重的战乱之苦。”</p>

刘晔沉吟片刻,抬头说道:“北方四州,一千万石粮草。我必在三月之内,筹措完毕,随时听候荀令君和丞相的调派!”</p>

看到刘晔胸有成竹的样子,荀彧长长吐出口气,如释重负:“有子扬你如此保证,我心可以安定了!”</p>

“荀公,这场战争的规模和未战之前的威压,令我想起了昔日的官渡之战……”</p>

刘晔神情紧张,面色严峻的低声说道。</p>

虽然还没有兴兵,但只这战前的酝酿阶段,莫大的压迫感已经令他喘息不过来了。</p>

“这一场战,比之官渡之战,恐怕还要艰苦艰难的多……”</p>

荀彧佝偻着身子,放下手里的茶碗,缓缓的站了起来,背着手走到窗前,拨开了窗棂。</p>

一阵冷风吹入,令刘晔忍不住打了个寒战。</p>

“昔日攻打袁绍,官渡一战既决胜负,也决生死。但袁绍势力虽大,人心涣散,三个儿子各怀机心。丞相有十胜,袁绍有十败,未战之前,我已能料定结局了!”</p>

荀彧看着窗外,不知不觉间,已经是深夜。</p>

月色如水,冷风习习,吹着窗口一处树枝,发出呜呜如哭泣一般的声音,令人不寒而栗。</p>

“那荆州之战呢?荀公又如何说?”</p>

刘晔心里一阵紧张,忍不住又往前走了两步,来到了荀彧身后。</p>

“刘备连战连捷,士气旺盛,上下一心,更有诸葛之谋,算定天下。可谓天时地利,尽在其手!”</p>

“孙权坐拥江东,只那长江之险,便是不可逾越的地利之势!何况江东虎将如云,谋士成群,丝毫不能小觑。”</p>

荀彧依旧背负着手,如一尊泥塑一般,站在窗前,一动也不动。</p>

“但丞相兵马人数,占据绝对优势。而且奉天子诏令,以征天下,名正言顺!我想此战,必能克成大功,建不世伟业!”</p>

刘晔血脉贲张,明白只要战事催动,战争的机器运转起来,必是一场腥风血雨。</p>

而他,也倍感自身责任之重!</p>

“如你所言,这一场战,我们唯一的优势,便是人多势众……”</p>

“这必将是一场艰苦卓绝的大战!而粮草,便是重中之重!几十万大军的性命,就交到你的手里了!”</p>

荀彧忽然转身,走到桌案前,从桌上将刘晔的任命文书拿起,递了过去。</p>

“请荀令君放心,转告丞相,让他放心,我即刻启程,往北方四州去,一定完成筹措粮草的任务!”</p>

刘晔如临大敌一般郑重的接过文书,正色说道。</p>

“好!”</p>

“我送你!愿你一路顺风,早日归来!”</p>

荀彧言辞不多,但足以令刘晔感动不已。</p>

两人再无多言,荀彧将刘晔送上马车,转身刚要回房。</p>

“借问一声,这里可是荀令君的府上吗?”</p>

不远处,一个信使骑着一头枯瘦如柴的劣马,一边往这边行走,一边不住的招手。</p>

“我便是荀彧,你是何人?”</p>

荀彧温言说道。</p>

“我是荆州的信使,特来送书信给荀令君。”</p>

信使急匆匆来到府前,翻身下马,在马鞍上的褡裢里翻出一封书信,递了过去。</p>

“哦?我在荆州并无故旧朋友,也无门生晚辈,谁会给我写信?”</p>

荀彧嘴里说着,心中大奇,难道是荆州氏族,给我来信?</p>

“我家军师诸葛先生,特地差我呈报书信给荀令君。若非如此,也不至于使小人在此蹲守了一天一夜了,好不容易见到荀令君孤身一人,方才敢现身呈报。”</p>

信使将书信递了过去,后退两步恭敬的说道。</p>

趁着月色,荀彧见他脸上风尘仆仆,周身衣服凌乱,显然是长途驰骋,并未休整所致。</p>

“远来辛苦,既然如此,我也不便强留。还请上复诸葛卧龙军师,他日有缘,当面请教。”</p>

荀彧此刻手里捏着大名鼎鼎的卧龙诸葛孔明的书信,一万個好奇。不知道诸葛卧龙不动声色,私下里差人送这封信到自己的府中,到底所为何事?</p>

但他毕竟沉稳老练,不动声色的着令门下的管家赏了信使,掩门而去。</p>

书房内,一盏孤灯。</p>

万籁俱寂,夜深人静。</p>

只有窗外的风,发出阵阵呜咽,偶尔有一缕风穿窗而过,侵袭内室,将烛光吹动,烛影摇摇。</p>

荀彧神色凝重,更添几分好奇。</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