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科举之路从童生开始> 第30章 学子们的商业互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章 学子们的商业互吹(1 / 2)

 林迎提出回客栈的建议,其他人都没有意见,于是几人便结伴一起回到了客栈。

县试第一场结束后,需隔上两天才会考下一场,毕竟第一场考试产生的卷子足有六七百份,考官想要完全看完,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这也就是考试开始时设定那五道帖经题的意义所在了。

帖经题,也就是填空题,考的是考生的默写能力,看他们对典籍的掌握程度。

那可是学子们的基本功,若是连帖经题都做不出来,那学识上肯定被认为是不达标的,后面的文章也就不用费心思去看了,正好省去了阅卷的工时。

可回过头想一想,默写句子就一定简单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要知道学子们需要掌握的四书五经,内容何其之多。

光是《论语》就有一万多字,此外《孟子》三万余字、《书经(尚书)》两万余字、《诗经》四万字,再加上《礼记》十万字、《春秋》二十万字,合计就达到了四十余万字。

这些内容是所有学子都要背诵的,此外,还要看字数几倍于原本的释注。

虽然这部分不要求通篇掌握,但涉及面之广,令人心颤。

帖经题从这些文字中挑选,要是知名章句那便罢了,大量考生都能轻松答出。但如果考官所选的是生僻句子呢,那可真是考验学子的掌握能力了。

也难怪有些人考到头发花白了都没能考出,实在是要背的东西太多了。

林迎他们回到客栈后,暂时就不去想县试的事情,他们找到老板,直接点了一些食物,尔后就凑到一起大快朵颐起来。

好在老板也是内行人,知道考生们考了一天的试,回来后肯定精疲力尽,急需舒缓,所以提前就准备好了热水以及各种食物。

一通饱食,外加一场热水澡,林迎等人终于恢复了些精力。

今明两晚加上明天一个白天,是考官阅卷的时间,第一场发榜则要等到后天早上,这中间有着一天两夜的空窗期。

都说考后是难得的闲暇时刻,因此林迎他们也没有继续窝在客房里温书。

毕竟,考不考得过还不一定,继续温书也没太大的必要。

于是几个人一起,便坐在客云来客栈的大堂里插科打诨地聊天,就连住在其他客栈的马崇杉,也跑过来凑热闹。

两碟话梅花生,再加一大壶据说是西湖龙井的老陈茶,林迎等人难得地围桌而坐,放松自我。

恰好边上还有几桌,只见十来个书生打扮的食客,正激情洋溢地述说着自己的考试状况,说白了就像后世考试结束后,学霸们凑到一块彼此对题的场景。

说到精彩处,几位学子不断起哄,互相吹捧,被吹捧的考生得意洋洋,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已经考中县试了呢。

一人吹完,又换上另一人,也在那侃侃而谈,将自己的大作高调说出,显得颇有信心。

从自己拿到题目后是如何破题的,到破了题后又是如何入题的,这中间又经历了哪番波折,以及引用了哪位先贤的妙句。

全都一一道出。

这当然又引来了一片叫好声,在场的诸位考生也都是很给面子。

什么叫商业互吹,这就是了!

——兄台文章作得好哇。

——彼此彼此,兄台的文章也不错。

——惭愧惭愧。

——事实如此,不必谦逊。

——此次榜单必有弟与兄!

——吉言!吉言!

——哈哈哈,大家都是高手!

颇有些弱鸡抱团的架势。

当然,林迎、艾金良、马崇杉几人作为老考生,已经见多了这样的场景,于是一边喝着茶,一边听他们吹嘘,倒也觉得惬意。

至于骆敏和孟革,则有些不服。

就边上那几桌的学识,作的文章跟白话文似的,一点文采都没有,也有勇气在那吹嘘?

不过见林迎他们不时点头的样子,他们顿时不敢张扬了,通过此次县试,不管是骆敏还是孟革,都见识到了“天外有天”的道理,心性上也开始收敛。

“艾师兄,难道他们做的文章很好?”

骆敏小声询问。

艾金良笑了下,自顾剥了颗花生吃起来,“好不好不重要,就当听一听,图一乐。”

骆敏顿时明白了,原来艾师兄他们也觉得那几桌人的文章作得不怎么样,只是心境与他不同,不愿搭理罢了。

他和孟革对视了眼,均是若有所思的样子。

这时边上几桌学子已经从四书文,讲到了试帖诗。

本次县试第一场的试帖诗题目是“黄华如散金”,要求作五言六韵诗一首。

“这道题其实没有什么难度……”

边上的学子侃侃说道:“此诗句截取自魏晋时期诗人张翰的《杂诗三首》,原句为‘青条若总翠,黄华如散金。’诗句中的黄华,指的是‘黄花盛开’的样子,而这道题的破题要点便在这‘黄华’二字上。”

林迎听到这,不由点了点头,这位说话的学子倒是有些见识,不仅知道考题的出处,还精准抓住了破题的关键,与刚才那些只知道吹捧的学子比起来,段位可以说是高了好几截。

边上许多学子听了这位学子的发言后,也是一副恍然的样子。

当然更多的人则是一脸“当如是”的表情,显然也有很多人,哪怕不知道诗句的出处,但也抓住了破题的关键。

既然重点在“黄华(黄花)”上,那可作的试帖诗就太多了。

作试帖诗,本身就是第一场考试中锦上添花的环节,只要不跑题,文采差点也是没问题的。

“历数古今,有关黄花的诗句不胜枚举,在下不才,偶得小诗一首。”

见所有人都认真地看着自己,先前那位学子也不藏着掖着,谦逊地一笑,尔后饱含深情地朗诵:

“今岁秋菊娇,花开也妖娆。

斜阳底下笑,青娥手中俏。

黄花欲吐香,还道秋将消。

风露透窗纱,飞雪似杨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