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都市言情>重生之梦幻年代> 第029章 应试体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29章 应试体育(1 / 2)

 一上午就这样很快的过去了,唐海潮中午跟孙海东一起在食堂吃过午饭,吃过了午饭,就又回到了课桌上趴着迷糊了一会儿。

顺便说一下,1993年的烟海,城市建设还不像后来那样阔气,城市的主体面积小,交通也不方便,人们的出行活动范围,也相对较小,大都是熟悉自己周围走路的范围。而二中此时虽然说是在市里,但相对以市政府为中心的市中心来说,还是稍微偏一点的。再加上虽然国家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生必须上初中,但像烟海二中这样的重点中学,初中部招生还是按照考试分数以及关系等方面择优录取的,不是后来的根据学校所在位置分片收学生,因此这时期的二中学生,大都离家很远,一般都是骑自行车来回上学。

或许也正因为是这样,后来很多上了初中的人大都要求父母给自己一辆自行车,除了有实际需要以及相互攀比之外,也认为骑自行车上学是证明自己长大了,并且告别小学儿童时代的标志。当然,像唐海潮这种离家近,走几步路就到学校的人除外,他记得当年刚上初中的时候也想过要自行车,但父母却毫不留情的否定了,毕竟走路不到十分钟就到学校,还要骑自行车的话,的确是有些过分了。

学生上下学骑自行车的话,其他时间还好,但如果到了初三或者高三的时候,重点班的老师一般都会建议学生中午不回家,直接在学校食堂吃饭,说如果这样的话,中午可以节省一段上下学来回路上的时间,有这个时间可以多学点东西。因为老师都在不断地强调,中考前以及高考前,是最关键的时候,要的就是分秒必争。

当然,老师只是建议,并不是强制,但此时的初中生大都是少年学生,还不是老师说啥是啥,一般老师建议的东西,很少有顶着干的,所以大多数初三同学都是选择吃食堂,就连唐海潮这样离家近的,也是如此。

先不说老师这种建议会给学校食堂带来多少收益,关键是中午不回家的话,除了一些住校的可以回宿舍外,其他学生都不能好好的午睡,顶多只能在桌子上趴一会儿,如此一来,学习时间是多了点,但学习效率未必就高。实际上这种建议中午不回家的方式,到了95年以后,就取消了,但在1993年,至少在烟海二中的初三二班,陈老师还是强烈的建议中午不回家。而在陈老师的“强烈建议”下,整个初三二班此时没有一名同学是中午回家的。

稍微迷糊了一会儿,这就到了下午上课时间,而下午的第一节课,却是体育课。

这其实也很正常,一般此时的体育课都是安排在上午最后一节课,或者下午第一节课,据说这个时间一般都是人最困的时候,上个体育课,正好提神醒脑。

其实一般这时候的初中体育课,也没什么特别的,大都是先排队点名,然后大家一起跑两圈热热身,之后老师就会让大家自由活动,比如打篮球了,踢足球了什么的,因此说是体育课,不如说是撒欢课。

不过呢,到了初三,体育课的性质就变了,因为自从9o年开始,国家开始越来越重视体育,以后中考的时候,体育分开始进入中考考试的总成绩,而体育分足足有三十分。

三十分啊,可别小看这点分,或许尖子生并不在乎,可对那些中游的学生来说,很多时候差一分都是关键,有可能就这一分,就能让你上不成高中,或者让你上不成重点。换句话说,中考的时候要是在体育课上落后三十分,那亏的可就太大了。

就因为体育分进入中考总成绩,所以原本相对单纯的体育也变成**裸的应试教育,体育成了应试体育。特别是到了初三,体育课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休闲撒欢课了,而是真正成了体育培训课。

这时期的中考体育考试项目其实也不多,一共就三门四项。所谓的三门四项,就是说中考体育只考三门,每门满分是十分,不过总项目却有四项,其中两门是必考,两门是选考。

在这其中,男子的考试项目是一千米长跑、立定跳远外加引体向上跟铅球。长跑跟立定跳远是必考,引体向上跟铅球是选考,也就是说如果你引体向上不行,可以换成扔铅球,这主要是针对一些同学体重育的问题。

至于女子也是一样,长跑跟立定跳远都是必选,只有选修的科目有了点变化,把男子的引体向上变成仰卧起坐,但铅球也一样保留。当然了,女子的项目自然是按照女子的标准来,比如女子长跑就是八百米,立定跳远以及扔铅球的成绩要求跟男子也不一样。

正是因为到了初三的时候,体育课就变成了枯燥的应试培训课,所以大家都有一个顺口溜,初一初二像放羊初三围着考试转。意思是说初一初二的时候,体育课就是放羊,但是到了初三,体育课就整天围着考试转悠,过程不要太痛苦。

“你们都听好了!”排好队以后,体育老师严肃的对大家咆哮,“高考是七月份,但体育考六月初就要开始,也就是说,离体育考试你们还有一个来月的时间!会不会在这个上面拉下分数,就看你们自己的了!三十分啊,我知道这对你们很多人来说,都绝对是一个沉重的数字,如果想拿好着三十分,就必须下苦功!体育课跟你们写卷子不同,来不得一点虚假!因为你写卷子还有选择题蒙对了什么的,甚至还有走大运,题目过去都做过什么的,但体育考试不同!体育考试来不得半点虚假,你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所以,我希望诸位同学能够对体育考试严肃对待,一不怕苦二不怕累,努力拿下这三十分,同学们,有没有信心?”

“有!”同学们一起喊了一声。

“我听不清!”体育老师微微皱眉。

“有!”大家再次一起大吼了一下。

“很好!”体育老师这才满意的点点头,“现在先热身跑步,等下进行各个项目的练习。”

说到这,体育老师走到第一排,嘴上含起了哨子,一边当先跑去,一边不断地吹哨子打着拍子。

而大家也就在哨子的伴奏下,跟着体育老师开始了绕着操场跑起了热身跑。

因为身高都不高的问题,唐海潮跟孙海东都是排在后面,这也让他们能有机会小声说话。

“真倒霉啊!”孙海东在后面一边跑,一边不断地埋怨,“真是的,张老师不愧是当过兵的,真把我们当兵看了,说他是张黑子真是人如其名,不但脸黑,人更黑。唉,累死了,你知道的,我胖,最怕体育课了,特别怕跑步,可是又不认识医院的人,不能开出病假条,唉,太倒霉了。”

“呵呵,锻炼锻炼也好。”一边跑的唐海潮微微笑了笑。

的确,虽然体育分并入中考考试后,体育成绩在中考中有了很大的比重,但学生普遍对这种应试体育很抵触。毕竟这种为了考试而进行的体育锻炼,根本就是在折磨人,丝毫达不到什么健身强体的目的,反倒是有很多人因此受伤。

不过,对一些体质实在太差,体育成绩怎么也不能过关的人来说,还有一种方法,那就是买通医院里的医生,让他们给孩子开出一些不适宜体育活动的证明。这样的话,就可以免除体育考试,但分数只有十五分。

十五分啊,虽然少了一半,但对一些不适宜体育运动的人来说也算不错了,只是这种开虚假证明的风险比较大,一般不是熟人医生不会给开,所以对大多数跟医院没关系,体质又查的学生来说,就只有死命锻炼一条了。

其实唐海潮是最反感这种体育也纳入考试的人之一,毕竟后来的科学都证明了,一个人适不适合体育运动,先是先天基因因素决定了的,后天的锻炼只是在这个基础上帮忙达到你自身能力的顶峰。不同的人来说,体育方面的先天能力是不同的,最高成绩自然也都不同。而就体育锻炼而言,最终目的应该是强身健体,如果不是刻意追求某些奖项或者某些特殊职业,比如当兵的话,就应该根据自身条件适量运动,这样才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像现在这样给学生规定一个成绩,让大家都往这个成绩奔,本身就是一种不合理。

不过这时期就是这样,除非唐海潮不上学了,否则就必须适应这种环境。

“热身无所谓,就怕等下的一千米跑啊。”此时孙海东的声音再次响起,依然是充满了幽怨,“天啊,一千米啊,想想就害怕,每次下来我都要虚脱半天,又呕又吐,还浑身疼的要命。”

“慢慢来吧。”唐海潮笑了笑,“跑步么,你也未必非要跟着人家跑,等下你要觉得难受,慢慢走下来也可以么。”

“走下来?嘿嘿,张黑子可不会让的。”孙海东继续苦笑了下,“谁要敢那样,他肯定过来训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