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科举之路从童生开始> 第48章 杜县令的力推举措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8章 杜县令的力推举措(1 / 2)

 对于女儿女婿的到来,孟夫子十分高兴,给在授的学生布置了功课,随后让他们回家好好用功后,他便提前结束了今日的授课。

片刻后,随着一声爽朗的大笑,孟夫子来到内堂,见到了前来拜访的林迎和他的女儿孟芊芊。

“夫子……”林迎礼貌地称呼。

孟夫子笑着制止,接着使了个眼色,就让妻子虞氏带女儿到一旁说些体己的话,自己则和林迎一同去了书房。

进到书房,孟夫子首先开口了:“明序,这次县试大考你考取第二的事,昨日我已听小革说起过了,不错,考得真的非常不错,不枉为师对你的期待。”

说真的,虽然早就料到区区县试还难不倒他的弟子,但当从孟革口中听说林迎考取了全县第二的时候,孟夫子还是非常激动的。

哪怕得知自己的儿子遗憾落榜了,但从昨日开始,孟夫子的心情就一直很好,丝毫没受影响。

儿子落榜就落榜吧,反正也没期望他能考过。

倒是五名弟子考过了四名,已经教他分外惊喜。

尤其女婿林迎和弟子艾金良更进了县前列,相较之下,儿子成五人中唯一未通过县试的,又算得了什么事呢!

一个女婿半个儿,何况这个女婿还是自己的弟子,两项叠加,四舍五入林迎就等同于自己的儿子。

“夫子过奖了,这还得仰赖夫子平日的教诲。”

孟夫子听罢摇摇头,微笑着道:“鲲鹏展翅高飞,非一羽之轻也,你能取得今日成绩,岂是我这一股清风能送上去的,传道授业,不过门道罢了,后续还在于你自己的努力。”

“说吧,这次来除了报喜,可还有其它的事?”

孟夫子浅尝辄止,不再跟林迎说些没营养的嘴皮子话,他深谙林迎的脾性,那些大道理也用不着他不厌其烦的说。

他知道林迎这次来肯定还有其它事,倘若单纯只为告知自己中榜的喜讯,那他大可不必来了,家中幼子也是同考之一,还用得着他过来通知?

林迎嘿嘿笑了下,接着将自己所欠缺的方面和盘托出。

孟夫子认真听完,抚须欣慰道:“有才而不骄,得志而不傲,你能想到这些,为师很高兴。”

见林迎似乎想说话,孟夫子笑着制止:“其实你所说的文采一事,倒也好解决,关键还在于勤字。要勤看前人佳作,尔后取其精髓,勤于克己,躬身制艺。”

孟夫子的意思是要多看别人的好文章,然后取其精华,用于自己的文章中。用后世的话说,就是多看范文。

林迎疑惑道:“夫子,道理是如此,但又哪来那么多有针对性的文章?”

孟夫子笑道:“这点不需要担心,这类范文为师这边倒还有几本,都是历年县试、府试中的集大成之作,是为师专门找人收集的,你尽可随意翻阅,窥其全貌。但有一点一定要注意,范文可看,但只可学其锦绣用辞,其精气神万不可学。”

一篇文章的核心在于精气神,每个人写出的文章都带有自己的独特状态。在孟夫子看来,此刻林迎的精气神已然极佳,欠缺的不过是一些边边角角的修饰罢了。

从前他觉得林迎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文风,所以少看范文也是怕他被范文的写法带偏,如今林迎用成绩证明了自己,他也就没有这样的顾虑了。

林迎当然也清楚这个道理,他只是想提升自己的文章质量,对于写作风格可从未考虑更换。

“其实这次你县试取得了第二,还有一个意外的好处。”孟夫子忽然神秘一笑。

林迎好奇地问:“什么好处?”

孟夫子道:“你也知晓,咱们青川县不过陆川府下的一个小小中县,文教方面一直不太繁盛,就拿县试名额来说,咱们县这次共录取了三十八名学子,并非是县令大人不想多录取,而是学子的素养确实多有瑕疵,哪怕多录取了,到了府试中也照样被刷下,同时还会连累县令被申饬。”

林迎点点头,虽说县试名额没有定数,有些县的官员为了讨好本地乡绅,也会尽可能的多录取,但如果送上去的学子质量参差不齐,徒增府试辛劳,那县令势必会遭到知府的诘责。

所以一直以来,青川县送上去的考生,在数量上要比其它大县稍少一点。

至于比青川县还差的小县,那名额就更不堪了。

“这其中有历史的原因,但总不能一直这样下去。”孟夫子脸上露出笑容道,“杜县令去年底上任,一番探访后有意改变这一局面。”

“哦?”林迎一下子来了兴趣。

文教之事,历来都是百年大计,非一朝一夕立下宏愿就能轻易改变的。大周朝县令三年为一任,到期后视政绩或升迁、或调任、或留职。

杜县令如果有志于改善文教,那必然要有大动作,林迎忽然灵机一动,莫非夫子从什么渠道听到了些官府的内部情报?

想来也是,孟夫子作为全县仅有的二十余名廪生之一,县令要真想从文教方面入手,肯定也绕不过本地的廪生。

借这次县试的机会,没准已经跟廪生们开过座谈会、通过气了呢。

“夫子,可是从社学开始?”林迎猜测道。

所谓社学,就是设置于县学之下的乡镇文教机构,类似于后世各地的中小学。像村学、族学,还有私人性质的私塾,某种意义上都可算入社学的分支。

比如孟夫子的大安学堂,另一个名字就是大安镇社学,半公半私。

要想短时间内提升一县文教,很显然只能从“高个儿”里面拔尖,那么有机会得到照顾的,必然是那些进了学的,有望考取童生的群体。

官员想要出政绩,让直系上司能够看到才是关键。

今年的府试显然没机会了,但如果好好整顿一下社学,没准明年府试时,青川县能够来一个一鸣惊人。

所以林迎猜测杜县令大概要从社学入手,之后再一步步过渡到县学的改治。

而想要改变基层社学,无非两点,一是师资,二是文本。师资力量方面倒是不用担心,青川县虽然文教不昌,但破船尚有三斤钉,找些秀才充斥到基层还是很容易办到的,无非是诱之以利罢了。

另一点就是文本,也就是四书五经之外的教材,读本之类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