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第三十八章 冯淑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八章 冯淑真(1 / 2)

 其次,是对科举的准备。</p>

二叔在被削去财政大权之后,就已经开始负责这一块了。严凌深切地明白教育的重要性,所以严家专门建立起了极大的学堂,并且抽调出相当的资金用来维持,所有孩童自五岁起必须接受教育直到十岁,接着通过进行考试,来决定是回去种田,还是继续读书,准备参加科举。</p>

但是在方国珍占领浙东这几年,这套体系是处于停摆状态的,以至于这些年的孩童都被耽搁了一大批。好在就在上月,朱元璋发布了“设文武二科取士”的命令,要求各地士子开始准备。而知道历史的严凌晓得,在洪武三年的时候,他们就将迎来大明的第一次“高考”。</p>

严凌特地嘱咐讲堂里的教师,教少年写文时要仿照宋时经义,模仿古人语气,文体大量使用排偶,这在考试时能取得极大的优势。</p>

毕竟吴王刚刚和刘基商定了要采用“八股”的方式来取士。</p>

不仅如此,他还命令所有的严家少年必须额外添加两门功课:骑马、射箭。</p>

因为在明初的科举里,三场考试之后,复试便要考察这两样。</p>

和之后完全的儒法有着天壤之别。</p>

不过,种种安排,对于严凌来说很快就成为了次要的。</p>

他现在首先要面对的,是自己即将到来的婚姻。</p>

-----------------</p>

至正十五年,集庆城。</p>

时间回到那个破城后犒赏三军的一天,那个浩大的夜宴现场,严凌已经被灌得失去了理智,他引吭高歌,调子不准但豪迈苍凉的歌声在夜空中回荡。</p>

他不知道的是,除了他,同样也有许多将士在此时喝得烂醉如泥。</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