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霸王在线阅读> 第九十章鱼米之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章鱼米之乡(2 / 2)

这么说袁术的部队被迫以田螺、河蚌为食也算合理。

但只有河蚌和虾蟹的军队注定了瘦骨嶙峋。真正让织造署伙食丰富的是有人为她们提供鱼虾,也有人在持续不断的提供谷粮。

吴县真正强大的也在此处,这是真正的鱼米之乡。

不仅沃土千里可以产出大量的谷粮,还有密集的水网和湖泊,可以提供大量鱼肉。

孙策正想着这些,三艘小舟从湖泊中间的芦苇丛中窜了出来。

几个穿着短褐的黢黑少年坐在船头,遥遥看到藕臂雪白的赵锦就兴奋的招手大喊。

“小锦儿,我们来啦,你猜我们这次给你带了什么好东西?”

“小锦儿,先看我的。是我母亲让我给伱的。”

“都别跟我争,不然小心我拳头揍你们。让我先跟小锦儿说话。”

小舟速度极快,几个青葱少年话音还飘荡在芦苇深处,他们人已经靠近了此地,都是大荡里面的渔夫子嗣,他们大的看起来十八九岁,马上就要加冠了,小的则跟赵锦差不多大,十五六岁,总之都是慕少艾的年纪。

所以看到鲜衣怒马站在赵锦身边的孙策,所有人脸上都带有明显的敌意和戒备。

孙策不禁莞尔,这可真是误会了。自己一向是把赵锦当小丫头看待的,完全没有一丝异样想法。

可是别看他觉得自己跟赵锦是两代人,别人可完全不这么看。毕竟他才刚刚加冠,只比赵锦大四五岁。两个人站在一起,的确是旁人眼中的金童玉女。

所以这几个少年才会有这么大的敌意。刚才还在内讧的几个人,瞬间抱成一团,决定一致对外。

他们把小船靠在岸边,就带着各种货物摆在了赵锦面前,只围着赵锦热情攀谈。

一名敦壮少年第一个开口:“小锦儿,我抓了一只水獭,我听人说鱼上冰,獭祭鱼,这好像是一种非常贵重的祭祀品,跟牛一样呢。有二十多斤,你带回去吃了吧。”

鱼上冰,獭祭鱼出自《礼记.月令》:“孟春之月,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鸿雁来.“

其实这是指导诸夏进行农业生产的节令歌,不是什么祭品。主要是提醒渔夫,獭祭鱼,然后虞人入泽梁。

显然吴县这边的生产水平有些落后,才导致的这个少年对节令歌是一知半解,靠着字意去猜。

但赵锦也是个丈育,闻言立即提起了兴致,说道:“若是这种好东西,那我就买下了,回去把肉蒸熟了吃。”

说罢,她就从随身带的布包里取出五十多枚通宝递给了他:“我也没买过这东西,但想来应该换不来两石粮食,我给你这些钱你要是去市场上应该足够换回五十斤粮食了。要是你家有田,不太多的话,也足够今年交税了。”

少年显然经常跟赵锦做交易,开心的接过赵锦手中铜钱,也没数便直接放进了怀里。

其他少年也纷纷献宝似的送出一些稀奇东西,有鸟蛋,有田螺,有野鸡,甚至还有好几枚珍珠。

孙策总算是知道为什么孙权给人赠礼,珍珠一给就是好几筐了。这东西,在当下无法流通到远方,在江东就是卖不出价钱。

孙策从南方返回,赵锦今天要置办一顿丰盛的晚宴,所以买的东西颇为丰盛,等交易完,她旁边已经串了三只湖鳖,一只水獭,还有足足十几斤,满满一篓的鲜鱼。

孙策看得都为之动容,这鱼米之乡,如果渔业能够发展起来,治下百姓必然更加富足。

他主动开口问道:“这些都是你们今天收获的?”

几名少年人虽然敌视孙策,不愿意搭理他,可心性毕竟是孩子,立即有人骄傲的挺胸:“都是我们今天抓到的。你这种穿长袍的肯定从来没抓到过这么多好东西吧?”

孙策莞尔一笑,我射虎的时候,你还在玩泥巴呢!

不过孙策没跟小孩子争什么胜负欲,而是问道:“那你们怎么看起来都不怎么高大?这么多收获,应该足够你们饱腹了。”

“我父亲说都是因为肉食者征收各种苛捐杂税。我们捕到的好东西都舍不得吃,全拿去换钱也不够交各种算赋、口赋的。”

孙策瞬间对汉末税重有了最深刻的体会。

随后他问道:“那如今官府不征收户赋了,你们应该可以吃上肉了吧?”

小孩子没什么心眼,立即有人得意的说道:“那是,所以大荡里面现在渔夫每天都在增多,已经有两百多户了,说不定下一个月就能到三百户。”

旁边有稍微成熟的少年立即堵上了他的嘴,呵斥道:“你瞎说什么呢?赶紧帮小锦儿把东西搬到车上。”

“我没有胡说,这都是我母亲告诉我的……唔,唔!”

看着被捂着嘴拖走的少年们,孙策露出了淡淡的笑意。并没有因为渔业不纳税这个事情有什么感叹。

鱼米之乡,要把这个捕鱼业发展起来,可不是靠动动嘴就行了。

经济规律就是,想要发展哪个行业,就对哪个行业免税,通常就能得到迅速发展。

而当下的发展,显然就按照经济规律在自发运转。

关于捕鱼业,孙策是真的没有过什么精力投入。

但百姓已经很精明的顺着便利偏移到了捕鱼行业。自发将大量精力投入到了捕鱼当中,从而在种田之外再开拓一种营生补贴家用。

这会使大量人力投入捕鱼业当中,推进整个行业的规模发展,使鱼米之乡真正的实至名归。

当然就算有人放弃了种田,完全依靠捕鱼为生,其实孙策也不太在意。

捕鱼毕竟不是种田,收获无法长期储存,必定要在市邑或者草市交易出去,征收商税同样能补上他们的税收。

不过征税这个事情完全不着急,当前孙策最重视的还是将鱼米之乡真正的发展起来,民间真正的产出大量粮食!

而有了这些渔夫的产出,孙策更是坚定态度,要在吴县城邑和阳澄湖之间修一条堂皇大道,既方便织造署运输布帛和材料,也方便渔民将渔获送往各处。

孙策思考期间,几名少年已经把货物搬运到了车上。见到了走近的周澄,他们第一时间热情恭敬的行礼。

周澄从容的摆手,然后走到孙策面前,问道:“孙郎怎么去湖畔了?”

“孙郎?”所有少年们瞬间整齐的倒吸了一口冷气,这个一直被他们排挤,脸上带着坏笑的男人就是如今的吴郡之主?

孙策笑着说道:“我路过就看了一下他们的交易。如今看来,这里应该设置一处渔船码头,以方便渔夫市贩。张长史所言极为在理,吴县产出鱼米之乡,产出皆是极多。只是士民都未有商业交易之便利。固守在一乡一里之间,甚至一处坞堡之内。”

更通俗的讲,民间的财富根本没有流通起来,官府也没法从各处封闭的小农生产中收获多少财富。

新笔趣阁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笔趣派为你提供最快的霸王在线阅读更新,第九十章鱼米之乡免费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