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帝国再起之全面战争> 第十一章 阳江建设和英军的再次入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一章 阳江建设和英军的再次入侵(2 / 2)

————分割线————

8月10日,新任的英国公使璞鼎查会同新任海军司令少将巴加,抵达澳门。

八月上旬,浙江兵事专办大臣裕谦接奕山、祁贡消息,说英夷准备卷土重来,道光于8月19日批复“如果逆夷别有思逞,断无先行传播透漏之理。著裕谦仍遵前旨,会同刘韵珂、余步云体察情形,于镇海、定海紧要处所,酌量暂留弁兵外,其余调防官兵,即著奏明裁撤归伍。??不必为浮言所惑,以致糜饷劳师。”

两天后,8月21日,璞鼎查携海军司令巴加,陆军司令郭富,率领军舰10艘,轮船4艘,运兵船21艘,装载陆军两千五百余人,驶离香港,再次北进。巴麦尊给璞鼎查的训令明确要求,英军必须再一次占领舟山,并取得外交上的先手。

在1840年鸦片战争的第一阶段中,外相巴麦尊指示封锁珠江口后,占领浙江舟山,并进一步控制大运河和战略要地定海。以控漕运而要挟北京。这是因为处于政治中心的北京,需要通过京杭大运河从江南输入粮食,保证粮食供应。粮道一断,北京必乱。清军军在定海镇江等地与英军展开了激战,最终由于众多原因惜败。英国海军长驱直入,炮轰天津大沽口,紫禁城震动,道光软化求和。

道光派出了琦善与英国公使义律协商签约,允许通商和处理林则徐。琦善义律谈判不谐,义律于1841年1月7日再启战端。攻占虎门大角、沙角炮台,清军死伤700余人,琦善大恐,与义律草签了《穿鼻条约》此约并无皇帝加印,并无实际法律效力。

道光在《穿鼻条约》签订后,对琦善不满,琦善被撤职抄家。并派遣奕山、隆文和杨芳对英夷“痛加剿洗”。未等清军动手,义律便于2月23日进攻虎门炮台,著名的爱国将领老将关天培,亲自坐镇虎门,奋力抵抗,最终不敌英军,死在了虎门。5月21日,奕山派18000清军出城偷袭,反被击败,奕山大为惶恐,退回城内,举白旗乞降。

再然后,三元里战场上,何沐平不小心出现了……

英军驶离香港北进,目的地还是舟山,而且还有大量的运兵船。历史上他们会于8月25日抵达厦门,并要求厦门水师提督龚振彪献城投降。

只是,同样没有现代化的军事情报系统的英军没有大力对袭击他们的那支部队做追击。他们没有告诉奕山他们在一群蓝衣军手里丢了近千人,而奕山也没告诉他们有一伙蓝衣贼占了粤西的阳江,阳江人的了好处之后也没到处宣扬了。

最关键的是,英国皇家海军不相信,这个国家能出现一支能与强大的英国皇家海军作对的舰队,即使这支英国皇家海军是由印度舰队和印度分舰队组成的

于是8月21日,广东红海湾,一场意义深远的大海战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展开了。

————分割线————

这一次北进舰队主要由10艘军舰组成,其中有60炮位的皋华丽号,作为海军旗舰,和74炮的威尔士厘号,两艘都是三级战列舰。另一艘74炮三级战列舰伯兰汉留守香港。其他随行主要军舰有四十四炮护卫舰都鲁壹号、布朗底号,二十八炮护卫舰康威号、鳄鱼号;二十炮轻巡舰拉尼号、卑拉底士号、海拉新号、宁罗德号;十八炮双桅纵帆船巡洋号、哥伦拜恩号。

这样的一支舰队在远东,无论如何也能横着走了,只是,今天他们运气不好。

威尔士厘号上,几个水兵饶有兴致地在甲板上边干活边哼着小曲,一个水兵问自己的同侪:“喂,葛麦恩,怎样,你的年纪也不小了,这次远征结束有没有打算退役。”

年纪颇长的水兵哈哈一笑,大力拍了拍年轻的小伙子,道:“嘿,斯坦利,我还年轻得很呢,再说我的理想还没有达成,怎么能就退役呢?”

又有一个水兵加入了他们的话题,问道:“那么,老葛麦恩,你又有着什么理想呢,成为一个像该死的梅特兰舰长那样的皇家海军将领么?”

“哈哈哈,不,不,我知道我自己是谁,我没有那个能耐。你知道,我在海上已经混了二十年了,威尔士厘号是我服役过的最大的军舰,但是,你知道,她可不是大英帝国最大的军舰,我不求能像纳尔逊爵士那样指挥一场像特拉法加一样地大海战,我只求能够在一艘122炮超级战列舰上当一个普通水兵。”

“哦,122炮超级战列舰,老葛麦恩,你可真敢想!”

就在几个水兵沉浸在欢乐气氛中时,桅杆上的瞭望手突然高声叫喊道:“舰队,舰队!南方六点钟方向发现舰队,大舰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