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帝国再起之全面战争> 第十七章 奕经的广东之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七章 奕经的广东之旅(2 / 2)

何沐平没有能力拿出大军来一下子扫平全国,即使他的金手指已经开到MAX了,他也无法把改朝换代和改天换地两件事放在一块在短时间内完成。

所以生气的何沐平一不想弯腰低头,因为清政府现在已经没有这个能力了。二不想虚与委蛇,他自己觉得丢分。三不想脸皮扯得太难看。

至于道光会不会恼怒,然后举全国大军来讨伐他?何沐平不在乎。首先,道光做不到,他没这么大组织能力,再者,即使来了,且不说硬碰硬,何沐平有胜算,就说不战而屈人之兵何沐平就有一肚子办法。所以,他现在的心态就是一个高中生,看到了一个无比让人恶心的小学生,明明一拳就可以打得到,但是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情就会缠上他,会让他焦头烂额。所以他只能克制。局部战争他不怕,因为清廷在吃亏以后会像他之前的做法一样——世界上没有这么一号人,我不认识他,世界上没有这么一国,广东还是我们的。

————分割线————

1841年11月,正当气愤难当的奕经往北京赶去告状时,广州市落成第一座大学,广东大学。在何沐平的计划中,广东一省需要在三年内建立至少五所大学,满足人民更高的受教育的愿望。而此时的广东大学,不仅是何沐平为了攀科技树建立的根据地,由于没有应届毕业生,广东大学向全广东的读书人开放高等教育公开考试,士子们可以通过“高考”进入大学。

本来士子们满怀期待要进入“国子监”,但是等他们买到了每个书店都能买到的高考复习资料,全都傻了眼。

“怎么,还有算数题?”

“是啊,这个更像是考工匠啊,什么化学?”

无所不在的宣传委员又出现了,开始耐心地向大家解释,并开始笑面藏刀地开始追古,说什么君子六艺(书数礼乐射御)都忘了,还敢好意思称自己是读书人;什么格物致知都不知道,整日读了死书,于国于民无益。

最后这位宣传委员又道:“本次考试,因为初次实行新的教育制度,故而题目简单,这是考虑了广大士子们过去的教育情况而定的,随着时间推移,涉及数理和格物的问题会越来越难,考试也会逐渐精细化,所以,呵呵,大家好自为之。”

“怎么新朝科举如此奇特,叫我等士子如何是好?”

“你没见报纸上说,此乃我华夏三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国弱民愚,以致败于英夷之手,唯有奋发图强,推行新学才能救国利民,延我华夏。”

“哼,这是把几千年圣人道统都忘了,要是如此折腾下去,今后哪有我们士子出头之路?”

宣传委员听了,微微笑道:“几千年前,孔圣还没有,那出头之路在哪?如今乃是不变则亡国,变则通之境。不识大体,不懂进退,那也无所谓。”

这时一个消息灵通的士子突然道:“这高考,好像只是入这大学之试,并不是往常科举,听闻,这科举也改了名,叫什么公务员选拔考试。”

几个幻想不灭的士子又问宣传委员,这公务员考试又是如何,那宣传委员道:“呵呵,与这高考大同小异,但是会有更多策论,只是须针砭时弊,言之有物,若是只是套话空话,生搬硬套圣贤先哲的至理名言,那是不成的。”

后又有一士子道:“我看倒也没有什么不成,我辈头悬梁锥刺股,十年寒窗都过来了,这数理格物多是一板一眼之事,我等只要用心准备,有着复习资料,也应是没有问题。再说那公考虽废了八股,在下看却是考些真功夫,腐儒之辈是不成了。如今正是新朝新气象,同侪应多多努力啊,在下先回家复习了。”

几人一听,也觉有理,纷纷告辞回家。

那宣传委员又补充道:“几位要是有不懂之处,尽可以去广东各处中学去询问老师。”

————分割线————

有人读书当官,有人办厂为商。

自尹省长将伍秉鉴下了大狱之后,十三行不干净的基本处理个通透,重要的不在于刮钱,却在于矫正商业行为和反垄断。新朝在广东各处港口都建了海关,商人只需上税,便可将货品销出海外。

诸多商业鼓励措施施行之后,大小商人顿时感觉入了天堂,海关公务员不拿好处费,不收人情,市政厅也不随便收取报效,一时之间,商人们似乎都不会做生意了。

不过很快,何沐平教会了他们怎么做生意。看见没,这大屿盐场产的大屿牌精盐,一粒粒细如银沙,晶莹可鉴,远胜北面和其他小盐场土法熬制的。看见没,这顺德化工厂产的胰子还带股香气,洗了之后又干净又香。看见没,阳江卷烟厂的阳江牌卷烟,200大钱一盒,你嫌贵啊,有人不嫌贵。

何沐平建起了一家又一家的工厂,用远超这个时代的工业品,极大刺激了商人们的盈利心理。有些商人们接洽如何得货贩卖。有些商人们直接投资获得股份,甚至有些直接花巨资将厂子盘了下来。

对于向佛山钢铁等广东传统工业,何沐平用一手枪炮威逼,一手金元诱惑,根据分工协作,公司制度,将大批的小手工业者集合起来,改进技术,集中生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