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极品逆臣> 第一百七十五章三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七十五章三杨(2 / 2)

朱棣听后不语了,道衍和尚说的不是没有道理。本来已经都策划好的事情顷刻间被道衍和尚给搅乱了,朱棣是怎么也没有想到的。

楚雨看了一眼朱棣,并没有要站出来说话的意思。倒是这个时候,杨士奇、杨荣、杨薄站出来说话了,这是令楚雨怎么也没有想到的。为什么他们三个突然间就要站出来说话呢?楚雨瞬间就糊涂了。

试问楚雨并没有觉得自己有那么大的魅力可以让三杨同时转变态度,这中间肯定有什么问题在里面,但是现在三杨可以站出来也正好可以让道衍和尚知道一下,至少还有人是赞成迁都的,现在自己只需要做壁上观就好了。

杨士奇、杨荣、杨溥同时给朱棣行礼后跟道衍和尚说道:“大师,有所不知,试问天下还有谁的武功帅才是陛下的对手,估计大师你也找不到几个人出来吧,所以天子守国门是一个很正确的政治战略方针,放在任何的朝代,又有哪一个皇帝敢把自己置身于国门之中,陛下带头做好榜样,我等将以陛下是瞻,不知道大师可否同意。”

朱棣点头同意了,道衍和尚依旧不肯礼让,继续说道:“如果护驾不力,造成了北宋时的靖康之耻,前车之鉴啊,还望深思。”此话一出顿时鸦雀无声了,可见杀伤力有多厉害。楚雨倒是在心中想到,靖康之耻首先要归咎于北宋的政府内部本身就没强有力的战斗力量,皇帝误用奸臣,听信谗言等等诸多问题,根本就不能和现在的朱棣王朝相比,朱棣本就是一文武帅才,定国安邦有着杰出的本事,所以根本就没有可比性,不知道这道衍和尚硬是要拉上着一段历史出来想做什么。为什么他就不愿意朱棣迁都北平?

三杨此时也不敢说话了,毕竟现在的事情已经从迁都转移到了关乎到皇帝本人的安危上,万一话没有说对恐遭迫害,所以干脆缄口不言了。

朱棣根本就没有想到道衍和尚会排斥这个迁都计划,本来好好的一盘棋现在给他搅得是乱七八糟,于是乎大笑着说道:“难道大师就这么小看朕,以为只要朕立于国门之中就会重蹈靖康之劫?”

道衍和尚此时已然是决心已定,说道:“不是贫僧说陛下的能力不如前朝之人,只是防范于万一,常言道小心驶得万年船,陛下尊贵无与伦比,更应该加倍小心。”

“那不知道大笑知道不知道,北方边关已经在朕的命令下继续加固,并且马上就要派张玉将军前去驻守在此处,这样一来无论是谁都别妄想动我大明一草一木。”朱棣直接给道衍和尚个措手不及,意思再明显不过了,朱棣为了迁都已经做好了兵力上的布置,只等政治中心和物资北迁了。

楚雨听完后暗暗发笑,原来朱棣才是深藏不漏,打定主意的事早就已经开始未雨绸缪了,看来北方以后就要再无战事了,北方的百姓们也不需要再受到蒙元残部的骚扰了,楚雨心中不禁对朱棣有一丝的钦佩,一个君王做事从来都不会随意起事,谋定而后动是必须具备的条件。

道衍和尚听完后沉默了不说话了,“贫僧、、、”道衍和尚想说什么却没有说出口。此时倒是朱棣猖狂的大笑着:“算了,今天就想到此为止,有什么异议明天再议,朕好久没有见到大师了,想先和大师叙叙旧,退朝吧!”

贴身太监随即喊道:“退朝。”众大臣依次退了出去,朱棣也走了,留下道衍和尚一个让人还在那里站着,太监走下来后对他说道:“大师,陛下请你到内宫一叙。”

道衍和尚默默的跟着太监朝着内宫走去。

楚雨走在了最后,看到了眼里,并没有很意外,朱棣找道衍和尚无非就是想说明自己迁都的本意,或许会说服道衍和尚的,毕竟历史是朝着前面发展的,任何人都无法阻挡。只是不知道道衍和尚执意要反对是为何?还有就是为什么三杨怎么突然就转变了态度坚决支持朱棣迁都,虽然是自己当的说客,但是这转变也太让人意外了。

内宫中

朱棣看着跟着太监来的道衍和尚,起身相迎,道衍和尚作礼道:“陛下找贫僧来肯定是为了刚才迁都之事,如若陛下还想劝阻的话就请直说吧,贫僧听就是了。”

道衍和尚明知道朱棣已经下定了决心却依然是一副不肯同意的表情,让朱棣很是为难,其实迁都不迁都跟道衍和尚有什么关系,凭什么他一介和尚却要管自己的事情,之前的起兵是道衍和尚在一旁说教,现在已经事成了,难道还要受到他的说教,朱棣心中有点不痛快,“大师,朕就是一直想不通,你为什么要阻拦迁都北平?有什么意思在里面的话不妨直说吧!”朱棣不想跟道衍和尚说那么多不顶用的话了,还不如直接就问原因来的痛快。

道衍和尚默默的说了一句:“陛下真要听?”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