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大宋私生子> 第462章 五方会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62章 五方会谈(2 / 2)

林希呵呵一笑答道:“那里,那里,我倒是听说任之这几rì移居城外别院,隔绝攘扰,任之的闲情逸致岂不更让人羡慕。”

“哈哈哈,林大人说笑了,我谈不上什么闲情逸致,不过是小憩两rì而已,对了,林大人这是?”

“倒也没什么大事,环庆路经略使尹策调任颖州,济州知州苏轼调任开封少尹,本官奉旨拟写草诏……”

“苏轼调开封少尹?林大人,这是怎么回事?”

杨逸请了几天假,呆在别院不问世事,这事他还真不知道,若是往时,这种级别的官员调动引不起他的关注,但涉及到苏轼以及开封府,不免让他敏感起来。

苏轼元祐党人的帽子一直没有摘掉,是谁提议将他调进京的,这就有必要弄清楚了;

更为重要的是,他对开封府志在必得,这时突然让苏轼插进来,只怕事情会变得复杂起来。

林希哪知他心里想什么,依旧含笑答道:“这只是正常的调动,开封少尹已经出缺半年,昨rì政事堂讨论此事时,刘太后有意由苏轼接任,苏相公赞同,章相公也不反对,此事便定了下来。”

杨逸不着痕迹地皱了皱眉,又和林希闲话几句才告辞。

学士院有一个主要的职能和中书省近似,那就是草拟诏书。

两者之间差别在于:册立太子、宣布征伐或大赦、任免三品以上的将相等重要文告,由学士院来拟旨。

三品以下的官员调动及普通的诏书由中书省来草拟。

苏轼现在只是四品知州,他的调动诏令是轮不到学士院费神的,所以杨逸不知道这事, 苏轼调入京他不反对,但调入南衙,就让他有些不得劲儿了。

开封府少尹的职能和各州有能判不同,开封是天下首府,少尹的品级比普通的知州还高,行使签押公事等职能,对府尹有很大的制约力,如果是亲王兼任开封府尹时,南衙的实权还是由少尹来代行的。

让苏轼来任少尹,无疑将打乱自己掌握开封府的计划,如今旨意已下,木已成舟,杨逸也是无可奈何。

刘清菁这个娘们,这回算是无意间捅了咱的菊花了,nǎinǎi的,等下非去找她报仇雪恨不可。

这次招待西域各国使者的宴席设在集英殿,集英殿是大宋皇帝赐宴中外之臣及试进士的地方,将接待的宴席设在这里,主要是为了表达大宋对各部使者的重视。

杨逸到来时,御膳房、太常寺的准备工作都已就绪,御膳房不用说,当然是负责做菜的,太常寺管着教坊司,负责皇家礼乐事宜。

有宴无乐怎能彰显皇皇大宋之威仪,可以说每次皇宫御宴,太常寺都要扮演很重要的角sè。

杨逸到后不久,四部使者在鸿胪寺少卿尚义的带领下,自东华门而入,杨逸站于阶上相候,虽不是皇帝亲至赐宴,但礼节上已无可挑剔。

四部使者中,有三个算是熟人了,黄头回鹘使者托克托明,阿柴部使者莫斯洛,草头鞑靼使者野度荣,这三人杨逸征伐河西时,曾在沙州接见过,自然少不了一番寒暄。

倒是西州回鹘的使者让杨逸有些诡异,因为他竟是个汉人,叫刘云山,身上虽然穿着回鹘官服,但言行举止仍保持着汉家谦恭礼让之风;

前唐之时,曾大量移民西域,安史之乱过后,唐朝逐渐衰微,无力西顾,大量的汉民沦落异族之手,西州回鹘治下汉民最多;

这些汉民沦陷胡尘几百年,基本已和各少数部族融为一体,象刘云山这样的汉民后裔在高昌为官,算不得汉jiān,杨逸对他的第一印象还不错。

大家客套一番之后,一同入殿就坐,宫女太监们随即将一样样jīng美的菜肴端上来,教坊司的歌伎同时献上舞乐,场面隆重而喜庆。

杨逸首先举杯说道:“各位使者远来为贺,一路鞍马劳顿,此中盛情,实在是难能可贵,本官奉谕款待,若有不周之处,还望各位海涵一二,来,请各位满饮此杯。”

四部使者纷纷起身,连道不敢。

刘云山坐次最靠前,他当先说道:“交趾蕞尔小邦,竟敢进犯天朝,宁国公率大义之师征伐,一举平定交趾,如此盛事,我等奉主之命前来朝贺本是应当,能得上国圣主赐宴,更是万分荣幸,岂敢当辛劳二字。”

黄头回鹘使者托克托明也跟着说道:“正是,正是,我等实在当不得辛劳二字,倒是宁国公刚平西夏,又讨交趾,劳苦功高,此番还能亲自出面款待我等,实在是让我等受宠若惊啊!”

“哈哈哈,各位使者不必客气,本官微末之功,何足挂齿,平西夏讨交趾之所以如此顺利,皆因我朝有圣君在位,隆威盛德,惠及天下,西夏与交趾逆天而行,犯上作乱,我主以大义为旗,顺时兴师,西夏与交趾这两个跳梁小丑岂有不亡之理?本官受命率军讨伐而能胜之,皆因有我主天威为恃也,本官岂敢言功?”

各部使者又是一阵赞崇,拍完赵捷的马屁,拍杨逸的。

这种场面话虽然讨厌,但却少不得,杨逸与他们连饮边谈,观看歌舞,只等时机成熟,才会将话引入正题。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