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执谊搁下笔,将奏章拿起,轻轻地在手中摇来晃去,七月,天气还很潮,墨迹一时半会儿也不能完全干透。
这份奏章所述内容与韩泰的呈报并无二致,但措辞上却是韦执谊一贯的文风,落款也是一并署上了韦执谊自己的名姓。至于韩泰那一份,韦执谊则将其放在了公事板底下,作为了无需阁部商议、予以驳回户部的奏章。韦执谊想着自己方才与旧友的谈话,无奈地摇了摇头:
韩泰的担心不无道理啊,高郢、郑珣瑜素来和合为重,怕生事端,在朝中为相多年,修身为上,谨慎为要,素来不参与正派之间的争斗,甚至避免一丝一毫的可能而将自己卷入其中。此时,新旧两政势同水火,若冰炭不能同器,就算明明知道依据新税制应该将江淮诸道因旱灾而无法缴纳的税赋延期至明年再交的这一谏言有千百种道理,但就因为此议为新法新政一派大臣韩泰提出,那高、郑二相也会因为避免让俱文珍怀疑自己二人暗中支持新法而横遭记恨。他们心中定是如此劝诫自己:得不偿失,切不可为!
然而,这份奏章若处于己手则大不相同,因为,此时在旁人眼中,自己已经同新政同道决裂,加上今日与韩泰在阁部的这一番不愉快的谈话,就演得更为逼真。自己提出此事,若有再加上杜黄裳的威信,想必此事可成!王兄选我做内应,怕是早已算到了这一点。
韦执谊如此盘算着,不禁笑出了声,可这名虽为笑,实则内藏悲苦与无奈:明明是对百姓如此有利的新法新令,怎么实行起来就这么困难?朋党之争,利益之夺怎么就这么重要?重要到连农耕民生都要熟视无睹了?
唉,也罢,管他们如何谋己呢,我韦执谊只管当好自家差事便是。出门抬头看看日头,时近晌午了,得赶紧把眼前的这些回文一一签完,交手下人往尚书省下辖各部,午后还要到东宫那里去。当什么太子侍读?这老岳父真是给我找了个好差!韦执谊深吸了一口气,又换上一脸的无奈。
提起笔来,又想起了王叔文前日托付之事……确实关系重大,若是自己巧妙周旋一番,说不定太子也会认同此次革新之法,何况新税制实行以来,百姓在与官府收获分成的税制设计驱使下,积极劳作,今岁口赋、田赋均有增加,这些太子就算嘴上不说,心里必定再清楚不过了。
王兄说的没错,争取到太子的信任,就是争取到日后新君即位,再行新法的机会。但是,对于我韦执谊来说,还有另外一层含义:俱文珍阴鸷歹毒、气量狭小,报复新政起者只是时间问题……王兄情愿血祭新法……我韦执谊岂能坐视?拼上一回!
处政完毕,时已正午,韦执谊放下手中的事务,又把交予皇帝亲批的奏章放置妥当,这才走出了阁部公事书房。
……
王叔文自从剑南西川回来后,几次三番想要进宫面圣,可太极宫承天门守卫甲士却说奉圣上口谕,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一概不见。很明显,又是俱文珍矫诏行事,简直是恣意胡为!王叔文心中焦急,也不知皇帝现在身体如何了?病情可有些好转?虽然王叔文心里也明白,这是在痴人说梦,这喑哑不行之疾,一旦病,就从未听说过有和人能够再一次像正常人一般讲话、行走。(注:顺宗所患之疾,以现代观点来看,应该是中风或脑梗塞,从而影响了正常的语言和行动)
今夜仰望星空,却见荧惑守心!大凶之兆!(注:古代星相学认为,心宿二象征帝王,荧惑,即火星,象征旱灾、饥荒、妖孽、死亡等等,荧惑守心,本是一种寻常天象,但古人往往将它视为帝王驾崩、国家将有兵乱灾祸的不祥之兆)王叔文心中颇为一震,莫非吾皇当真朝不保夕了么?
“老爷——”管家王勇自外面跑进来,说道,“老爷,老老爷来了,在前厅等着呢。”
“老叔来了?快去出迎。”王叔文赶忙略微整理了一下袍服,准备去前厅,谁知王伾心中焦急,王勇一路小跑在前,赶去报信,他自己也紧着迈步跟在其后。王勇刚转身离开没多久,就碰见了王伾,这才又折返回来,陪着王伾来见自家老爷王叔文。
“叔父,快坐。走这么一大趟,累坏了吧?……王勇,上茶。”王叔文吩咐道。
“是。”王勇领命告退。
王伾坐定,只是略作喘息,而后便急着对王叔文说:“叔文,不喝茶了,你我二人即刻进宫面圣。”
“叔父,我二人已经去过多次了,又有几次进成了承天门、入了太极宫?”
“你当老叔真有这么大的忘性了?当然不能明着来,乔装改扮,混进宫去!”王伾低下声音,神秘地说道。
“有策应?”王叔文似乎仍不相信。
“走,走,别让人家等急了。”王伾说着拽着王叔文就往外走。
……
夜色之中,承天门大街之上,皇帝近侍李忠言急匆匆行走于前,在他身后,一名太医模样的人和一名仆从紧紧跟随。行至承天门,守门卫士拦下三人:
“来者何人?”
“怎么,连咱家都不认识了吗?”李忠言伸手掏出通行令牌,递给监门卫士。
“哦,小的眼拙,小的眼拙,这天黑看不清,还望李公公海涵。”那侍卫忙陪笑道,并未验看令牌,就又还给了李忠言。
“这两位是……”卫士将李忠言身后这两位有些面熟,可又不敢多嘴,只得试探地问道。
“这太医院的李大人,年高德劭,本已致仕,是咱家请他出山为圣上诊病。……你才在这里当了几天差?认得几位老臣?”李忠言心中不悦,随口教训道。
“是,是,小的知错。那几位大人请——”监门卫士说着。
门分两侧,李忠言三人径直而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