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玄幻魔法>情定星娱> 第182章 疯狂吸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2章 疯狂吸金(1 / 2)

 战后日本经济曾是一片废墟,经过一段时期的调整和恢复,进入19世纪60年代后,经济开始起飞,持续10余年,每年增长率在10%左右。日本经历了二战前后的管制经济时代,这个时代以军事工业为主,培养了很多技术人才和进行技术储备。

在二战后,美国单独占领日本,长达七年,保证日本领土的完整性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单一性,有利于日本长期稳定发展。美国还对日本进行了以民主、法制为基础的政治改造。罗伯特?埃德尔斯坦和让.迈克尔.保罗教授说:“为取得成功,就必须立即进行广泛的体制改革,即创造性地打破阻碍日本经济复苏或经济增长的那些障碍。”

由于“冷战”需要,对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给予大力支持。美国放弃了对日本战争索赔,撤消了以拆迁日本军事工业作为战争赔偿的计划。1947年1月至1948年3月,美国先后提出两个新方案,对先前的“赔偿方案”进行大幅度修改,将拆迁的工业设备减至方案的30%。至1949年5月,干脆宣布取消日本的一切赔款。战后初期,美国给日本20多亿美元的援助和贷款,并向日本提供大量的石油、煤、铁矿石等能源和原料。从而促进了战后日本经济的振兴,并且美国“核保护伞”战略大大节省了安全防务的费用。、

亚洲的两场局部战争为日本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特别是朝鲜战争,极大促进日本战后经济的复苏步伐。战争引起了“特需景气”,侵朝美军大量向日本厂商进行军事订货和购买廉价劳务,使日本企业积存滞销的1000-1500万日元库存产品一扫而空,并一举改变了财政紧缩中苦苦挣扎的日本经济被动局面。

据统计,从战争爆发到1953年,这种特需收入为12.8亿美元,广义上的特需收入为23.8亿美元。日本外汇储备1949年仅为2亿美元,1952年未增至11.4亿美元,三年内增长了近五倍,特需收入在外汇收入中所占比率到1953年达38.1%之多,20多万人直接受益于特需生产,总之至1955年,日本特需收入总计达36亿美元。

50年代是出口导向时代,60年代开始经济高速增长的自由资本经济时代。所谓10年经济倍增计划,日本引进西方技术和管理,以高额购买专利,引进生产线和生产许可证为主,逐步创造了自己特色的管理,形成自主创新能力。70年代能源危机后,努力提高技术,这期间经济增长进入成熟期。日本当时没有控制油价,让市场力量促进了节省能源的技术进步。

到了60年代,由于“冷战”的持续,日本成为了在亚洲围堵共产政权的桥头堡。为了稳固这个堡垒,美国不惟余力的支持日本发展经济。到了1968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位。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不仅在经济规模上仅次于美国,而且在工业技术装备水平、高精尖加工能力、产业结构等方面,均已位居世界前列。这些表明,作为一个历史发展阶段的追赶时代在日本已经结束。

以追赶为目标建立的经济体制、生产关系以及经营思想等,面临着深刻的调整。但是,日本似乎没有意识到大转折时期的到来。它仍然延续过去的政策思想和发展模式,没有注意培育自主开拓发展的能力与机制。大量的过剩资本没有与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相结合,而是流向房地产和股市,制造出泡沫经济。由此带来了难以消除的后遗症,如大量的银行不良债权,股市疲软,投资信心不足,消费低迷,巨额财政赤字等,至今困扰着日本经济。

“天赐证?”和“天使基金”两家公司,这次一共连通自己筹集的资金和贷款,都投放到日本市场上,总数达到五十亿美金,这么庞大的资金,对于日本的金融市场来说,虽然不是太多,但也不少了,加上一些闻风而动的投资者,涌入日本的资金就能够达到一个恐怖的程度了。

但这些都不是冯奕枫所要留意的,他把钱投放到日本市场上,马上就化整为零。除了一部分投到金融市场外,地产和高科技产业也是他现在的目标。除此外,文秀也在香港高速运作起来,对香港的一些早就制定好的目标,开始了收购,然后快速重组后再次出售,套现资金。

由于大量的资金进入日本,这些热钱带来的就是日本的股票疯涨,楼价疯涨,短短不到两个月时间,原本在东京郊区一平米的售价就猛涨了近两倍。不少东京的市民,都把自己的房子按给了银行,得到贷款后,也投入到股票市场,正所谓买什么就升什么,使到整个日本的证?市场一付欣欣向荣的情景。甚至有不少日本的证?业人士大胆预测,在五年内,日本的经济将会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体。到时就可以洗涮二战的耻辱,重新站在世界的最顶端。

二战后,被美军占领前,外族从未侵入和征服日本本土,也未发生过大规模的外族移入的情况,长期安定和相对封闭的环境,使日本人养成一种特殊的民族意识,在他们的观念和感情中,异民族与日本民族有着鲜明的分界线,自然形成本民族的亲和感与凝聚力,同时形成对外民族“内外有别”的心理,这种心理成为当今日本企业团结对外竞争的集团意识的基础之一,也成为日本乐意吸收外国先进文化的文化,包括敌对国家的先进文化的心理基石。所以传统日本文化是兼容型的,具有受容性和并存性,是一种开放性、多元化的文化复和体。当然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它总是“接受了很多,但付出的很少”。

为了获得更多,日本一点都不介意那些美国,甚至欧洲的资金涌入日本,在他们看来,表明日本逐渐开始取代美国的地位,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人看好日本的经济,纷纷把大量的资金投入进来。有了充足的资金,日本的大大小小企业都开始闻风而动,开始大量向银行进行高额的贷款,而银行也看好后市,在没有充足的抵押前,很容易就能够把钱贷给那些公司。而企业又把资金放到股市上,使到公司本身的股价飚升,那些公司的老板自然就赚大钱,连同买了股票的小股东,也同样大有斩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