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粟裕大将之弯弓射日> 第三十七章 军部之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七章 军部之行(2 / 2)

粟裕此行是参加军部的整风会议和汇报工作。军部按中央指示对师长以上干部开展整风运动,陈毅、饶漱石发电要粟裕亲自到军部参加整风运动。整风运动是**组织和成员的一种自我完善。

到黄花塘后,粟裕在陈毅和饶漱石的带领视察司令部各科。陈毅资格老、能力强,威望高。饶漱石则大权在握。在新四军的历史上,客观上一直存在着军政主官不和的现实。先是叶挺与政委项英间的分歧与争议,尔后是代理华中局书记饶漱石与代理军长陈毅不和。此时饶、陈二人矛盾尚未公开,但两位首长之间关系微妙。但不管陈毅还是饶漱石对粟裕都十分重视。

当粟裕在军部各科视察时,管理科长王重则在准备去扬州接楚青,严振衡、秦叔瑾和特务连则移往大通镇,后驻在李家楼。秦叔瑾得了疟疾,发寒发热,呕吐。

七月三十日粟裕到第二师见罗炳辉和谭震林。二师是饶漱石亲自蹲点搞整风的部队,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方面很多,所以粟裕直到八月十号才回到军部。到扬州的王重已经将楚青接到黄花塘,粟裕与爱侣重逢,得悉儿子在扬州安好,满脸喜气。

回到军部后,粟裕让秦叔瑾到黄花塘来绘制苏中四分区反清乡要图,随后向军部机关和直属队介绍了苏中反“清乡”斗争情况。

时日寇新的部署已于七月下旬调防完毕。日寇第七十师团司令部设在扬州,第六十九旅司令部移驻东台,第七十旅司令部驻镇江,每个大队扩编为五个中队。第五十四、五十五大队开扬州整编,原防由岩切直属队及各大队抽机动部队接替,五十二大队仍驻如皋、海门及靖泰线。五十一、五十三大队至盐阜区接防。伪军方面,日寇为分散与国民党李明扬关系紧密的李长江部,在七月间调李长江二十四师颜秀五部去江都,二十五师秦庆霖部调泰州以东至姜堰线警备,令二十六师延伸至立发、柴湾、海安、丁所沿线。

苏中军区的形势继续紧张。

八月二十日,日伪北自阜宁,西自高宝、江都,南自如皋调集兵力,从东台、海安等地,突然向二分区台南、台北地区猛扑。此次“扫荡”日伪出动日寇四千多人,伪军三十五师、三十三师、二十八师、二十二师各一部约四千多人,总计出动八千多人。“扫荡”五天,扑空后分批退回,又转向三分区“扫荡”,也扑空。在敌情严重的四分区,日伪企图进一步强化南通,但所有清剿计划全部落空,敌“清乡”人员及特工在新四军的打击和争取下纷纷向新四军自首,各种迹象表明敌对四分区的“清乡”可能告一段落。

粟裕发电报指示,如果通中、通西各据点之敌全部撤退,即可能是“清乡”暂告结束。四分区应抓住此次反“清乡”胜利,在群众中进行深入宣传教育,以提高斗争热情与信心;对各界人士应进行普遍慰问,以便更进一步团结他们,对蒙难民众应发动各阶层人士进行普遍救济;对伪军则应扩大我反“清乡”伟大胜利的宣传,以促其动摇。粟裕特别提醒他们:“必须防止轻敌与骄傲,以防止敌人反袭。”

整风运动到月底提前结束,归心如箭的粟裕立即把侦察参谋严振衡来,布置回苏中的准备工作。

他说:“这次来淮南,我们走的是南线,兴化、江都、高邮地区和淮南路东的南部、中部都去了一下,情况比较了解了。现在要回苏中了,我不想再走老路,想从北面绕回去,从龙岗坐帆船经闵家桥到黎城镇(今金湖县)的淮河口,再视情况乘船或步行到淮安、宝应以西地区看看,争取在平桥以南、泾河附近过运河,再向南、向东南回三仓地区去。”

严振衡听了当时一愣:因为淮安、宝应以西地区和平桥以南、泾河附近地区敌情较为严重。回苏中可走的路很多,为什么首长要绕得这么远,而且专拣他们从来没到过、敌情和地形较复杂,而他们的地方工作较薄弱,甚至完全没有地方工作的地区走呢?

严振衡有点紧张,但粟裕主意已定,他就不便多问,也不好提意见,和秦叔瑾一起按粟裕的布置带着警卫连到移往铜城,随后到龙岗。

严振衡和秦叔瑾离开黄花塘后,粟裕和妻子楚青及王重也收拾行李准备前往龙岗。

临行,粟裕得到原苏中二分区副司令乔信明从上海治病回到军部疗养、临时住在招待所的消息。当时粟裕已定于当天下午出发,王重等随行人员都已做好准备,正在午休。为了不影响他们的休息,粟裕抽出午休时间,带了一些钱,一个人冒着酷暑匆匆前去军部招待所看望乔信明。

到招待所时乔信明夫妻正在睡午觉。听到粟裕的喊声,躺在床上的乔信明急忙用手撑着身体坐起来,激动地喊了一声:“粟司令!”

他真是做梦也没想到远在苏中的粟裕会来看望他的,喉头就像被棉花塞住似的说不出话来了。

汗水把粟裕的衣服都湿透了。乔信明的妻子于玲赶紧从水缸里舀了盆凉水给粟裕擦脸。天实在太热了,汗还是不断地冒出来。

“我这次是到军部开会的,因情况变动,今天下午就要走,所以只能抽中午时间来看看你了。”说着,粟裕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信封,交给乔信明说:“这是我带给你的休养费,军部困难多,所以给你带一点钱,自己买些东西,补充营养,让身体快点好起来!”

乔信明是湖北大冶人,原来在彭德怀的红三军团当兵,随后在方志敏手下当参谋。抗日先遣队在怀玉山失利时,乔信明因弹尽粮绝而被捕,脚上铐着九斤半重的脚镣在监狱中度过三年。后在徐特立的亲自营救下重返革命队伍,走上抗日前线。由于长期的艰苦生活和三年牢狱,身体跨了,连马也不能骑,只能坐在担架上工作,直到下肢失去知觉,才被迫离开了工作岗位,潜往上海治病。然而治病效果不好,只得回军部疗养。

乔信明是新四军里的一员猛将。他和叶飞率江抗二路孤军东进,攻占浒墅关,截断京沪铁路,火烧虹桥机场,杀得日寇闻风丧胆;在郭村保卫战中,他曾率一个营在顽军包围圈里如入无人之境,打得顽军到处乱窜;在黄桥决战中,是他带领一营在乱军中将翁达的独立六旅旅部消灭;在二分区他主管武装这一块,领导东台人民建立了牢不可破的抗日根据地。

乔信明想起以前驰骋疆场是多么的勇武神气,现在却被病魔捆住了手脚,上不了战场杀不了鬼子不说,还成了一个废物、累赘,顿时百感交集,禁不住失声痛哭。

粟裕理解他的心情,安慰他说:“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与牺牲的同志相比,你还有座青山。你好好休养,即使不能走路,革命工作还是有你做的!”

乔信明心境豁然开朗,脸上绽开了笑容。

与乔信明夫妻握手告别后,粟裕回到张庄,和王重前往铜城,后到天长县龙岗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