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科举之路从童生开始> 第126章 学宫返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6章 学宫返家(1 / 2)

 很快所有生员都找到了自己的卷子,一看评语,也都不由松了口气。

万幸啊万幸,那场入学考试虽然时间紧迫,但好在十一名新科秀才的表现都还算不错。

即便最差者,也只是落了个“字迹潦草”、“词意欠妥”的评语,大体还是教人满意的。wap.biqμgètν.net

“我就说嘛,宋教谕只是有意督促我们,真到了写评语时,还是留足情面的。”

“是啊,教谕他老人家还是爱我们的。”

“我的卷面评语是字迹潦草,看样子需抽出空来专门克服一下了。”

“我的评语也尚可,但仍有不足。”

看完评语,新科秀才们自然一个个喜笑颜开,互相道喜,之后簇拥着就来到了课程表前。查看自己的课程安排。

青川县学的授课时间,以一旬为一个周期,每旬十天,安排六天上课,四天休沐,若遇上月有盈亏,则从休沐的时间里面抵扣或者增加。

大致就是每月的初一、十一、廿一为一个周期的起始。

上课的六天里,上午由学生自己分配,但推荐学子晨习明经史,兼习当日的六艺课程;午饭后,则安排下午课程,每天习六艺中的一艺,当日结束即进行一次考核。

如果还有余暇者,就可以去学文体和碑传。

县学六艺每月进行一次月考,全部完成者,可以申请升堂考试。比如完成了“正义堂”的全部课业,可以申请考试,通过的就升入“崇志堂”,之后的也是以此类推,直至修完全部课程,就算结业了。

以上是六艺课程的安排。

儒学方面,也会不定时安排学生进行各种思辨讲座,由宋教谕和两位训导亲自为学生讲解儒家经典,并随堂解答学生们提出的有关四书五经方面的困惑。

此外,每个季度,还要进行一次季考。

这个季考是所有生员都必须要参加的,新生、老生都不例外,哪怕居住在乡下,也要赶回来参加。

然后根据成绩,实行赏罚。

总体来说,林迎发现自己在县学这边,课业压力还是比较小的。

除了每季度的定期考核必须参加外,平时休沐的时间也比较多,哪怕平时有课业,也只是一个下午罢了。

如此一来,自己每旬都可以回一次家,减去路程上的时间,还有三天可以空暇。还是蛮舒适的。

当然了,这是学生们不“内卷”的情况下。

事实上,无论古代还是现代,学习之路上又哪有不卷的道理。

青川县同样还有不少民间的私立书院,这些书院游离在县学的外围,专为那些还有余力的学子准备。

那里面的课程安排,就相当繁重了。

许多有志于科举的书生,在上完县学里的课后,不乏再去私立书院上课的情况。只不过这种“开小灶”的行为,代价也是非常昂贵,通常一年就需十几二十两银子,不是寻常百姓家能够承担的。

当然了,课外补习什么的,林迎是没有这方面打算的。

一来没钱,二来,他认为补课对自己而言,作用可能没有想象的大。

事实上补过课的人都知道,学霸是不用补课的,只要多刷些题,每次考试照样能考得很好。而学渣即便补课了,与学霸之间的差距还是犹如天堑,不可跨越。

真正有用的其实是中间阶层,他们才是补课的受益者。

不是林迎骄傲,他便认为,与其去上“补习班”,还不如直接找宋教谕去答疑,来得方便。

接下来的几天,林迎等人便按部就班地开始了他们的学宫生涯。

正义堂的上课地点位于明伦堂前东西两座厢房中的东座,也就是“进德楼”中进行。到了上课时间,授课教员会依次过来正义堂上课。

授完即发下一套卷子让秀才们作答,等秀才们答完即收卷走人,丝毫不拖泥带水。

也算是让新秀才们领会了什么才叫效率。

除了“射”这门课要去射圃中完成外,秀才们甚至都不用离开教室。

一连几天下来,林迎他们也都适应了学宫里的节奏。

其间宋教谕还专门开了一场答疑活动,对四书五经中的五经,进行了一番细致的剖析。也算对学子们如何选择“本经”,进行了一下讲解。

眨眼,就到了休沐的时间。

居仁斋内,林迎和艾金良正在收拾衣物和书籍,准备回家。

正式上课后,学宫这边发下了不少书籍作为教材,同时也给了一些辅导用书,比如官方的《钦定四书文》《韵书》《古文观止》《大周辞典》等。尤其这《大周辞典》,厚厚的一本,看上去跟个大号板砖似的,非常有份量。

这要是放在市面上,绝对非常值钱。

此次回家,林迎他们除了带上换洗的衣物,也要带些书回去自习。

“义平兄,这次休沐你真的不回家吗?”

临行前,林迎看到吕秀才端坐在书桌前正在练字,便走上前去问道。

吕秀才笑了笑:“这次休沐我就先不回去了,此番入学,我位列附生末流,若不勤加用功,岂不枉费和你们同房舍了吗?”

“我得趁着闲暇时间,奋力追赶才行!”

林迎闻言,深深看了他一眼,笑道:“义平兄,就以你的态度,我相信来年科试时,你必可有所作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