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大国海魂> 第九章 左摇右摆的青春(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章 左摇右摆的青春(四)(2 / 2)

“我们在海军军备竞赛这条竞争残酷的路上走得太久了,以至于大家都忘却了本心和事实的真相。德意志从来就不是一个海洋民族,而是一只刚刚学会远涉重洋的海鸟。

陆军的强势、与英国终有一战的宿命赋予大洋舰队的任务是作为一个中等海海上力量,用破交战尽可能的封锁和削弱英国的资源,将英国主力舰队牵制在全球范围,然后通过几场具有决定性的海战削弱其本土舰队的实力,打破英国人的的封锁,摧毁英国的战时经济,继而源源不断的获取资源,此消彼长赢得最终的胜利。

然自军备竞赛以来,海军似乎有一种误区,主力舰的多寡决定海权,存在舰队可以作为海权的象征而存在。事实上,大英帝国作为第一等海洋强国,船台林立水手不计其数,而我们的海军无论从投资规模还是获得的资源都不可以与之比拟,因此妄图用数量优势却扼杀英国人是不切实际也不合时宜的。海权也不在于是否拥有一支强大的舰队,而是这支舰队是否能控制和利用大洋。

在我看来,热兵器时代决定海权具有三大要素:地缘、资源和战略战术,地缘制约资源的获得和战略战术的使用;战略战术的运用削弱或者加强地缘因素,影响资源的获得,而这其中,资源显然占据支配地位。

从三要素来看,德国处于天然不利的地缘态势,从设德兰群岛、斯卡帕湾,到不列颠本岛、狭窄的英吉利海峡,英国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营造一道坚不可摧的封锁线,切断我们的运输线。然而大洋舰队并非没有机会:不列颠岛四面环海,本土资源短缺和殖民发达国家的特质要求世界第一的皇家海军全球存在,保证殖民地能够源源不断的向本土输血。

如果把英国看做一个正处于壮年的男人,那么着一条条通往英国的航线就相当于人的动脉。而如果动脉的输血跟不上消耗,那么再强壮的人也会因失血过多而亡。因此,德国要想取得这场海上对决的胜利,就必须做到三点:第一,迫使英国加快对资源的消耗;第二,使用某种手段,尽可能阻止英国殖民地对本土的输血;第三,必须迫使英国丧失或缺乏封锁德国的能力,为德国本土输血。

如今局势尚未崩坏,海外袭击舰队的出色表现让协约国护航力量疲于奔命,印度洋和南太平洋海运已经受到极大的影响;科罗内尔海战胜利和北进的施佩舰队让南大西洋风声鹤唳,迫使英国人从大舰队抽调三艘战巡南下;索契角海战后,俄国黑海舰队已经失去制约戈本号的能力,法国舰队和阿金库尔号被牵制在爱琴海。

至于北海,赫尔戈兰湾海战和多格尔沙洲海战胜利让我们掌握北海南部的海权,如果我们能够在一场海战中捕捉并以较小的代价重创担任大舰队前锋的英国战巡部队,那么英国人的封锁和反破交体系将出现重大的漏洞,位于斯卡帕湾的大舰队将失去侦查力量,无法侦测大洋舰队的行动,到时候我们至少能够部分打破英国对我们的封锁,从北海豁口获得更多的资源,还能利用我们相对较优的战巡力量和u艇部队威胁通往英国的航线,掐断英国人的动脉,而英国人缓慢的战列舰队和脆弱的装甲巡洋舰队将不能有效地阻止我们的行动!”

王海蒂将他前世的一些见闻,融合泰奥菲勒-奥贝和拉乌尔-卡斯特绿水海军理念,克劳塞维茨的政治-军事理论和马汉经典海权思想的精髓,甚至包括扬-布洛赫的经济-军事理论,再结合二十年服役经验和德国具体国情,苦心孤诣修改和完善的“非对称作战”概念绝非1897年华而不实的复制!

破交战、战列巡洋舰袭扰战和战列线决战仅仅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将摧毁对手资源和经济作为终极战略目标,这绝对是对马汉海权论一种**裸的反叛和背离。在海军部保守官员看来前途难料,但比起含混不清的风险理论和事实上已经破产的存在舰队理念,非对称作战无疑是大洋舰队最好的选择。

会议室一片死寂,德意志民族或许是世界上最不可理喻的民族,但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善于思考的民族,陆军在法国战场上的僵持和海军人对胜利、对独当一面的渴望让海军人认真思考王海蒂的观点,也许现在他们并不认同,也许他们并未想透这些,但是实诚的德意志人不得不承认,王海蒂的观点是大洋舰队自创建以来最合理的战略和战术理论。

“所以,中将,你的意见是?”

波尔直觉那个年轻人说的是对的,他虽然没有身为上位者的魄力,但这并不能干扰他的判断。

!@#

(全文字电子书免费下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