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科举之路从童生开始> 第144章 时光,如白驹过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4章 时光,如白驹过隙(1 / 2)

 从教谕厅出来,林迎便再次返回了射圃,几位同学秀才见他回来,纷纷围过来,询问教谕喊他过去所为何事,林迎自无隐瞒,便如实相告。

众生员听后感慨万千,都说宋教谕春风化雨、诲人不倦,当真是为人师表。几个情绪激动的还想赋诗一首,以表崇敬之意,然而还没等他们琢磨出肚中的墨水,负责御射一科的周教员就走了过来,他让生员们再围绕校场跑上三圈,就可下课了。

校场一周大概三百来米,秀才们一个个听到还要再跑三圈后,不由面色一白,齐齐地哀嚎了起来。

但周教员可不会让他们如意,手里的马鞭一抽,凌空发出一声爆响。

那啪的一声,清脆至极。

这要是抽到身上。

不说辱没了斯文,那皮肉也是会感到疼痛的啊。

没有办法,生员们只好拖着羸弱的身躯,互相结伴着围绕着校场跑了起来。

就这样,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林迎也开始过上了房舍、会馔堂、课堂三点一线的生活。偶尔倒也会去尊经阁借阅几本书,但大多数时间还是留在房舍中潜心研究。

学宫里的课程安排是较为轻松的,一般都是下午安排授课,上午则由学子自由安排,通常学院会推荐学子晨习明经史什么的,以防荒废学业。

此外,除新科秀才因课业未完成,需固定要来学校点卯外,老秀才甚至都不需要来校。当然如果遇到学宫教谕、训导或者外地游学而来的大儒受邀来校开授“思辨”之课,那么学子们也都会准时参加的,课上可提问“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的问题,对开拓眼界,大有裨益。

眨眼,一个多月便过去。

其间林迎回了几趟家,顺道也将学院下发的廪膳生食米领了回家。

太祖初定学院制度,按府四十、州三十、县二十设置廪膳生,之后虽有变动,又增加了增生和附生,但廪生的员额却几乎固定。

按照朝廷规定,廪生一个月可领食米六斗,富裕之地更多,有些地方光是食米就达到一石(十斗,约130斤),还不算各种肉类、瓜果蔬菜等补助。

青川县是农业大县,但因辖地多山,交通不便,故经济状态只能算中等水平。

本地廪生的待遇,自然也只是稍比朝廷政策好一些罢了。食米依旧是六斗,但其它各种杂七杂八的补助与饩银倒是稍微多一些,与食米一起折算在内,大概十二两,也就是每月一两银子。

当然,为了图方便,较多地方都是直接发银子,由学子自己去采办所需的物品。但也有部分学田自产的诸如粮食、肉类、瓜果等,则会派发给廪生,乃至普通秀才,这些就作为学宫生员的平日福利了。

这次林迎一共领到了半两银子,外加五十几斤粮食。

此外还有一些灯油、笔墨、肉食、水果、干果、油盐等小物件,林林总总,也是要雇辆小车才能带回去的了。

因为东西多,所以这次回去,自然是风光无限。

村里人看到林迎推着一辆小车,很快得知这是朝廷给他发的“俸银”。一时间羡慕不已,回去便大肆宣扬村西头秀才公领到了朝廷的“俸禄”,那是戏文里才有的呀,赶紧教育家中子女,要他们好好读书,将来也可以领到官府发的补助!

瞧瞧那小车堆的,东西又多又好,据说每个月都有,简直羡慕死村里的庄稼汉了。

结果林迎回到家还没一刻钟,关于他的传闻就在村里头蔓延开了。

林父自然开怀大笑,只觉得日子越发好过。

如今全家老小,不仅吃喝问题不再发愁,尊严的问题也得到了彻底解决。

现在林父再出去,哪个不敬他是秀才相公之父?这简直比买肉能便宜两三文还要让他开心。

关键是,自家二郎每个月都有进项,这生活岂不是愈发美滋滋?

还有就是著书一事,林迎也跟家人们说了,虽然钱还没到手,但这一点都不妨碍全家人对此事的畅想,一时间,林家老小又有些睡不着觉了。

……

一个月时间,学宫这边也经历了一场大事。

那便是八月第一个丁日进行的“丁祭”。所谓丁祭,就是祭祀孔子的节日,每年二月、八月各进行一次,选在该月的第一个丁日进行。

届时,参祭人员人头攒动,各司其职,主祭官在大成殿前向孔子灵位献爵、奉帛、行跪拜礼,乐舞生则跳“六佾舞”,展现仪式感。

丁祭期间,林迎等生员也都齐聚在文庙中,并随着主祭官的号令在场下遥拜,之后目光就落在了场中的佾生们身上,欣赏了包括马崇杉在内的三十六名佾生跳的优美舞蹈。

不得不说,马崇杉虽然微胖,但相貌还是有些英俊的。

一个鼻子一张嘴,耳朵眼睛也是刚刚正好,不多不少都是两个。

经过一段时间的舞蹈练习,马崇杉跳得也是人模狗样的了,竟也给人一种庄严虔诚的感觉。

丁祭过后,学院的生活就慢慢步入了正轨。

其间林迎又回了几次家,一次艾金良大婚,林迎特地携妻子孟芊芊前去道贺,同行的还有小舅子孟革,以及同窗马崇杉和骆敏。说起来几人也有一段时间没见骆敏了,此次借艾金良大婚,师兄弟几个再聚,就在艾金良的家中好生联络了番感情。

艾金良的妻子曹氏是隔壁小村庄的农家之女,今年一十有七,是个腼腆之人。姿色方面虽然不及孟芊芊,但也有着中人以上的水平。

一身凤冠霞帔,一时间也是美艳动人。

当时的场面很热闹,附近不少村民都来参加。

学宫方面也有几个交好的秀才如范文炳、苏泉川、简孟轶等参加,因这些人中林迎的学识最高,他便被推举出来给新人们题字,林迎推辞不下,便当着众人的面挥毫泼墨,写下了“百年好合”四个字。

现场叫好之声连连,剧情的最高潮,则是学宫方面委托一名学子奉上的五两喜钱,当那学子将喜钱和喜报拿出,全场气氛一下子炸裂了。

都说老艾家这是苦尽甘来,要鸿运当头了。

乐得艾金良父母全程都笑得合不拢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