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科举之路从童生开始> 第54章 范文炳登门造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4章 范文炳登门造访(1 / 2)

 对于范文炳的突然造访,林迎是有些始料未及的。

那会儿他从地里回来,稍稍洗漱了番便准备吃点东西,然后回房温书,谁知刚走到书房门口,院子里就传来了声响。

只见邻居蔡嫂领着几个人走了进来,看到林迎后,蔡嫂热情地喊道:“小迎,你们家来客人了,赶快来招待一下。”

蔡嫂岁数与林母相仿,两家做邻居也有二十几年了,可以说是看着林迎长大的。

今日她去村口办些事,大老远就看到有三个人在那打探林迎家的住址,其中一个公子衣着华美,一看就是大户人家出来的,旁边还跟了一大一小两个随从打扮的人。

蔡嫂立马就精神了,林迎那孩子她熟啊,几十年的邻居了,前些天还去县里考了个第二,难道这几个人是他的朋友?

本着古道热肠的善意,蔡嫂便上去询问了下,一问才知果真是来找林迎的,当即就带着他们过来了。

林迎正觉得奇怪,心想会是谁来找自己呢,往前走了几步,才发现原来是范文炳。

此时范文炳正攥着把扇子站在院门口,衣衫白净,风度翩翩,看到林迎过来,还不忘咧嘴露出一口白牙。边上还跟着两个随从,其中一个随从肩头挑着担子,另一个则手里提了些热手的礼品。

“范兄,今日怎么有空上我这儿来了?”林迎反应过来,忙笑着将三人迎进院来。

范文炳看到林迎后露出真诚一笑:“今日来大安镇有些要事,记得林兄就是大安镇的人,便想得空了过来拜访,也好认认门,以后可以经常走动。”

“那敢情好,范兄能来,令我这寒舍蓬荜生辉啊。”林迎笑着说,然后侧开身子道,“别干站着,赶紧进来坐。”

说着,就将范文炳等人请了进来。

这时候林父林母、兄嫂,还有孟芊芊也知道家里来了客人,林父一见对方是个读书人打扮,知道一定是儿子的朋友,连忙招呼林母还有孟芊芊去泡茶,自己则和林成、林阳一起,搬了些竹椅放到廊下。

“几位都坐、都坐。”他热情地招呼。

“谢谢伯父。”范文炳礼貌说道,也不推辞,稍稍整了整衣衫,便一屁股坐到了竹椅上。

从容淡定的模样,倒是有几分洒脱。

随后示意了下两位随从,用扇子指了指廊下的空处,说道:“你们两个把东西放下,也一块坐下来休息一下吧。”

两位随从自是不敢怠慢,忙将东西放下,便搬了两把竹椅到稍远一点的地方坐下。

“范兄,你这来就来了,这些东西是何意?”

林迎看了一眼,见范文炳上门还带这么多东西,心里暗暗有些惊讶。

范文炳笑道:“初次登门,实在不知道该带些什么,就让手下的人随便准备了些薄礼,林兄你可不要见怪啊。”

林迎无语地打量了他一下,“你要说这是薄礼,那我可真是有些见怪了,还从未见过哪家的薄礼是这种‘薄’法的。”

范文炳哈哈一笑,倒是没说什么。

“是啊小后生,你来就来罢,带这么多东西作甚。”

虽说上门做客要置办一些暖手的礼品,乃是民间约定俗成的礼节,可林父还是被眼前这人带的礼给吓到了,都需要一人挑、一人提的,哪家上门是这样备礼的?

一看就是不菲的样子。

当然,他心里还是很高兴的,礼越重越是代表了对方的心意,可见这位范公子确实是与儿子交好,否则也不会这么破费了。

大不了待会儿只收一点,剩余的让他带回去。

打定主意后,林父心里不由一松。

之后他便作为一个旁观者,慢慢听着林迎与那位范公子聊天。

年青人有年青人的话题,他这位垂垂老朽还是不去参与了。

接下来,林迎与范文炳相谈甚欢,其间,林迎也总算知道了范文炳此次来大安镇的目的。

原来近些年范氏旗下的广夏书局发展迅速,近几日于府城、省城又开了不少新店,这么一来各店的话事人就出现了缺额,总店这边需站在全局高度好好的斟酌,进行通盘考虑。

尤其省城乃巡抚衙门驻扎之地,又有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等几个大衙门,各种关系错综复杂,新店的掌舵之人必须是一位长袖善舞的人。

最终经过多方考虑,广夏书局这边决定抽调陆江府的总掌柜过去,而青川县的掌柜则调去陆江府,这样一来县城的掌柜就空缺了下来。

范文炳此次前来大安镇,一是书局这边到了一批新货,正需要有人押运这批新货来大安镇,二来正是为了考察大安镇的卢掌柜,看其是否够资格担任县城的掌柜。

如果最后账目核查没有问题,那接下来卢掌柜就该与接手之人做交接,然后去县里上任。

这两件事原本是分开的,但最终还是让作为少东家的范文炳接下了,正好大安镇又是林迎的家乡,范文炳早就寻思着过来串一串门。

清楚了范文炳的来由,林迎不禁为卢掌柜感到高兴。

这个卢掌柜,为人还是不错的,作为一个生意人,他奸猾、精明,但不失光明磊落,为人也和善,不会因为客人穿着落魄而招致他的轻视。

更重要的是,在林迎困难的时候,卢掌柜也曾多次出手襄助,虽算不上大恩大德,但雪中送炭之事总是要比锦上添花更令人记住。

林迎承他的情,对他的升迁自然乐见其成。

而且林迎心里清楚,青川县或许还只是一个跳板,以后的卢掌柜没准还能走到更高的位置。

盖因广夏书局起步于青川县,虽说后来逐渐将重心移向了府城,如今看来更是要往省城转移了,但青川县作为最早起家的店面,在整个书局的构架中依旧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没准卢掌柜努努力,再过几年就可以从县掌柜,升到府城去做总掌柜了呢。

清楚了范文炳的来意,话题便从卢掌柜的身上移开。

正巧这时候孟芊芊端着几碗茶水走了过来,“夫君,还有这位……”

“范文炳,范兄,你叫他范公子好了。”林迎笑着介绍。

孟芊芊了然地点头,便将茶水奉了上去。

“嗯,你们待会儿再聊,先喝些茶吧。”

孟芊芊端上来的茶,是特地用来招待客人的,里面放了糖与桂圆,甚至每一碗里还打了一个鸡蛋。这在农村,已是相当不错的待客礼节了。

不仅范文炳有,就连那两个随从,孟芊芊也给他们各端了一碗过去。

范文炳也不推辞,表示了一番感谢后,捧起碗便十分豪爽地吃起来,不一会儿一碗味甜好吃的迎客茶便下肚。

暖洋洋的感觉令他打了一个饱嗝,扑的一下打开扇子,他一边扇一边对林迎道:“林兄,你可知……昨日县衙那边已将本次县试的优秀考生试卷进行了公布,县案首,还有你我,再加上柳兄,我们几个都榜上有列!”

“哦,是吗?”说到这个话题,林迎一下子来了兴致。

按照往年习惯,每次县试结束,县试中表现优秀的学子的答卷,都会择取其中一部分进行一定程度的展示。

这一方面是为了证明县尊阅卷时的坦荡,告诉大家上榜者都是有真材实料的;另一方面自然是希望通过公布答卷,让落榜者知道自己与前列的差距,好通过研习公布的答卷(范文)来寻找自己的不足,以此提升文教。

“那是当然,这会儿宣化坊那边围满了读书人呢,他们都想一睹优秀学子的答卷。”

范文炳说着,一脸佩服地看着林迎,“这其中就属林兄和县案首苏泉川,被公布的答卷最多!”

“我的好几个同窗都说,林兄与苏泉川的文章其实不分伯仲,苏泉川之所以得案首,乃是其作的文章更加华美。不过在我看来,应当是林兄你的文章更好一些。”

林迎听到这,赶紧摇了摇手:“别,你可别给我戴高帽。”

范文炳摇头道:“这可不是给林兄你戴高帽,而是我心中确实是如此在想。”

“这苏泉川的文章固然做得极好,乃是难得的佳作,但行文之间,难免有卖弄文辞之憾,便给人一种空中楼阁高高在上的感觉,不接地气。”

“而林兄的文章则不然,虽然文采方面略输案首一筹,但细节刻画却更加入木三分。林兄你别不信,我家开书局的,从小见过多少文章,知道好的文章就像美酒一样,越是久远,醇味便越浓厚,好的文章从来就不是通过那些华美的文辞来展现的。”

“所谓画龙画虎难画骨,文辞不过初学者的小道耳,真正笔力雄厚之人,即便用朴素的言语,也依旧能传达出震人心魄的意境。这叫……”

“画面感!”林迎补充了一句。

范文炳一拍手掌,赞同道:“没错,就是画面感!”

“林兄,你这词用得好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