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资本之王> 第十四章 我客气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四章 我客气吗?(1 / 2)

 沈心被谢景行一顿高强度输出得略感尴尬,含糊应付道:“这家企业募集资金的核心是想增加一个集成电路材料的科研中心,以及扩大电镀液及配套试剂的产能。”</p>

言下之意你说的这些都不重要,原版招股书吹牛逼没问题,就是这样写的。</p>

“光刻胶行业技术跨度大研发周期长,从产品设计到正式投产要2—5年,适度的预期规划在合理范围内。”</p>

何川作为股权融资业务资深VP更懂专业知识,及时揽过话头救场往回找补:“这家企业的电镀液产品在集成电路传统封装领域达到了国际竞品同等工艺水平,并且符合环保大趋势,你更新的时候可以多关注这部分内容。”</p>

拥有国际竞品同等工艺水平——在如今这年月的半导体业,这一句话足以,无论审核部门还是买方机构,都会对其给出足够的宽容度。</p>

可惜这份招股书不是真的,何川仅仅是给出一个充分理由。</p>

谢景行只是笑笑,其实无需理由他也能接受这种浮夸写法,因为现在国内市场风气如此。</p>

也许还是08年金融危机回国那批海龟带回来的臭毛病,投行从业者是民工就罢了,这两年投行本身也转行当起了包工头子。</p>

从客户那里接到活转手外包出去,招股书法律部分丢给律所,业务与技术、募投包给咨询机构,投行正事不干围着客户跪舔拉项目。</p>

但问题是国外律所承包一份招股书赚多少钱,国内律所赚多少钱?</p>

国外中年级律师靠写招股书天天吃牛排喝红酒,国内有投行当二道贩子从中狠狠抽佣压价,承包部分招股书的中年级律师过年能吃上顿饺子就不错了。</p>

而且自从取消了律师考证券从业资格的硬性规定,投行自身做股权融资业务的金融民工会为了写招股书专门考律师从业资格,律师却不一定会为了写招股书专门考证券从业。</p>

这部分法律业务愈发鱼龙混杂,人家律师就一外包,能做到一分钱一分货都是良心商家。</p>

再加上咨询公司外包的‘业务与技术、募投’部分也整不明白,多方拼盘攒出来的招股书低级错误频出,令人看了辣眼睛。</p>

直到审核监管部门彻底被惹毛了接连枪毙多个IPO,行业风气才稍有好转,今天上午研究所大佬分析宏观形势讲到的金融改革便将上市问题包含在内。</p>

几位带教导师挑选考题时没考虑过实习生看能明白招股书过度夸大的问题,或者说能看出问题的已经去真刀真枪写招股书了,不会出现在这里抱着份‘培训专用版’招股书过家家。</p>

所以当谢景行指出问题,沈心惊讶之余又很不自在,她的保荐代表人身份像遭到了职业道德质疑。</p>

“你有半导体背景或者写过招股书?看来明天得让带教老师们对你提高评判标准。”她半真半假的扯开话题。</p>

谢景行摇摇头:“我大学在淡马锡实习时的带教老师告诉我,每一位金融从业者都是杂学家,所以有一点初步了解。”</p>

“谦虚,光刻胶技术涉及材料、物理、界面力学等多专业学科,很多资深写行研的VP都搞不清楚产品技术特点。”</p>

何川同样大感惊奇的说道:“我听说你们中间有一位本科化学专业的吧,他怎么没和你一起负责业务与技术这部分。”</p>

“……他有别的分工。”谢景行懒得解释宋安梨和齐天对调分工的破事。</p>

有原版招股书打底,更新‘业务与技术’部分对专业知识需求不算很高,他上辈子看过的大量相关商业计划书、行研报告之类的知识储备足够。</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