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御极大明> 第一百九十四章 卢象升请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九十四章 卢象升请缨(1 / 2)

 在西平堡,朱由校以李如柏的名义派人联系了高第,约他三日后率兵西进,绕过广宁会聚义州卫。

义州卫地处广宁之西,大凌河之畔,距广宁三十里,与察哈尔毗邻。可以说是进入察哈尔的桥头堡,距离察汉浩特不足二百里。

朱由校在李如柏的军中向义州行进,两万大军浩浩汤汤的从广宁城过,站在城楼上的耖图台吉已经能看清明军的旌旗在飘扬了,目测距城有十多里。他以为要来收复广宁,心想趁着南边锦州的明军还没有到达,先把这只明军击败,解除被两面夹击的局面,下令城中只留守少部分士兵,大部列阵与城外,欲与明军拼战。

耖图台吉想凭借着三万精锐铁骑骑兵与明军的步兵一战,他的信心还是满满的,毕竟骑兵对步兵始终是有天然的优势的。

然而,令他想不到的是,远远的看到明军没有向广宁这里来,而是一直向西走,只看到他们的旗帜在风中飘扬。

明军不是来收复广宁的吗?

耖图台吉纳闷了,眼睁睁的看这明军浩浩荡荡的向西进发,他们这是要去哪?

在行军中的李如柏对身旁的朱由校说:“公子,咱们这么明目张胆的在广宁城下过不会有什么危险吧?他们就那么容易让咱们安全的绕过去?”

朱由校哼笑道:“放心吧!咱们距城还有十多里,他们只能看到咱们的军旗看不到人,不知虚实是不会轻易过来的。”

李如柏“哦”了一声,皱着眉头问:“公子,我还有一事不明,咱们既然劳师动众,为何不一句荡平察哈尔以绝后患?林丹汗虽然是蒙古大汗,可四分五裂各自为政,咱们正好利用这个矛盾消灭他们!”

朱由校轻叹了一口气,缓缓的说道:“我何尝不想如此啊,可我大明实力不足啊,五万大军,每天的耗费是多少?朝廷供养衣蛾辽东已经捉襟见肘了,若再兴兵远征很难吃消啊!实话告诉你,”他看着惊诧的李如柏的眼睛轻声的说:“察哈尔林丹汗想统一蒙古,恢复昔日成吉思汗的荣耀,但他志大才疏不会有什么成就,努尔哈赤就不一样,此人雄才伟略,志在取代大明。察哈尔不仅是我们的一颗芒刺,也是努尔哈赤的芒刺,要是把他灭了,努尔哈赤比我们高兴。留着他,努尔哈赤就会有所顾虑,不会轻易入关。林丹汗也不会坐视努尔哈赤壮大的!”

“原来如此!”李如柏似有所悟。

“这是牵制,是平衡!”朱由校深深的说了一句。

大军继续向前行进,朱由校只向侧面看了几眼,只见远处的广宁城上一片肃静,城下有许多旌旗飞舞,看来耖图台吉已经做好战斗的准备。

哼!朱由校轻蔑的收起眼光。

一个城池而已,早晚会收回,但不是今天,就让你多住些日子吧!

原本等待与西平堡而来的明军大战一场的耖图台吉眼巴巴的看着他们从广宁城而过,纳闷起来:明军不是来收复广宁的吗?不符合常理啊!该不是掩人耳目的疑兵吧?

“来人!”耖图台吉对身边的一名副将说:“速派斥候八方打探,看是否有伏兵!尤其注意南边锦州明军的动向!”

“是!”

耖图台吉心想这可能是明军的声东击西之策,说不定这支明军还没过去其它地方就有军情。

锦州的总兵高第,接到李如柏的将令,不屑的将手令扔到地上,不满的说:“我与李如柏对广宁形成夹击之势,可趁此绝好机会一举收复广宁,他却要我移兵义州会合,这是要干什么?怕我抢了他的功劳吗?”

“将军,李总兵一定有他的方略,我看咱们还是按照他的将令行事。”参将左良玉拱手道。

“屁!”高第瞪了他一眼,骂道:“他是总兵,我也是总兵,凭什么听他的!”

左良玉被斥,无奈的缩回头去,不敢再进言。

“哼!我手上有三万精兵,何愁广宁城池不破!李如柏不取,我就取,到时候朝廷论功行赏别说没他的事!”

左良玉战战兢兢的又劝道:“朝廷让您归李总兵节制,如果不听将令,到时候他告到朝廷上,将军您如何申诉?”

“怕什么!攻下广宁,朝廷说不定还治他不思进取之罪呢!”高第大手一挥,“传我将令,大军向广宁进发!”

三万大军在高第的率领下,向广宁进发,他趾高气扬,信心满满,心想广宁有三万鞑子兵,李如柏有两万兵,他一定是感到自己兵力不足才放弃攻城,想让他到义州会合再攻广宁。

哼!李如柏的如意算盘打的真是好,我只要到了义州兵权就归他了,收复广宁的功劳也就记在他的头上,到时候朝廷论功行赏还有我什么份?哼!老子才没这么傻!

……………………

果然,在广宁的耖图台吉得到消息,锦州方向的明军向他这里移动,而西平堡的明军继续向义州进发。

这让他着实纳闷,他敲破脑袋也不明白明军这是要做什么,把属下都召集起来也看不透这里面有什么猫腻。

明军放弃夹击广宁的机会,而只一支军队进攻广宁,这实在是最愚蠢的军事行动!明军真的那么蠢吗?所以,这种莫名其妙的军事行动让他们很是疑惑。

……………………

夜晚,在行军大营中,朱由校在中军大帐与李如柏、卢象升商议到义州后的进军路线。

大明自从“土木堡事变”后对关外的蒙古一直处于被动的态势,嘉靖年间更是冲突长城关隘进入中原,打到京畿地区。万历年间戚继光担任蓟州总兵时一度击败来犯的鞑靼俺答汗,加强了北边防务。万历七年后就再也没有对蒙古有过大的冲突了。这次可谓是四十多年来明朝与蒙古最大的军事行动。

正当三人商议计策,忽然一名兵卒入帐来报:“总兵大人,高第率本部三万大军直奔广宁去了!”

众人惊然!

李如柏更是从凳子上腾起,瞪大了眼睛失声叫道:“什么?!”

朱由校也是吃惊不小,默默的没有吭声,他不是主帅,在公共场合下他还是要维护李如柏主帅的形象的。

李如柏瞅了瞅皇帝,只见他脸色甚是不悦,沉闷不语。

“你先下去吧!”李如柏一挥手,小卒退出帐外。

大帐内只剩下朱由校、李如柏和卢象升三人。

“陛下,高第违犯将令,是要攻取广宁!”李如柏小声的向皇帝说。

朱由校点头低沉道:“高第为人心胸狭隘,竟然不顾朝廷大计,实是可恶!必须阻止他!要不然这三万将士都会为他的私心白白的送死!”

“是!”李如柏应承道:“臣连夜派人报与朝廷,请孙阁老严令他到义州与我军会合!”

“不!”朱由校打了一个手势,补充一句说:“若要派人到朝廷,再发令到高第军中,来回至少两三天的路程,恐怕他已经到了广宁城下了。先派一个人去他军中,以你的名义令他西进义州,否则以战场抗命之罪当场拿下!”

此话一出,大帐之中一片寂静。

派谁去呢?高第是一方总兵,必须派一个不畏权贵,又能随机应变的人才有可能挽回,否则无法控制一个拥有三万大军的统帅。

朱由校和李如柏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我去!”卢象升打破了沉寂。

朱由校抬起眉头看着他坚定的眼神,没有说话。李如柏皱着眉头上下打量了他,疑惑道:“你去?”

“是!”卢象升坚定的说:“大人尽管放心,我愿立下‘军令状’,若不能完成任务,愿军法从事!”

说完,他又看了看朱由校。

李如柏不敢擅自做主,他早就看出皇帝有意栽培卢象升,也看的出他是一明男的的将才,将来的成就也许在他之上,所以这几日来对他也是小兄弟般的看待。

朱由校凝视了他半盏茶的功夫,终于,眼睛露出满意的光芒,紧绷的脸部肌肉松弛了下来,微笑的点了点头,“好,就你去!”

朱由校起身,走到他的跟前,说:“如果高第一意孤行,你可见机行事,杀了他朕也不会怪罪你!”

卢象升跪地叩拜道:“微臣遵旨,定不辱没圣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