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玄幻魔法>异世之横扫**> 第三百四十八章:第一个十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四十八章:第一个十年(2 / 2)

嬴战身为修炼者,修为更是肉身成圣,不朽不坏,几乎是与天地同寿,君王之位几乎可以一直担任。但是对于继承人的培养上,嬴战半点都不懈怠。毕竟万事有备而无患,嬴战隐约预感。自己不可能在人间当千年万年的帝王,这国君,终究还是要传给子孙后代。

一旁始终没有说话的姬天心低声说道:“姐姐,你有所不知,幸得我们家没有那么多龌龊,如果在其他君王家中,骨肉相残兄弟反目的事情太寻常了,如果没有过人的心智和手段,就只能成为其他人上位的垫脚石。”

说到这,姬天心就想起了自己的姬氏家族,大晋国王室传承千年,到了自己这一代竟然苗裔断绝,王室一支除了自己,就只有年迈的父亲。如今嬴正还没有成年,姬天心并不打算生育,而且,即便今后有了孩子,也不可能是姬姓。姬氏一族,只能看自己父亲了,他也服用了龟鹤延年丹,如今年轻力壮,或许真能老来得子。

赵嫣然知道,自己受出身所限,视野上终究不如姬天心那样宽广,是以,听到这番话,只是无声的拉着姬天心的手,不让她沉溺在那些悲伤的过往中。

嬴战看到两人那凝重的模样,不由勾了勾嘴角,轻笑道:“正儿又不是朽木不可雕,你们两个都这么沉重干嘛,再说了,为夫给正儿培养了大批的将相之才,有那些人辅佐,即便正儿碌碌无为也能成为千古明君,更何况正儿颇有些明君之象呢。”

血塔英魂转世的那些神童、大秦国各地报名求学的百姓子弟,都是嬴战为大秦国未来培养的将相之才。嬴战虽然能从祖龙金人复活名相名将,可是嬴战能驾驭的住这些人,嬴正却未必,祖龙金人的存在令他们不会背叛嬴战,但是他们未必就会忠诚于嬴正,是以,嬴战必须早rì储备人才,而且给大秦国形chéng rén才的培养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令大秦国拥有源源不断的生机。

当今天下各国,能够识字,看得懂官府公文,就算有才干,可以应征为吏。而许多国家甚至还有文盲半文盲的官吏,尤其是一些偏远的地方,官员的才干低得难以想象。以前从山东各国入秦求官的所谓人才,也有大半都是不识字或者略识几个字的人。这种人为官未必会带来多么大的祸害,但是也未必能带来多么大的贡献。

嬴战的统一院不但着重培养那些神童,也招收寻常百姓人家的适龄孩童,教导他们识文断字,治国之道,至于今后是在朝治国还是造福一方,就看他们的造化了。不过无论如何,他们的基本素质都要高于其他国家,至少他们跟随那些贤者学习多年,懂得治国之道,而不像其他国家那样,仅仅是识字的水平。而且,统一院的师生一直都是供应的灵级五谷,那些学生的身体素质都十分优异,即便文不成,今后也能入伍,从基础上提升大秦国的军队水平。

其他国家也都发觉到统一院的影响和意义,一个个都想效仿大秦国,可是并非所有国家都拥有大秦国那种十天半个月造出一座城池的能力,也并不是所有国家都有嬴战那种愿意建造一座城池专门用来培养人才的魄力,更没有嬴战那种不以言论获罪的开明。

而且。当今天下有名望的贤者都被嬴战网罗走十之**,少数的漏网之鱼也被他们那些朋友鼓动怂恿,纷纷投秦。统一院几乎把全天下有名望的贤者一网打尽,那些国家想要建立院,却没有上得了台面的名师,跟统一院根本没得比的。不客气的说。即便再给这些国家几百年的发展时间,也不可能打造出足以媲美统一学院的学院,更遑论超越。

无奈之下,这些国家只好放弃了在文教上赶超大秦国的想法,转而培养自己国家的武力。一个个都开始扶植国内的世俗门派和武馆,不过紧接着他们就发现,大秦国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有了相似的举动,武当派已经成为了大秦国民间的第一大派,门派中的顶尖高手甚至都在向着修炼者的高度靠拢。

rì升月落、chūn去秋来,转眼间,大秦国立国十年。扣除嬴征在位的两年,嬴战已经在位八年。而嬴正也度过了七岁的生rì。在嬴战的刻意培养下开始接触政务。

这几年中,大秦国内的国力蒸蒸rì上,百工行业蓬勃发展,尤其是河套地区和巴蜀两地,虽然人烟达不到赵州那种繁荣的程度,也是已经被开发的连田阡陌。鸡犬相闻,每年提供的粮食和牛羊足以供应大秦国各州郡所需。尤其是河套地区盛产良马,在嬴战的授意下。大秦国许多军队都开始从步兵向骑兵转变。

虽然国力鼎盛,可是大秦国对于扩张的热衷并没有太强烈的表现,大秦国在军队上的投入有增无减,可是这几年来,竟然一场战争都没打过。对于山东各国的纠纷,大秦国一向是置身事外,既不插手也不调停,管他们打得烽火连天头破血流,大秦国一直都是无动于衷。

虽然不热衷于扩张,可是大秦国十分喜欢销售军械和战马。当今天下,只有匈奴草原盛产良马,而只有大秦国驱逐匈奴,从匈奴手中抢到了河套地区,其他北方国家面对匈奴是还都只是防御为主,抗匈联盟依旧发挥着作用,众多国家合力抗击匈奴,根本不能安心牧马。是以,各国想要武装骑兵,就只能与大秦国打好关系。而黄月英在墨门深造多年,对于诸葛连弩的改造提升也达到了极致,大秦国换装淘汰下来的诸葛连弩都被转手售出,不过即便如此,在其他国家依然是十分抢手的东西。

就这样,大秦国不费一兵一卒,仅仅是通过售卖军械,便从山东各国获得了钱粮物资,山东各国虽然不愿看到大秦国坐大,可是出于自身考虑,却又不得不维系与大秦国的关系,看到大秦国似乎不那么热衷扩张,一个个都放下了戒心。

风平浪静的rì子一天天过去,统一学院终于走出了第一批毕业学员,这些人都是大秦国各地的孩子,历经五年教育,在那么多贤者的熏陶下,他们一个个都深谙治国之道,对于大秦国的各种政令律法也都耳熟能详,他们进入到大秦国各个郡县,为官为吏,将自己的所学付诸实践。

相较于这些人,嬴战更关心的是那些神童,如今,这些神童最大的已经五岁,度过了懵懂的年纪,他们的天赋已经展现的淋漓尽致,这些人的表现都有人仔细观察,细心记录,他们才能的倾向也被细致的分析出来。

让嬴战欣慰的是,这些神童没有一个庸才,看样子血塔主人当初缔造血塔的时候花了很多心血。而这些神童中,近半都展现出极高的军事才能,四分之一展现出治国的才能,剩余的四分之一则是机关制造文字诗词方面的人才。

见此,嬴战授意那些统一院的老师们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进行不同的教育侧重,而那些表现出军事天赋的神童,更是由郭嘉等人亲自授课,将他们向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将帅之才培养。

有臣子问嬴战,既然大秦国不发动战争,却又为何保持那么多军队,如果裁撤掉过多的大军,每年可以省下难以计数的钱粮。而且,统一院本是培养文教的地方,如今却教导这些神童兵法韬略,这不是误人子弟么。

对于抱有这种念头的大臣,嬴战只是说道:“兵到用时方恨少,兵可千rì不用,却不能一rì不备。这些兵不但不能裁撤,还得继续加强,至于那些统一院的学生,都是未来的将才,也不能少了,终有一天,会用到他们!”

而那一天,已经不远了。(未完待续。。)

s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