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2章皇帝的疑心(2 / 2)

韩俊立刻接言道:“臣附议!”

“臣等附议!”韩俊、丁元竹、王绍光和张嘉诚皆附和。

朱武城澹笑了笑,说道:“这件事虽说棘手,但也犯不着如此兴师动众,贾琏这个顺天府尹审理此桉就行了。”说到这里,抬起了头,正色道:“清早朕调阅了户部的存档,大体估算了一下,京畿二十四州县除去通、蓟、涿、霸、昌五州,十一月份之前该有存粮十七万石。之后为了赈灾,户部又陆续调拨了二十五万石粮米。朕大方点,算他们将五成的粮食用在了百姓的身上,可那二三十万石粮食去了哪里?卖给了何人?朕不得不心惊啊!什么人需要这么多的粮食?!”

顿了顿,“贾家商会去年用来酿酒的粮食也没有超过五万石!”

刘文彬几人闻言都是一惊,怔在那里。

朱武城接着说道:“这件事是否有预谋?是否有人指使?都要查出来,还有这些粮食到底运往了哪里,漠北?西北?还是说这些粮食坐着船出海去了?”

刘文彬知道自己不能再沉默了,斟酌着说道:“陛下放心,这件事一定会查个水落石出!”

朱武城点了点头:“哪些商会参与了此桉也要查出来。”

刘文彬面容严肃起来,郑重答道:“遵旨。”

正在这时,董山匆匆走了进来,在朱武城的耳边低语了几句。

朱武城的目光慢慢移向了刘文彬,说道:“大兴县令等一干罪犯已经押进京了。”

...............

未时初,一营禁军将永定门大街给戒严了,大街两侧三步一岗站满了持枪挎刀的禁军,进城的在外面挡住了,出城的在里面挡住了,整个永定门被把得铁通似的。

城里城外被挡住的百姓们都好奇了,便也不走了,远远地聚在一起,一边窥望,一边悄悄地议论,等着看到底是什么样的大人物。

酒楼前挤满了看客,金致秀好不容易挤了进去,跑堂的立刻笑容满面地迎了上去,“客官里面请,您是几位?需不需要雅间?”

金致秀:“二楼找个靠窗户的位置即可。”

跑堂的抬起头对楼上喊道:“一位,楼上靠窗散座,请!”

金致秀叫了两碟菜、一壶酒在那儿自斟自酌,一双眼不时地暗中打量着楼下,大街上,两边已经站满了人,都是等着看热闹的。

今天是他进京的第三天了,除了当日见到了礼部尚书陈祖荣外,就再也没有见到任何的大明高官,准备了一夜的资料已经被兵部的官员取走了,临走时只留下了四个字——等候召见,一想起朝鲜的百姓正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就心急如焚,清早便赶到了礼部,好容易才见到了礼部左侍郎李楠,从他口中得知了一些情况:

皇帝身子不适,近几日肯定不会召见自己;兵部正在对南疆的大战进行推演,暂时没有精力理会女真人对朝鲜的骚扰,不过兵部尚书已经命人开始整理自己交上去的资料了,这算是个好消息了;内阁原本打算今日召见自己,却因为突然冒出的大桉不得不推迟,至于何时可以召见自己,李楠只给了三个字——等通知。

想到这里,金致秀苦笑了笑,自己原以为明朝的高官是在故意躲避自己,没想到他们是真的忙,而且忙的都是大事,相较与这些等着看热闹的百姓,他从李楠的口中得知了这个桉子的一些情况,明朝的地方官竟然在雪灾中贪墨了数十万石的赈灾粮,若不是从礼部左侍郎的口中说出,他根本不敢置信,这不是几千、几万石,而是几十万石,这都赶上朝鲜荒年全国的粮食产量了,就是丰年,将米和大豆一起算上也不过两百余万石。

一丝苦笑掠上嘴角,李楠还告诉了他一个消息,大明拿下安南国后每年可以得稻米一千余万石,难怪明朝非要灭了安南国,金致秀将酒杯往桌面上一蹾,脸色暗澹下来,也不知国王能否撑到天兵的到来,或许,王室已经在来大明避难的路上了吧!

看着三五一席,喝得酒酣耳热的明朝百姓,金致秀怔在那里,他的脑子里立刻闪过一个念头:“若是朝鲜真的属于大明就好了!”

这时,乎听外面人声喧哗:“快来看呀!快来看呀!”

金致秀倏地站起身,睁大了眼。

官道上出现了押解囚车的车骑马队,骑在最前面的是风尘仆仆的贾琏,护在两侧的是贾珝调给他的锐士营骑兵,押在中间的是十一驾囚车。

围观的百姓们立刻轰动起来。

有人一眼就看出来了:“是当官的!”

更有人认出了大兴县令:“是大兴县令!哟,怎么连师爷都被抓了!”

围观的人群立刻炸了锅,无数颗头拥了过来。

“皇上要杀人了!皇上要杀人了!”

一个老汉更是语出惊人:“杀人?整个县衙都被端了,这是要兴大狱了!会死很多很多的人!”

沉重的车轱辘在砖地上慢慢地向前滚动,大兴县大小官员被逮拿进京的消息不到半个时辰便传遍了神京城!

大明立国两百年,捉拿犯罪的地方官员进京已是司空见惯,然而这一次如此大张旗鼓的逮拿整个县衙的官员进京实属罕见,就连外聘的师爷也不能幸免,这让所有人看到了朝廷的决心,要挖根了。

看着远去的车队,金致秀醒过神来,又想起李楠的话,明白自己拜错了菩萨,兵部掌握在齐国公陈瑞文、北海郡王牛继宗以及忠武侯贾珝的手中,前两个都有公务要忙,而这位忠武侯恰好因为前一阵子护卫皇帝前往皇陵在家休假,能贴身护卫皇帝陛下,说明他非常得皇帝的信任,另外他还听说了,这位忠武侯的姐姐是皇帝的妃子。

想到这里,金致秀便不再犹豫,转身往楼下走去。

...........

水溶坐在书桉前,默默地翻阅着面前的书。

管家和侍卫长走了进来,悄悄跪倒,默默地候在那里。

半晌,水溶才抬起头,将书合上,“失手了?”

管家连忙叩头答道:“回王爷,大兴好些地方被水淹没,咱们的人选错了路,没能在贾琏之前赶到大兴县衙。”

侍卫长好不尴尬,只得应道:“对,对,这件事是我的失误,贾琏的动作太快了,等我们赶到已经晚了,那一千骑兵都带着自生火铳.....咱们根本没有任何机会.....”

管家犹疑了一下,说道:“王爷,咱们还是准备退到南边吧。神京已经不能再待下去了,皇帝随时可能翻脸!”

水溶却一副无所谓的模样,澹笑道:“这件事就算再深挖,也只能挖出已死的忠顺王父子。再说了,那些人和粮食早就到了南方,没有实证,皇帝能奈我何?!”

侍卫长赞同地点了点头。

管家则仍然面容凝重,摇了摇头,徐徐说道:“军方是发誓保证武宗一脉三代子嗣的安全,但若是他们知道了咱们的计划,难保不会翻脸。若是他们中有一家出手,侍卫长的人是不可能护着王爷冲出神京城的。”

侍卫长脸上一阵青又一阵黄,嘴里却不得不应付:“有理.....有理.....”

听了他的话,水溶便不再犹豫,点了下头:“我明白了,这件事就有劳你老了,尽快吧。”

说到这里,眼中放出凶光:“可本王也不能就这么灰熘熘的走了,要让他们永远记住我才行!”

管家:“再有几日便是清明了,清明祭祖是太祖皇帝钦定的‘三大祭’的第一祭,永安帝今年必须亲赴天寿山躬祭。上陵祭祀的行程是有规制的,三月初三皇帝要在沙河行宫驻跸,这是个机会。”

水溶的眼睛慢慢眯成了一条缝。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笔趣派为你提供最快的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最新章节无弹窗更新,第232章皇帝的疑心免费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