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都市言情>重生之网文天下> 0015 创作《品三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015 创作《品三国》(1 / 2)

 尽管对于自己写的《品三国》能否被出版宁静心里是挂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不过尽管如次宁静还是决定将书写出来,就算不能出版那就在网上发吧!那里应该有人看,然后用网络来包围现实会有人来找自己出版的,想到这里宁静不禁会心一笑,开始了对《品三国》的创作。

因为前世就曾到电视上看过书也看了,另外在加上宁静曾经看过的大量的三国类小说所以写起来也是的心应手。

易中天在《品三国》独辟蹊径,“妙说”历史,巧妙地运用“俗不可耐”的语言、申请并茂的表演,有趣地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平常一段史从易中天口中出来俨然活灵活现一般,象评书一样绘声绘色,又象电影剪辑精练流畅。三国是一个风云变幻,沧海横流,英雄辈出,令人神往的时代,不知多少盖世英雄在那里大显身手,叱咤风云,正可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而曹操就是其中一位影响历史进程的重要人物。他生前威震天下,他死后骂名最多,有人说他是英雄,有人说他是奸雄。对于曹操的争论从古到今似乎就没有停歇过,可争论了这么就到底谁是谁非似乎还没有定论。而在《品三国》里面易中天是通过三个方面来品读三国风流人物的1.历史形象。2.文学形象。3.民间形象。这三个方面来解读一个人的。

如这段对关羽的民间形象的解读。

民间崇拜关羽虽然有道理,但有些信仰和习俗也很奇怪。比方说剃头匠奉关羽为祖师爷,就匪夷所思。关羽并没有当过剃头匠呀!再说东汉时也不剃头。想来想去,也就是他们手上都有一把刀。不过关老爷手上的刀是杀头的,不是剃头的。清代有一剃头铺门前挂一对联云:“问天下头颅几许,看老夫手段如何”,倒很有关羽的口气。

另一件奇怪的事是把关羽当作财神。关羽是身经百战的将军,当战神还有道理,怎么会是财神呢?这当然也有道理,我们也以后再说。不过,我看总有一天,关羽会变成爱神,供奉倒婚姻介绍所去,因为他对爱情的追求是很执着的。据《三国志?关羽传》裴松之注引《蜀记》和《华阳国治》,关羽曾经爱上了一个女人,一再向曹操表示要娶其为妻。这话说多了以后,曹操便“疑其有异色,先遣迎看”。一看,果然国色天香,结果“因自留之”,害得关羽很是郁闷(羽心不自安)。此事如果属实,曹操就太不地道了。

而对于对于人物“历史形象”的解读的原则则是以“寿志裴注”为主。如书中这样写道:

首先还是要弄清楚“历史形象”,这就要读正史,比如《三国志》。《三国志》的作者是陈寿。陈寿是四川南充人,他在西晋统一后五年(公元285年)就完成了《三国志》,时间隔得不久,治学态度又严谨,比较靠得住。不过,正因为陈寿治学态度严谨,许多当时的材料都弃而不用,《三国志》就比较简略。于是又有裴松之的注。裴松之是山西闻喜县人,生活在南朝刘宋时代。他作注的时候,距离陈寿完成《三国志》大约一百三十年。裴注的特点,是补充了大量材料,包括陈寿舍弃的和陈寿没见到的,并加以辨析。无法考证和辨析的就存在不论。可见裴松之的治学态度也是很严谨的,所以裴注也比较靠得住。所谓“正说”,依据就是这两个:陈寿的“志”,裴松之的“注”。其他的史书,当然也可以参考,但如果发生冲突,那还是“先入为主”,以“寿志裴注”为据的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