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科举之路从童生开始> 第80章 总算押到题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0章 总算押到题了(1 / 2)

 院试唱保,形制大致与上两次考试相同,暂且不表。

只不过院试多了一个“结单换试卷”的过程,即唱保完成后,考生不是从考官的手中接过试卷,而是向一旁吏员提交自己上回参加府试时的成绩结单,以换取答题用纸。

林迎也是头一回见到本省的学政大宗师,意外发现,大宗师的年龄居然不大,看起来也就跟孟夫子相当,大约四十岁出头的样子。

这让他不由动容。

林迎前世从事科举史料研究,自然知道明清时期的一省学政,必须是科甲出身,并经翰林院资深历练后的官员才能担任。

而以目前大周朝的人事规则,一省学政,身份相当于钦差,一般要由翰林院詹事选任,再酌给侍郎衔,也就是正三品。

大宗师姓魏,想不到这位魏学政如此年轻,居然已经是一名正三品的大官了。

真是吾辈楷模啊。

林迎心向往之。

学政,官职全称是“钦命提督某省学院政事”,明朝称“提学”,清朝称“学政”,职责是掌一省的学院事务,对生员的功名利禄有着生杀大权,俗称学台,尊称大宗师。

因同时也负责武童考举,所以另加提督衔,以示崇隆之意。

学政所在的官署叫学院衙门,所以由学政主持的考试,就叫院试了。

林迎对这位魏学政的了解仅限于有限的传闻,只知其少年聪颖,二十岁左右就中了举人,第二年参加春闱更是一举中第,考取了二甲进士,之后便一直在京中为官,直到出任本省的学政。

其文风偏好,更是只通过孟夫子的传授有过间接了解。

不过林迎知道,自己大概率与他是没有太大交集的。

因为今年已是魏学政任期的最后一年,将来无论自己参加科试或者乡试,主考官都将由另一位学政来担任。

这么一想,视魏学政为榜样倒是不错,但也不必过于奉承。

选择他喜好的文风,过了院试即可。

至于往后,除非将来同朝为官,否则怕是没啥交集了。ъiqugetv.net

这么想着,唱保的环节不断进行,很快就轮到了林迎。

唱保过后,林迎近距离地朝魏学政作了一揖,然后走到一旁向吏员提交了自己的府试结单,换取了答卷用纸。

这答卷上已印有座次号,林迎拿到的座次号是“西宿字十四”。

西即西侧考房的意思,陆江府试院,是分东、西两个片区的。

宿则是千字文中的第十四个字,即第十四排。

十四,也就是所在排的第十四个考房。

连起来就是——“西边要死要死”。

林迎拿到座次号后,脸色微微一变。

日薄西山,加要死要死。

这可不是吉利的征兆啊。

不过既然取到了这个号,他也没办法了。

朝吏员拱了拱手,在吏员忍俊不禁的笑容中,林迎提着考篮,颇为萧瑟地走向了自己的考房。

好在考房并非厕号,考房的状态也算还好。

至少不是危房,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林迎松了口气。

将随身携带的物品放进考房,接着擦拭了下作为考桌和座椅的两块木板,将它们清理干净并架放到位后,林迎赶紧就坐了进去。

此时其他人还在唱保,林迎打开考卷,准备先将自己的信息填上去。

院试的考卷,与县试府试还有点细节上的不同,那就是在考卷一侧的“考生身份”这一栏中。

院试的答题用纸上,还额外贴了一张细小的长条方纸。

这张长条方纸称作“浮票”,是供考生写名字用的。

在这方纸的周边还与答卷一道盖了好几个戳,等考生答完题要交卷的时候,需要将“浮票”揭下来收好,将来放榜了,用浮漂对比一下,就能确认考生的身份。

正如一把钥匙配一把锁,如此操作之下,就连阅卷官自己,阅卷时都只能看到试卷的座次号,而无法知晓考生的身份。

是绝佳的防舞弊手段。

林迎赞了一声,很快就将自己的信息填写完毕。

当然,因为他是本次青川县的府案首,所以座次号也排在青川县第一,所谓的“浮票”防舞弊,在他这其实是无效的。

各县起始位虽然不固定,但县与县之间隔了几个位置,考官虽然不知道他是谁,但却能知道他是府案首。

而他边上则是县案首。

那通过的概率就……

嗯,要不怎么说府案首、县案首,能稳稳的拿到秀才功名呢。

只要不作弊、不犯考场禁忌、不交白卷。

不看僧面也看佛面。

秀才功名,稳了稳了!

……

卯时三刻,所有考生均入席完毕。

此时天也正好亮了,而当阳光恰好照射到试院的屋檐时,一声声连绵的大鼓声响起。

宣告着院试的第一场,正式开考!

很快,几名小吏就举着写有考试题目的题板来回走动,向席中的考生展示题目。

院试共考四场,但实际只有前两场是实考,所以只要考好头两场,基本就可以锁定名次了。

第一场,共考两篇四书文,考试内容甚至比县试府试还少,但因主考官是学政,所以题不在数量而在质量,对文章的要求也更高。

林迎准备就绪,当小吏举着题板过来时,他很快就将题目抄了下来。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

林迎拿到知道考题后稍微愣了愣,旋即一阵惊喜。

此句出自《论语》,原句为“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大致意思即是,孔子认为,中等以上资质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而中等以下资质的人,不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