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大宋私生子> 第198章 疑是苏小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8章 疑是苏小妹(2 / 2)

骊山得天独厚,周幽王曾在山下建离宫,山上建烽火台,为博美人一笑,烽火戏诸侯的事就发生在骊山顶的烽火台;汉朝之后,宋之前,几乎历朝历代都在骊山建有行宫

杨逸三人雨中登山,石阶之侧苔痕正,山道两旁华盖流翠,幽莺不啼,草叶流晶嫩若黄,北眺渭水泱泱千年不息

韩碧儿与青叶各撑着一把油纸伞,步态翩跹,两人都是来自江南,身上自然流动着江南女子特有的婉约柔美之姿与这青山秀sè融合在一起,如一首清润的诗、一副淡淡的水墨画

韩碧儿一手撑伞,一手提着裙裾,婉然一回首,百媚丛生地轻吟道:“chūn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承恩泽时杨郎,是不是在想着华清池的温泉和那千年不散的胭脂香”

“别叫杨郎了呵呵,你干脆叫我三郎好了想来在此洗过胭脂的玉环飞燕也就碧儿这样了”

“杨郎,这话可不能乱说哩”

“嗯”杨逸轻应一声,并不太在意

前朝留下的山道很宽但这雨中已看不见几个游人,世事沧桑如白云苍狗一场安史之乱,毁掉了一个盛唐,什么离宫、汤泉宫、华清宫,都成了史书上淡淡的一笔

三人登上晚照亭远远却见亭中有一男一女,女的二十上下,明眸似水,貌美如仙头插一支紫木钗,身着素sè衣裙素雅之中带给人一种飘然出尘之感

男的四十来岁,一身圆领袍服神态儒雅,正于亭中负手徐吟: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划尽还生

念柳外清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

夜月一帘幽梦,chūn风十里柔情……

“好词”韩碧儿由衷赞叹起来

杨逸听了却不禁淡然一笑

亭中二人闻声回首,见三人撑着油纸伞踏雨而来,男的年轻俊逸,女的妖娆多娇,衬着身后一山烟雨、葱笼翠sè,恍若神仙中人

“骊山映秀,渭水泱泱,此情此景,这位小兄弟想必定有佳作,何妨道来听听”亭中男子笑容依旧很儒雅,但很显然却有种居高临下之态;都说文人相轻,看来果真如此

杨逸收起油纸伞,进亭一揖说道:“在下其实是个粗人,佳作没有,粗鄙诗文倒有几句,先生既然相邀,那在下就诵来以博一笑”

“哦,小兄弟不必谦虚,请”

从晚照亭望去,远处渭水滚滚东去,山下华清池尽收眼底,如今京兆府虽然也有修缮,但与盛唐时相比,华清池早已不复当年的盛况,边角之处依稀犹见断壁残坦杨逸心中颇为感慨,不觉诵道:

潼关似铁又何如?

千骑万骑破京都

胡尘亵染温泉水,

霓裳声断万家哭

几人曾记前朝事,

尽叹离怀幽梦苦

烽火台上周幽王,

笑看千年道不孤

杨逸此诗一出,亭中几人相对愕然,中年文士脸sèyīn晴变幻,韩碧儿嘴角不自觉的轻轻翘了起来,对面那飘然出尘的丽人则望着杨逸发怔,或许正在奇怪,对这漫山烟雨,秀sè青山,杨逸怎么会这样的感慨

杨逸这诗节律粗放,但极具讽刺意味,和王安石的“商女不知忘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意思有些近似

“你是何人?”中年文士不满地问道,杨逸这诗不但讽刺历史,连他一同讽刺进去了,刚才正是他在此感叹离怀幽梦苦

杨逸不答,反而含笑问道:“敢问先生尊姓大名”

“秦观也是”

中年儒士口气有些傲然,也难怪,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天下几人不知?

杨逸很是意外,暗叹果然是冤家路窄啊

元祐年间秦观在东京混得风生水起,和另一个名人黄庭坚一同参与编修过《神宗实录》,结果党执政后,正是杨逸提出重修《神宗实录》

既然需要重修,那么原著就必定有问题,有问题就要有人承担责任可以说秦观、黄庭坚被贬谪,杨逸是“罪魁祸首”

秦观被贬到地方做了个税监,也就是“税务局长”,他的词写得很好,但在治政上并不见得出sè,因此他当初被贬到什么地方杨逸都懒得去问,后世传言他娶的是苏小妹,莫非旁边这位出尘的丽人就是苏小妹?(未完待续)

百度搜索泡书阅读最最全的小说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