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敕勒歌:两魏英雄传> 第61章 关河激荡水东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1章 关河激荡水东流(2 / 2)

最担心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高欢非常郁闷,他命令娄昭率领轻骑即刻出发,务必要把元修给追回来。</p>

元修虽然人不怎么样,但他毕竟是皇帝,有非常重要的象征意义,把他控制在自己手里,后面的事情都好办。一旦让他跑到宇文泰的地盘上,自己就真的变成了乱臣贼子,道义舆论上会非常被动。</p>

其实用不着娄昭,高敖曹那边早就冲出去了。</p>

高欢还需要考虑国家稳定君臣名分之类的东西,高敖曹可管不了这么多。大哥高乾的血海深仇犹似昨日,眼看仇人就在眼前,岂能再让他跑了?高敖曹问清了元修的逃跑路线,没顾得上跟高欢打招呼,直接带着麾下五百人马一路向西追杀过去。</p>

元修这次逃跑可谓狼狈至极,朝廷的官员在出发的时候就散了一多半,这一路上又零零散散地溜了不少,重要的王公大臣只有南阳王元宝炬、广平王元赞、侍中斛斯椿、太傅长孙稚、中军将军王思政等几个人还跟着他。</p>

此外,中军大都督窦善和弟弟抚军将军窦炽、武卫将军宇文贵、侯莫陈崇的哥哥散骑常侍侯莫陈顺、安东将军宇文测和弟弟历武将军宇文深、左光禄大夫郑道邕等人也比较坚定地跟着元修。</p>

因为跑得比较仓促,元修和公卿大臣们都没有带马,骑兵的战马他们又骑不惯,于是窦善和窦炽兄弟二人又冒险回到洛阳去抢御马。当时高欢还没有进城,但留在城内的官员基本都已经倒戈,不再听元修的了。武卫将军高金龙领着人堵在千秋门前,不放窦善和窦炽过去。</p>

窦炽很能打,当年在侯渊帐下的时候,曾经亲手斩杀韩楼,平定了河北的叛乱。他没工夫跟眼前这帮墙头草废话,策马抡刀直接往前冲,三下五除二就把挡路的人杀散,冲到御马廊中牵了四十匹御马出来,又追上了大部队。</p>

看到窦炽兄弟如此给大家提气,元修很高兴,当即赐给二人骏马各两匹、驽马十匹。</p>

除了这些朝内大臣之外,元修跑路的队伍中还有两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于谨和独孤如愿。</p>

于谨之前一直在尔朱天光手下做事,尔朱天光离开关中跟高欢干架的时候,于谨也跟在身边。等到尔朱天光等人在韩陵被高欢击败之后,于谨没有选择投降,而是又跑回了关内。贺拔岳知道于谨人才难得,把他保了下来,表奏他为卫将军兼咸阳太守,后来又把他派到去夏州协助宇文泰。</p>

这个阶段的于谨比较消沉。他的目标可是朝堂三公的位置,结果折腾了十年还在原地打圈圈,连个刺史都没混上。</p>

直到贺拔岳被侯莫陈悦所杀,宇文泰走到前台,于谨意识到自己苦等多年的时刻终于来了。眼前这个比自己小十四岁的青年才俊是天生的领导者,而且此时国内的局势对关陇集团也非常有利。现在天时地利人和样样不缺,只要抓住机会顺势而为,绝对可以干一票大的。</p>

所以于谨这段时间一直在鼓动宇文泰尽快把皇帝元修搞到长安来,凭借关中的重要地理优势,挟天子而令诸侯,成就一代霸业。</p>

宇文泰其实也早就有这个想法,但苦于手下都是一帮武将,没有能理解和帮助自己的亲信,因此两人一拍即合,一直在秘密商讨具体的实施方案。前些日子元修见调不动关西和荆州的军队,只好单独调人,下旨把于谨调到朝内担任阁内大都督,宇文泰也就顺水推舟同意了。于谨到洛阳之后,明里暗里做了很多动员工作,最终促成了元修这次西奔。</p>

独孤如愿也是前段时间从荆州调到洛阳来的,但元修跑路的当晚没有通知他。等独孤如愿知道消息的时候,元修的大部队已经出发很长时间了。独孤如愿来不及带上家眷,骑上马就往西追,终于在涧河(在瀍河西边,也是洛水支流)附近追上了元修。</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