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都市言情>重生之梦幻年代> 第045章 双簧(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45章 双簧(2)(1 / 2)

 “什么?你,你想让我……”洗完澡出来的王兴华在听完唐海潮的话,立刻吓了一跳,“这,这不是让我当托么?而且,还是这么大的事儿,我怎么敢?不成不成!”

“怎么会不成。”似乎对他这种情况早有所料,唐海潮笑眯眯的道,“刚才我不是都说了么,这件事情其实内部早都定好了,你就是帮着过去一说罢了,帮着劝劝我父亲几个。”

“早都定好了?”听到唐海潮的话,王兴华满眼怀疑,“如果是这样,就让你那定好事儿的人去说啊,干嘛找我?再说了,我,我对这些什么期货之类的,根本是门外汉啊!我只是个音乐监制!”

“嗨,这事儿说来麻烦。”唐海潮故作无奈的摇摇头,“其实吧,这件事儿呢,是我从一个同学嘴里知道的,这个,他父亲就是这件事儿的幕后主脑,人家根本就不知道这事儿,完全是我同学跟我要好,又喜欢听墙根,跟我说了这事儿的内幕。所以呢,这个,那个……唉,你懂了?”

“不懂。”王兴华似乎根本就听不懂唐海潮的画外音,使劲的摇摇头,“我只知道这事儿我不能做!”

“也别这么快拒绝么,万事好商量,你再听我说嘛。”嘴上一边这么说,唐海潮的心里却在轻轻的一声叹息,没想到原本以为最简单的劝说王兴华的双簧环节,却最先卡住了,他还以为最难的还是怎么劝说父亲等人的事儿呢。

其实在听了罗援朝的那些诉说之后,唐海潮立刻就明白,要帮助父亲,或者说罗援朝,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釜底抽薪,直接对着那些国库券下手。只要想办法把那六千万国债,不,哪怕三千万国债给办了,那罗援朝的那笔钱自然就不必那么急急忙忙的投资海南房地产了,这样一来,他立刻还钱也罢,别做他用也好,都会宽裕许多。

至于怎么对付那几千万国债,或许对此时烟海市的大多数人来说很难,但对唐海潮这个过来人来说却也简单,无非就是搞一回倒爷的活儿,来回倒卖一回国库券罢了。

在1993年的时候,国内国库券其实是个有着很大利润的市场,这主要是国内地域不同以及信息不畅造成的。具体针对国库券来说,在广大北方地区,国库券大家根本都不认,都是用行政命令摊派来强制执行,而在南方一些城市,比如上海深圳广州这些地方,人们的思维活泛,国库券却比较好卖。

此时的上海深圳等地,已经开始有大把的人在来回奔波的四处收购买国库券,然后用麻袋带回南方卖掉,赚取其中的差额,只不过这些人在这时期的做法都比较原始,还没有能量直接跟当地政府收购国库券,而是去一些乡下什么的向老百姓收购国库券,效率自然就低了很多。

至于大头的官倒介入国库券倒卖,使得国库券真的成为一门有利可图的大买卖的事儿,那还要到93年下半年,大概是九月份左右的事儿,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国库券期货市场的建立。

其实,早在1992年12月28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就先向证券商自营推出了国债期货交易,不过那时候的国债期货尚未对公众开放,交投清淡,并未引起投资者的兴趣。而这种情况,也造成了国债期货背后那些推手的犹豫,他们不知道在国内是否也能跟国外一样,在国库券市场上掀起一阵吸金风暴,甚至有打算关掉国债期货的意思。

然而,到了93年上半年,确切的说是三月开始,上海深圳等地的国库券突然畅销起来,大批脑子活泛的体制外商人闻到了国库券里面的金钱味道,并开始利用国库券价值地区性差异的特性,来回的进行倒卖。比如在后来的国债327风波中打出风头的万国证劵老总管金生,还有号称杨百万的杨怀定,他们早先就是靠来回倒卖国库券而展起来的

就是看到国库券市场的热销,让体制内的背后推手大喜过望,于是在他们的推动下,在1993年1o月25日,上证所国债期货交易正式向社会公众开放,与此同时,北京商品交易所在期货交易所中率先推出国债期货交易。而在这之前,所有的国库券交易,都只能算作是地下的黑市交易,不会公开售卖,只不过这种黑市交易,是在国家睁眼闭眼甚至努力促成的事儿罢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