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红楼贾兰:今晚省亲,要不要逃?> 第三十回 遇紫英兄弟叙话 莽仇二自讨没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回 遇紫英兄弟叙话 莽仇二自讨没趣(1 / 2)

 书院的各项规制,大抵奠定于宋。</p>

终宋一代重视文教,多次兴学,王安石变法时,改革太学,创设三舍法,将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个程度不同依次递升的等级。</p>

后来王安石变法失败,三舍升补法虽随变法失败被废除,但却被地方官学和书院采纳。</p>

又有教育家胡瑗创立苏湖教法,实行分斋教学制度,设经义、治事两斋,学生进入治事斋学习,可在治兵、治民、水利等诸多科目中自由选择一科作为主修,再另外选择一科作为辅修,开主辅修制度的先河。</p>

叠翠书院特色,便是有治兵一科可以辅修,讲官不定,有时候李玄著亲自讲授,有时候邀请致仕的兵部官员或者直接请驻扎关城的左右武卫将官开讲。</p>

“兰哥儿!”回到二门外的贾兰眼前一黑,一道黑影从旁边飞闪而至,十分热情地搂住贾兰。</p>

“冯大哥。”贾兰连猜都不用猜就知道来者何人,文人一般注重形象,这书院之中会这样跟自己挨肩搭背的便唯有那贾府的世交,神武将军冯唐之子冯紫英。</p>

由于叠翠书院教习兵学,因而也吸引了一些居住京中的军中子弟前来游学,反正这些人都不走科举一途,也不会对书院其它学生构成压力,反而这些人带来的大量捐献对维持书院日常运作大有裨益,连当时初来乍到贾兰听闻后也为此拍案叫绝,对一力实施这项措施的李玄著极为佩服。</p>

冯紫英亲昵地捏了捏贾兰这半个月在家“修养”而来的圆脸蛋,笑道:“听说你突然昏倒又吐血的,真是把大哥给差点没急死,现在看你一脸的福相,想来的确是大好了!”</p>

这话语中透露着的关心贾兰不由感动,“叫冯大哥担心了,若非明日月考,弟弟一定摆上一桌给哥哥赔罪!”</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