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科举之路从童生开始> 第45章 面见杜县令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5章 面见杜县令(1 / 2)

 终场酒安排在县衙的膳馆里举行,考虑到不少学子还要回乡,所以时间也就定在中午。

此时已是巳时(九点多),离终场酒开席也没剩多少时间,所以林迎在告别了大姨、马员外他们后,就没有返回客栈,而是与艾金良、马崇杉、骆敏他们一起,在街上随意逛了起来。

范文炳和柳新沅也回家报喜去了,两人都是大户人家子弟,又居县城,离县衙也不远,中榜的事理应是要回去告知一下的。

到了巳时六刻,林迎等人再次回到县衙,这时终场酒也准备得差不多了。

他们凭借参考县试的履历进入县衙,尔后在膳馆前完成登记,象征性地交了十文餐费后,就找了张还无人的桌子坐下。

县衙的膳馆,内部极为宽阔,有点类似后世的大食堂。

此时前方已经被清出了一片空地,共摆上了五张大桌。

这五张大桌,按照每张坐八人的规格,一共可坐四十人,其中属于考生的席位三十八个,剩余两个位子是为县令和执掌本县文教之事的教谕准备的。

那张桌子位于全场的正中位置,到时也是整个宴席的焦点所在。

林迎他们不想出这个风头,也就没去坐那桌。

而是随意选了张临近的。

林迎、艾金良、马崇杉、骆敏,这样就是四人,加上后来赶过来的范文炳、柳新沅,达到了六人。

此时其他学子也都陆陆续续赶到了膳馆。

林迎四下观望着,很快看到了一个熟悉身影走进膳馆,正是廖老汉的儿子廖清河,见他独自一人,林迎连忙站起来朝他招了招手。

“廖兄,这边这边。”

这个廖清河也顺利通过了县试,虽然名次不及艾金良,但也是本次县试的“前列”之一。

听到林迎向他招呼,连忙走了过来。

“林兄……”廖清河淡笑着道。

“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廖清河廖兄,来自永溪乡。”

林迎居中为大家做了介绍。

廖清河落座后忙朝诸位行了下礼,众人也是一一还礼,随后攀谈起来。

因为都是中榜的学子,所以话题也都离不开这场县试,当然偶尔夹杂一些家乡趣事,话题也就慢慢引向了考生们的家长里短,话语间不知不觉多了股人间烟火的气息。

开席前,林迎这桌终于迎来了最后一人,那便是汜水乡的学子简孟轶。

这个简孟轶,年仅十六岁,林迎对他的印象非常深,因为县试第一场进行唱保环节时,这个简孟轶就是第一个被喊到名字的。

当时的简孟轶经验不足,手忙脚乱的,出了些洋相。

好在后面发挥还行,硬是让他考了个全县第四的好成绩。

随着简孟轶的入座,一桌八人,全部坐满。

之后就是上菜环节,膳馆伙计进进出出之间,一道道菜被端上了大桌。

八大碗,分上四碗和下四碗,上四碗分别为:采荷莲子(或白扁豆)、湘子海参(或肉参)、铁拐敲肉、钟离翻碗肉;下四碗分别为:洞宾大鱼、仙姑肉皮泡、国舅泡鲞、果老豆腐。

相传与八仙有关,寓意吉祥。

上餐完毕后,也到了开席的时间,本次宴席的正主杜县令和本县宋教谕结伴走了进来。

诸位学子连忙起身,齐齐拜礼。

“都坐,都坐!

杜县令笑着压了压手,让大家不要多礼,然后与宋教谕一起落座,宣布了宴席开始。

终场酒本是慰劳之意,所以只要不是酒后耍疯,县令和教谕都是很宽容的。

不过考生们头一回参加这种级别的宴席,与一县之长一起吃饭,自是处处小心,又哪会真的贪杯醉酒呢。

由于菜品极好,很快所有学子就沉浸到了美味当中,县衙的米饭,也比乡下的粗米要好吃太多了。

开始时还顾及学子风度,但一旦吃开了,大家拿着筷子就跟上了战场一样,很快一碗米饭、两碗米饭就下肚。

席间,杜县令和宋教谕拿着酒壶和酒杯,来到各桌挨个给学子敬酒。wap.biqμgètν.net

被敬酒的学子也感到非常荣幸,起身与父母官对饮。

酒席一直持续到未时,未考进县前列的学子在吃完宴席后就可以自行离去了。

而林迎他们则留了下来,待会儿还要挨个面见杜县令。

首先面见杜县令的自然是本次县试的案首苏泉川,他大约在偏厅待了一刻钟的时间,出来后神清气爽,应当是得到了杜县令的夸赞。

之后苏泉川来到林迎跟前,与林迎交接了下,就让林迎进去。

林迎深吸了口气,随后走进偏厅。

此时,杜县令正在偏厅的一张案台前坐着,面前还放着几份卷子和一盏茶,见林迎走进来,他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

“林明序……”

“县尊大人。”

林迎作揖说道。

“好了,不必那么多礼节,我知道你,你这次县试考得非常好!”

“多谢县尊大人夸奖。”

不卑不亢的态度,惹得杜县令非常满意,和之前那位县案首的小心翼翼比起来,眼前这个林明序就要稳重大气许多了。

“你可知,为何这次县考你获得了前列之位?”

“……”

这让林迎怎么回答,自己考得好呗。

“童生不知。”林迎违心地说道。

童生,既是一种学业级别,同时也是读书人在未考中秀才前的自称,考中秀才成为生员之后则可自称“学生”。

杜县令笑了笑,抚须道:“其实,以你的文章水平,点你一个县案首也是不为过的。”

就在林迎惊讶之时,杜县令继续道:“你的文章写得很好,虽然辞藻文采方面略输本次的县案首,但内在却尤胜之,本县也犹豫许久,不知该给你个县案首还是前列头名。”

“最终想了想,觉得年轻人还是要有年轻人的朝气,你的文章过于老成了。”

“少年自有少年时,你的文章少了少年的那股锐意与莽撞,相比之下,苏泉川的文章虽未完满,但字句之间,却透着一股与年龄相符的锦绣之气。”

说到这,杜县令开玩笑道:“你的心境状态比他要强,想来受一受打击也是可以承受的。”

林迎无语,自己的县案首之位,是这样溜掉的?

当然,他知道这只是杜县令的玩笑话。

真实原因,大概确实如杜县令所说,是在文采与风格方面,稍逊苏泉川一些吧。

这一点林迎是信服的,毕竟当初领略过对方的楹联水平,想来苏泉川所写的文章也确实有几分灵气。

见林迎有话要说,杜县令笑了笑,正色道:“如果本场是科试,或是乡试,那本县一定点你为案首,但既然是县试,便有些不合时宜了。”

“你的文章很好,实在没什么好点评的,要不就不评了吧。”

听听,这是人话么,别人进来就是想聆听一下当朝进士的指点,看一看自己还有哪方面的不足,好针对性的训练。

怎么轮到他,就不点评了?!

不评也就算了,还一直夸别人的优点,算怎么回事。

林迎不由哭笑不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