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玄幻魔法>大唐之绝版马官> 第1023章 不死不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23章 不死不灭(2 / 2)

崔氏听了,禁不住暗自慨叹。

三年前高峻是柳中牧场的副监,是正七品下阶,比长安县令足足矮了八阶。三年后反比对方高出了六阶,这个升迁速度说像飞一样也不况外,难怪班县令对他如此毕恭毕敬了。

进了村子的时候,崔夫人看到一位倚在院门边看热闹的女子,夫人猛然一惊,认得她正是黔州那个吕姓的寡妇,不知她因何到了这里。

而此时,院内高审行、青若英、刘青萍三人已得了消息,连忙迎了出来。高峻对高审行、青若英躬身施礼,口称父亲大人、母亲大人,但崔氏引见刘青萍时,他只“哦”了一声,什么也没说。

这位刘三夫人的年纪,看起来竟比高峻家中年纪最小的樊莺还小!

刘青萍又见到了崔夫人,她一向对崔夫人极为尊重,热情地上前拉着说话。崔氏问她的母亲刘夫人现在哪里,刘青萍说仍在黔州。

崔夫人问道,“留她一个人在黔州,你们都跑到这里来了,怎么让人放心呢。”

这就有些责怪高审行的意思,刘青萍的母亲年纪与高审行、崔氏相仿,大也大不了两岁,才四十多的年纪,但在辈份上就高过了他们。

都濡县原县令刘端锐因为冒犯过西州吕氏,被陈赡在出行的半路上击杀,此时高审行和刘青萍都到了终南山,却将刘夫人一人丢在黔州,看来就真的不大妥贴。

高审行有些尴尬地说,“来前已给刘夫人安排了家丁、仆妇各一人。”

青若英说,“峻儿,听说你已升任兵部尚书,娘在这里也为你高兴,”

各人相见已毕,正待往院中走,隔院的吕氏却贴上来也要与高峻见礼,被高峻的护卫拦住。

高峻对她拱拱手问道,“这位姐姐,不知有何事?”

吕氏瞟瞟脸色突变的高审行,笑着回道,“尚书大人,小妇人恰住在刺史大人隔壁,也没有什么,但见到比刺史还大的官员,总该上前见个礼的。”

高峻见她胆大如此,绝非见个礼那么简单,但在这里又不便细问,便回礼道,“在下也有礼了,不知这位姐姐家中是做什么的?”

吕氏叹了口气道,“唉,姐姐哪还有家!只是独身一人了!本来有个……”

崔颖低声对高峻道,“黔州吕氏。”

高峻愕然,只听高审行厉言厉色对吕氏喝道,“多嘴多舌什么!跑来碍我家事!!站在你面前的是大唐的兵部尚书,你敢是谁姐姐?!”

吕氏倒不怕,打住不说,扭身回自己院子。

一家人进去,高审行再问过崔颖去西州后的经过,有些歉意地对她道,“夫人,辛苦你了,这次我们总算一家人团聚,便再也不分开。”

崔颖却从吕氏刚才的一出中,猜到高审行在子午峪一定又做了亏心事。

见青若英和刘青萍操办着弄饭,崔氏纳闷有她们两个在,吕氏怎么会从黔州追到这里来、还这么猖狂。如果说青若英年长色衰拢不住他,但刘青萍呢?

但转而一想,自己当初在黔州时,不也看不住他!

饭毕,高审行引着一家人前往祖母及阁老陵前祭拜。

他对高峻说,子午峪家中院小屋少,高峻带来这么多的人无处居住,再者他新任要职,公务一定不少,须要联络的人也一定少不了,让他祭拜后便可回去。

这又让高峻有些奇怪,没理由正事未做先撵他走。

在阁老陵前,崔夫人和高峻悲从中来,泪流不止,青若英在旁边劝解半天方罢。临离开时,高峻对其他人道,“你们且回,我要单独陪祖父一会儿。”

崔夫人也说不走,高峻也不反对,他让随来的护卫一个不留,只留他和崔夫人在这里。

高峻又焚化了纸钱,回忆高府中先前那个浪荡公子在家中、在扬州惹祸,次次都是阁老出面摆平,其中的怜爱之情仿佛施加在自己身上一般,不由得再一次伤心。

但他留下来的本意却不全是缅怀,而是想创造个机会、听崔夫人说一说这位吕氏。

不过他见崔夫人疑虑重重的样子,好像难于启齿。她越不说,高峻越是明白了大概。

吕氏的有势无恐,高审行的如临大敌,崔氏的欲言又止,都让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他沉声喝道,“你来则来了,干嘛遮遮掩掩,出来说话!”

崔氏这才看到从身旁不远处的树丛后走出来一位女子,正是吕氏。高峻道,“我知道你有话说,现在父亲大人不在,你只管道来。”

吕氏道,“果然,西州这位高大人就比黔州高大人心思聪敏得多!我们只一面之缘,西州高大人便知我有事。这就比黔州的高大人善解人意多了!”

高峻不理她,但脸色不善地盯着她,只想听她最关键的几句。

吕氏见高峻不语,认为他有了顾及,便再大胆道,“我说崔夫人不在黔州,却千里迢迢跑去西州,又随高大人同赴长安,就连上个坟也同行同止!有高大人这般英武人物,放在我也会这么做……”

崔氏想不到她会这么污蔑,一时气愤难耐、脸色涨红、嘴唇哆嗦着说不出一句话。但高峻却极为稳当,一言不发,脸上反倒有了一丝笑意。

崔氏羞忿地道,“你还不打她嘴巴,让她胡说什么!”

而高峻则眯起眼睛,仿佛在对吕氏说,“再说下去,我很感兴趣!”

吕氏道,“黔州高刺史与都濡县刘县令的夫人几乎同庚,却娶了刘夫人的女儿。而刺史夫人与刺史不和睦,原来看上了刺史的儿子,想不到你们这对夫妻,原来是同好此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