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三国:朕三世为人,两世汉献帝> 第二十一章 与其做皇帝的忠犬,不如做朝廷的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一章 与其做皇帝的忠犬,不如做朝廷的刀(1 / 2)

 二月十一,距离迁都还有六天。</p>

自古以来,名将有好下场的少之又少,而且往往还是成反比关系,战功越大下场越惨。譬如兵仙韩信,杀神白起,平定七国之乱的周亚夫,至少是从皇甫嵩这个节点往回看,几乎没有善终的。</p>

也许“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前亡”才是名将最好的归宿。</p>

皇甫嵩很早就有“阵前亡”的觉悟,只是生而为人,哪个不希望能够寿终正寝,子孙绵长呢。</p>

卫青作为汉武帝的忠犬勉勉强强能称得上得以善终,也就是仅仅没有被刀斧加身,能病死家中而已,一场巫蛊之祸的无妄之灾,他的后人仍被满门抄斩。</p>

皇甫嵩想明白了一个道理:与其做皇帝的忠犬,不如做朝廷的刀。前者忠于一人,后者忠于朝廷,无论掌权的是哪个皇帝,还是权臣,甚至是乱臣贼子都无所谓。</p>

这才是一把好刀的觉悟。</p>

其实皇甫嵩的这种认知是很高级的,如果再升华一些,一支只忠于政府的军队,比忠于某个人要强得太多。</p>

这是他笃信的信条,他也是这么教导麾下的,不要忠于他,要忠于朝廷。这是他的立身之道,也是这支军队的存身之本。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们都是很职业的军人,超越了这個时代一小步的存在。</p>

历史证明,皇甫嵩这条路走对了。在原有的时空,董卓被吕布杀死后,皇甫嵩奉诏攻入郿坞,杀了董卓老小,后来即便李傕、郭氾反攻倒算,攻入长安,皇甫嵩仍身居高位,最终寿终正寝,朝廷赠以骠骑将军印绶。</p>

即便到了唐代,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太尉槐里侯皇甫嵩”。及至宋朝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皇甫嵩。在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及明代成书的《广名将传》中,皇甫嵩亦位列其中。</p>

可谓是生前得以善终,死后还能名留青史,永享血食。</p>

所以皇甫嵩接到命其火速回京上任太尉,不得延误的诏书后,没有片刻的犹豫,从腰间解开印绶,交给宣读诏书的董越。</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