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御极大明> 第二百九十七章 李旦归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九十七章 李旦归顺(1 / 2)

 李旦终于确信官府招安是有诚意的,见到妻儿安然无恙,他决定登岸归顺官府。

“一官,派人到岸上禀告官府,我们接受招安,今日就登岸!”李旦欣喜的命令道。

郑一官应道:“孩儿遵命。”

“慢着!”

裴蛟不知从哪冒出来的,挡在了郑一官的面前。

“你干什么?”

郑一官吓了一跳,惊怒的问道。

裴蛟没有理会他,直接对李旦拱手劝道:“义父,昨天来的信使说会向朝廷讨要封赏的,等朝廷的封赏下来再登岸也不迟。谁知道他们安的什么心,要是欲擒故纵的话,咱们岂不正好着了他们的道?”

李旦猛然吃了一惊,他惊异的上下打量了一番裴蛟,总感觉不可思议,五大三粗的他忽然间智力爆棚,总能想到令人想不到的事。

看着他阴沉深邃的目光,李旦犹豫了,裴蛟说的不是没有道理,万一是官府的“欲擒故纵”之计,他们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郑一官愣了起来,他看着裴蛟阴险的进谗言,十分的愤懑,怒指他道:“你屡屡阻碍义父归顺官府,到底安的什么心?!”

裴蛟冷哼一声,狞笑的回道:“这话应该是我问你,官府给了你什么好处,你这么着急的接受招安?你是不是早就私通官府?”

“你胡说什么?!”郑一官大怒,手不自觉的摸向了腰中的佩剑。

裴蛟毫不示弱,直面相对,双拳也攥紧了,甚至发出“咯咯”的响声。

两人剑拔弩张,眼看就要动手。

“好了,你俩住手!”

李旦不耐烦的对他们俩说:“这事就到此为止吧!在过几日,等朝廷的颁赐到了再做决意。”接着,他又提高了嗓门斥责两人,“你们都是我的左膀右臂,为这事动干戈,不令人笑话吗?都回去!”

两人耷拉着脑袋,顿时没了脾气,但谁也不服谁,把这股气都暗暗的压在心里,俯首向李旦敬拜了一下,回到各自的房间去了。

在余杭县驿馆,朱由校是一边心系招安海盗,一边心系山海关的军情。这里距京师两千余里,塘报到余杭至少三四天,三天前接到的孙承宗的飞鸽传书,现在关于边关军情塘报应该到达这里,他却没有见到,不免有点揪心。

就这样,在他的担忧中又度过了七日,双方都有些急躁了,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在这个时代,交通是最快的方式就是快马传递,两千余里的路途,来回最快也需要五天的时间,何况还要打造铁券,不知要废多少时间,这玩意在明成祖后就再也没有皇帝颁赐过,所以还需要从尘封几百年的档案里找出模板样式铸造。

朱由校在驿馆内面对戒备森严的驿馆徒生哀叹,只恨这科技极其落后的时代,连个送信的都需要这么慢,以至消息闭塞。

这么多天过去了,等待就是一种难以言表的煎熬。

正当他忧叹之时,宗二托着一件包裹快步的走进了他的房间。

“陛下,颁赐到了。”

已经等的心神不宁的朱由校见到盼望已久的颁赐到了,精神大振,“快,快拿过来!”

朱由校接过他手中用麻布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包裹,感觉沉甸甸的。

他急忙打开,看到一个长方形锦盒,掀开盖子,内有一卷明黄圣旨,还有一卷文书,下是一块青黑色的丹书铁券。

朱由校拿起沉甸甸的铁券前后翻看了一下,十分惊讶,铁券形状如瓦,厚约一公分,长九寸,宽八寸有余,重十余斤。正面中央隶书“钦赐推诚”四个大字,两侧铸造祥龙云图。反面,布满小楷字,多是诰文,生硬难读。

朱由校只看了一眼反面文字就索然无趣了,将它平放在桌子上,心道:“这就是传说中的丹书铁券啊!不就是一个铁牌嘛,整这么大干嘛!沉甸甸的多浪费,怪不得这么多天送不过来,光打造这玩意就得多费功夫!”

他又拿起文书,这是他最好奇的,那卷圣旨不用看就知道是封赏李旦的,至于这道文书,他还真不知道里面写的什么。

打开文卷,只看第一行文字,脸色骤变,他的心陡然绷紧了。

越往下看,脸色越沉重。

宗二看到朱由校的神色忽然变的阴沉,不安起来,直觉告诉他京城里有大事发生。

“陛下,出了什么事?”宗二也绷紧了神经,小心的问道。

朱由校猛然怒色的看向他,深邃的眼睛如锋利的刀刃刺穿了宗二,惊吓的他骇然失色,倒退两步,不明的嘴巴哆嗦起来,“陛,陛下,您怎么了?”

朱由校怒色的质问他:“在朕要登王卫的船去泉州时,你忽然给的朕一封飞鸽传书,那是真的,还是假的?”

宗二大吃一惊,原来皇帝是责问这件事,莫非皇帝已经知道了那是假的?

“真,真的,”

他断断续续的回答,但神情很不自然,眼睛也飘忽不定。朱由校看他的神色更加确信了他在说谎。

朱由校火气骤升,大怒,喝道:“宗二!你跟了朕这么多年一直兢兢业业,从不说谎,这次竟然拿军国大事诓骗朕!你好大的胆子!你吃了雄心豹子胆了!”

宗二“扑通”的跪在地上,战战兢兢的叩首请罪:“微臣死罪,是微臣犯了欺君之罪!”

“你为什么这样做?!”

“海上航行路途遥远,且海匪神出鬼没,危险重重,您是万金之躯,身系大明江山,做臣子的怎能让您冒险,适才编了建贼南犯的消息阻止您南下。”

朱由校怒气不减,看来这些年太宠他了,一个憨厚忠君的人竟敢做出欺君大罪,是该好好严惩他了,让他长长记性。忽然转念一想,宗二为人谨小慎微,做事从不张扬,不可能做出这么大逆不道的事来,能有这个胆子和头脑的,只有…

“是不是侯光远的主意?”朱由校收起怒色,阴沉沉的问。

“这,这…”宗二恍惚起来,把头紧紧的贴在地面上不敢抬起。他不想出卖侯光远,可又不敢再次欺君,遂陷入两难境地。

许久,不见他回话,朱由校瞥了他一眼,深深的呼出一口气,说:“朕身为长孙之时你就跟着朕,这么多年了,朕对你一直信任有加,想不到你竟然也学会诓骗朕了。”

“不敢,臣…”宗二吞吞吐吐起来,语无伦次,汗水已经浸湿了身下的周围。

“说实话。”朱由校阴冷而又淡漠的说了一句。

“是,是侯大人,他心系陛下安危,捏造了建贼南犯的消息,让微臣以飞鸽传书的名义交给您…”

宗二终于全盘托出,朱由校听到这里,已经是无力生气了,他拿起桌子上的文书,又仔细的看了一遍。这是孙承宗转呈袁崇焕的奏报,奏报上说努尔哈赤起兵再次西征,而这次西征竟然分兵进驻大小凌河堡,引起了袁崇焕的注意,孙承宗对此也有怀疑,感觉努尔哈赤这次用兵别有用心。

朱由校想到了河套地区,那里地处中原腹地边缘,是大明西北边防重地,蒙古多次从这里进入中原威胁京师,努尔哈赤是一代枭雄,不可能不知道那里的重要性,他这次起兵的目的会不会也是冲着那里去的?

喜峰口,一个重要的关隘,历史上女真人就是从这里数次进入中原,扫荡华北地区,让千疮百孔的大明经济遭受重创,大伤元气。

孙承宗、袁崇焕也看到了那里的重要性,多次建议他加强那里的边防,但朱由校拒绝了,因为他要以那里为诱饵,吸引努尔哈赤进入中原,在中原和他决战!

这是十分冒险的,也是疯狂的战略!

这个战略计划在他的心中酝酿了很久,只要成功,消灭努尔哈赤指日可待,若是失败,大明覆亡指日可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