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穿越架空>三国重生之我是路人甲> 第四百七十一章 白檀大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七十一章 白檀大捷(1 / 2)

 $请到 www.69zw.com 六九中文阅读最新章节$

诸葛亮微微一笑,道:“公达多心了,我听说三郡乌桓欲攻幽州,恐其乘势来犯大汉疆界,故令子龙领一军防守雁门,以御胡寇。”

荀攸道:“孔明心中真是这么想的么?”

诸葛亮道:“公达认为我心中做何想呢?”

荀攸道:“当着真人面前,孔明先生何必说假话呢?”

诸葛亮微笑道:“这么说子文、子建有意兴师复仇了?”

荀攸点点头,道:“当今魏主得国非正,即位以来更是穷兵黩武,穷奢极欲,残民以惩,倒行逆施,实已到了天怒人怨的程度。我主为人至仁至孝,不忍见生灵涂炭,决心吊民伐罪,诛却此弑父篡逆的恶贼。他知孔明先生奉汉帝明诏兴复汉室,诛讨国贼。诗曰:‘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与子同仇。’如今贵我双方都有着共同的敌人,正该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故我主特遣在下前来和孔明商量讨贼大计。”

诸葛亮笑了笑,道:“汉魏向来敌对,没有什么交情。公达来和我商量如此大事,岂不是以虎谋皮?”

荀攸道:“我主屈身侍魏,乃是万不得已之举。其实他早已有心自立,兴兵讨逆。若孔明先生与之联合,介时我主兵发幽燕,为大汉呼应,两国同仇,瓜分了魏国,亦非难事。如此孔明即建立了赫赫功业,又完成了汉帝的差事,封侯赐土,指日可待,岂不痛快?”

诸葛亮道:“此举于我国大大有利,不过这等军国大事,向来不厌机诈。公达一诺重于泰山,自然不会甘食诺言。不过公达就不怕我食言而肥,到时临时转变,不依公达之言而行么?”

荀攸道:“孔明先生英名播于天下,一言九鼎,说过的话岂会反悔?”

诸葛亮笑道:“公达太高看我了,我自出山以来,未立殊勋,有何英名播于天下?不过既然公达如此看得起我,我也不好意思再拒绝了。”放下羽扇,轻击两掌,一名小童走了进来,问道:“先生有何吩咐?”

诸葛亮道:“将地图取来挂在墙上。”

那童子答应道:“是!”退了下去。不多时两名小童取来一辐极大的地图,二人合力将地图挂在墙上。诸葛亮拿起羽扇,转过身子,指着地图道:“双方以赵国为界,赵国以东的中山、河间、安平、巨鹿、渤海、乐陵、清河、平原等郡及青州之地,尽归贵国,其余都归敝国。到时我军用兵保证不取上述诸郡一尺一寸土地,你看如何?”

荀攸也知若自己向诸葛亮要整个河北之地,等若截断他的进兵之路,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答应的,沉吟片刻,缓缓点点头,道:“孔明划分的十分合理,我想我主一定会同意的。”

诸葛亮道:“那就这么说定了,我军出兵之时,还望贵国施予援手。”

荀攸道:“那是自然。”

诸葛亮放下羽扇道:“好了,公事就谈到这吧。我和先生虽未曾谋面,却神交已久。如今先生淤尊降贵辱临寒舍,一定要多住几日再走,使我可以和先生促膝长谈,聆听教益。”

荀攸道:“既然先生如此盛情,敢不从命?”

二人对望一眼,哈哈大笑,相互间莫逆于心。之后二人便聊起天下形势,渐渐说到魏国局势,诸葛亮道:“如今魏国形势与袁绍死后河北形势如出一辙。兄弟之间反目成仇,挥戈相向,竟与仇敌同气相求,以图济事。如此做法等若抱薪救火,自取灭亡。公达乃明识之士,高瞻远瞩,怎能看不透未来形势?为何不发一言,、子建胡来?”

荀攸苦笑道:“我早已向他们阐明利害,劝他们隐忍一时之痛,别给外人与可乘之机,可他们就是不听。我此番前来也是万不得已。”

诸葛亮向他瞧一眼,道:“俗话说:‘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如今大魏将亡,公达仍流连其间,何其愚也!不如……”

荀攸连连摇头,道:“我知道你想说什么。此事万万不可再提,不然我们连朋友也没得做。”

诸葛亮道:“我不忍见公达遭此大难,想救公达出苦海,公达为何执迷不悟?”

荀攸道:“倘若贵国遭逢大难,我劝先生另谋出路,先生肯答应否?”

诸葛亮瞧了他一眼,哈哈大笑,道:“适才话不过是一句戏言,还望公达不要介怀。”

荀攸笑道:“即是戏言,我又怎会在意。”顿了顿,道:“其实贵我两方同心灭了曹丕,我主便为大魏之主,介时天下三足鼎立,尚不知鹿死谁手,孔明先生现在就说大魏将亡,岂非言之过早?”

诸葛亮笑道:“我大汉已有七州之地,再加上兖豫诸州,所占地域已占天下之半。到时内修政理,外抚戎夷,不出十年,国富兵强。吴魏两国又何足与抗,不如尽早归降,以免生灵涂炭。”

荀攸道:“有道是‘樯橹虽大随人转,秤砣虽小压千斤。’善治国者虽百里亦足以王,何况介时我主地方数千里,带甲数十万,足智多谋之士,能征惯战之将,岂止一二千人,天命尚不知归于何人之手也。”

诸葛亮笑道:“公达能言善道,我不及也。公达可稍住些时日,明日我便遣蒋琬前往幽州答礼。公琰广有智谋,足以应付幽州乱局,公达不必担心。”

荀攸点点头,道:“嗯,如此甚好!”

诸葛亮道:“公达难道不怕我遣公琰为内应,伺机夺了幽州么?”

荀攸笑道:“孔明先生乃信义之人,断不会做此下作之事。再者幽州城中卧虎藏龙,只有公琰一人,又何足济事?”

诸葛亮哈哈大笑,道:“子文、子建有公达辅佐,当真身安于泰山,国重于九鼎。有公达在一日,我大汉不敢轻易进犯贵国疆界。”

荀攸摇头,道:“比起仁禄,我又何足道哉?这世上他打不下来的城池,怕还没建成。只要由他领兵,当真是无坚不催,无往不利。有他在大汉要想统一天下,那也是指日间的事。”顿了顿,又道:“至夷陵一别,转眼已过数载,不知他最近过得可好?”

诸葛亮笑道:“,终日无所事事,岂能不好?”

荀攸叹道:“像他这样的人居然被投置闲散,汉主当真是不会用人啊!”

诸葛亮笑道:“这话可不能这么说,这统一天下功劳自然不能让他一个能占去,否则像我这样的人岂不毫无寸功可立?”

荀攸道:“孔明先生又岂是嫉妒之人,你为了替汉主辩解,竟甘心往自己身上抹黑。看来我刚才的话说错了,汉主在用人上果然很有一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