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七章修真遗迹
当‘探索者’号在天宫空间站停靠了两天后,终于迎来了它的最后一批乘客。李雍带着三女登‘探索者’号时并未引起太大的轰动,除了科考船的几个高层知道他们的身份外,对外只是宣称这三人是一组随同前往65行星的新闻工作者。
探索者总乘员足有两万多人,其中有两千是探索者号的工作人员,还有一千人是各学科的科研人员,而剩下的一万七千人就全部是军人了。这一万七千人的军队,有五千人的‘强尼ii型’机械战甲团,还有两千人的五百架次星际战机大队。剩下一万人就是普通的军队。
早在两年前人类在机械战甲的领域又一次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终于研制出了装备激光武器的‘强尼ii型’机械战甲。不过人类自己制造的星际战机目前还不具备变形的功能,不是说人类没有掌握这项技术,而是因为人类文明制造星际战机的材料是仿制‘强化碳化晶体’,这种材料比维拉人的材料技术要高几个档次,反而目前还无法进行变形操作。
因为探索者号是科学考察船,所以舰长不是军队人员,而是由最高议会指派了议员张崇明负责。随着张崇明的一声令下,探索者号缓缓驶出天宫空间站,向着两百公里外的空间加速轨道而去。
几分钟之后探索者就接近了空间加速轨道,从飞船内部近距离观察空间加速轨道。这条如同巨大鱼骨般的金属架子静静的漂浮在太空中,其长度也达到了近百公里,三十公里宽。
探索者靠近空间加速轨道后,轨道便闪起了不少的灯光,随即从加速轨道延伸到两侧的金属支架冒出蓝色的电弧,而后整个加速轨道好像被一层蓝色电幕笼罩。顷刻间加速轨道就变得如同一条长长的隧道。
“空间加速轨道已激活,目标地65冰体行星,距离6光年……”探索者缓缓驶入空间加速轨道形成的蓝色电弧通道中,随即一段女子解说的声音在探索者号内部响起。当飞船进入空间加速轨道时,所有船的乘客都不能再随意走动,而是如同飞机起飞时那样坐在座椅系好安全带。
李雍此刻也像普通人一样坐在事先安排好的房间内,很快李雍就感觉到身躯仿佛被人从身后推了一把,而无论是视觉还是神念观察,探索者外都是一片蓝色的电弧。这种感觉只出现了一瞬间,而后飞船外的电弧退去。而此刻透过窗户看到的景色已经和先前完全不一样了。
无论是地球还是天宫空间站以及加速轨道都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寂静幽暗的宇宙空间,不过从看到的星空背景来看,这里已经不是地球所处的位置了。果然就在此时,探索者号内部再次响起了一个声音。
“各位船员大家好,我是张崇明。我们的探索者号已经抵达距离65行星十万公里的地方,现在请各部门按预定计划开始工作。”当听到张崇明的这段话,探索者号就开始了忙碌。而后数十艘长度在一公里左右的小型飞船离开探索者号,在探索者的右侧开始修建空间加速轨道。
此刻李雍没有去关心空间加速轨道的修建,而是带着三女登了另一艘长度在三公里左右的飞船。对65行星的实地探测不可能是由探索者去完成的,探索者只是一艘平台型的飞船,而真正要飞抵65行星的就是李雍登的这艘登陆舰。
登陆舰的人员并不多,除了一些必要的科研人员,就是几台采集设备,另外就是两只百人的机甲战士小队。说来也很巧合,这两只机甲战士小队的队长居然就是当年李雍在变异体下救出的何小林和罗小东。这两人随后参军,又在人类对变异体的战斗中表现突出,如今已经是人类文明最精锐部队机甲战团的小队长了。而正好这次对65行星的考察,他们两人又被安排参与最危险的登陆。
虽然距离65行星还有十万公里,但是登陆舰作为近距离登陆使用,飞船并未装备反物质推进器,而只是使用了大型粒子推进器。十万公里距离,按预算也需要三小时后登陆舰才能在65行星着陆。
飞向65行星的过程,也是李雍开始近距离观察这颗冰体行星。冰体行星这种形态在宇宙中属于常见的行星状态,而65行星也和宇宙中所有冰体行星一样,其明亮、高反射率的行星表面布满了数不清的断层和裂谷。而其冰层厚度最深处达到了数万公里,就连最浅层的地方也有几百公里。
在来之前李雍就对冰体行星做了一些简单了解,在人类文明的认识中,大多数冰体行星其历史都出现过一段温暖时期,也就是说这样的行星曾经是被海洋覆盖的,而随后地表水被冻结,形成现在的样子。至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大多是由于星体本身温度降低,或者是恒星照射的能量衰减。
李雍注意的观察了65行星附近星域的恒星分布,他发现在65行星附近根本没有像地球旁边的太阳那样距离合适又高亮的恒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