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武侠修真>小李飞刀之傲视天下> 第十八章 玉音换得知音泪,此曲不作她人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八章 玉音换得知音泪,此曲不作她人弹(1 / 2)

 四川邛崃文君井有一联:

君不见豪富王孙,货殖传中添得几行香史;停车弄故迹,问何处美人芳草,空留断井斜阳;天崖知已本难逢;最堪怜,绿绮传情,白头兴怨。23Us.com

我亦是倦游司马,临邛道上惹来多少闲愁;把酒倚栏杆,叹当年名士风流,消尽茂林秋雨;从古文章憎命达;再休说,长门卖赋,封禅遗书。

这一副对联赞美卓文君、司马相如的爱情。女人往往把爱情摆在首位,其次才轮到生命、财富、亲情,其他的一切更是十分遥远无暇多作计较,卓文君夜奔司马相如,当垆沽酒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据《孤本元明杂剧·私奔相如》,清袁于令《肃霜裘》传奇中可查。汉时,司马相如少年不得志时,在临邛富户卓王孙家操琴。才貌双全的卓女文君17岁新寡,司马相如仰慕文君,借琴音倾诉心曲,二人订盟,因卓王孙不允,文君遂偕相如私逃,返回家乡当垆卖酒。后来相如献《子虚赋》,汉武帝拜为中郎将,卓王孙献金相认。

传说卓文君眉如远山,面如芙蓉,通晓琴棋书画,为人放诞风流;十七岁出嫁,不久便因丈夫去世返回娘家过寡居生活。自然是面对春花秋月,感物伤人,倍感凄凉。

蜀中山明水秀,地灵人杰,孕育了不少出色的文人雅士,司马相如便是其中的一位。他因慕战国时代赵国蔺相如的为人行事,以“相如”作为自己的名字,也立志要为国家作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汉景帝即位不久,司马相如来到长安,遇到颇有书卷气息的梁王,当时名重一时的辞赋大家邹阳、枚乘、严忌等都追随左右。司马相如十分倾慕,便追随梁王而去。在梁地作赋弹琴,生活过得十分得意。梁王盛赞其才情高华,赐给他一把名叫绿绮的琴,上面刻有“桐梓合精”的字,是当时不可多得的名贵乐器。这把琴就是后来司马相如用来弹奏“凤求凰”,卓文君听后夜奔的那把琴,所谓“绿绮传情”使这把琴更富传奇色彩。

卓家祖居赵国,赵国的邯郸是当时著名的冶铁中心,卓家就以冶铁致富,等到秦始皇灭赵国进行统一之际。卓家辗转迁到蜀地的边僻小邑临邛定居,仍以冶铁为业。到汉代文景之治,卓家传到卓王孙这一代,由于社会安定,经营得法,已成巨富,拥有良田千顷;华堂绮院,高车驷马;至于金银珠宝,古董珍玩,更是不可胜数。

卓文君就是在司马相如这样的时候,凭着司马相如在她家弹奏的一曲“凤求凰”,在封建时代礼法深严的社会里,不顾嫌隙的夤夜私奔住在客舍的司马相如。便郎贪女爱,如鱼得水;便露滴牡丹开,刘阮上天台,彻夜绸缪。更在第二天索性双双驰归成都司马相如老家,可说是情有独钟,或者说情之为物,不可理喻。对这件事情,卓王孙当然是盛怒难消,认为司马相如有辱衣冠,自己的宝贝女儿也太不争气,夤夜私奔,败坏门风,使他丢尽脸面;更主要的是司马相如是一个穷光蛋。然而司马相如豪情不减地典衣沽酒,过着有今天,没有明天的逍遥生活;卓文君也脱钏换粮,根本不把今后的生计放在心上。几个月后,他们索性卖掉车马,回到临邛开了一间小酒家,卓文君淡装素抹,当垆沽洒,司马相如更是穿上犊盘鼻裤,与保佣杂作,涤器于市中,忙里忙外担任跑堂工作。

这是临邛市上的一件天大新闻,顿时远近轰动,小酒店门庭若市,热闹非凡。卓王孙经不起亲朋好友的疏通劝解,迫不得已分给他们童仆百人,钱百万缗,并厚备妆奁,接纳了这位把生米已经煮成熟饭的女婿。也有人讲这是司马相如搬出的一套“赖皮”作风,逼那位爱脸面的岳父大人就范,于此也可见司马相如没有一般文人的穷酸相,颇具豪情。这也许是卓文君深爱他的一个重要原因吧。从此这对小夫妻又过上了整天饮酒作赋,鼓琴弹筝的悠闲生活。

汉景帝之后,汉武帝即位,对司马相如原来随梁王时所写的《子虚赋》十分赞赏。于是司马相如再次来到京师,在狗监杨得意的_引荐下,武帝召见了司马相如,司马相如更竭尽才智写了一篇《上林赋》,盛赞皇帝狩猎时的盛大场面,举凡山川雄奇,花草繁秀,车马垣赫,扈从壮盛,皆纷陈字里行间。好大喜功的汉武帝一见之下,拜司马相如为郎官。司马相如在长安踌躇满志,卓文君则在成都独守空帏,静待丈夫衣锦荣归,久而久之,便产生了“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的心情。

司马相如凭着一枝生花妙笔,以一篇檄文,晓以大义,剖陈利害,并许以赏赐,消弭了巴蜀两地不稳的情势,汉武帝大喜,再拜其为中郎将,持节出使西南边陲地区,对蛮夷进行宣慰;拥旌旗、饰舆卫,声势赫耀地回到了成都;与卓文君会合后一路朝西南进发。当然是一定要绕道临邛去看看的,当地官员纷纷出廓相迎,百姓更是夹道欢呼,卓王孙自然是十分光彩,执意挽留这位乘龙快婿与宝贝女儿小住数日,与当年的穷困潦倒,当垆卖酒,自然是此一时,彼一时了。

西南诸夷经过司马相如的宣慰与晓喻,尽皆奉表称臣,按理司马相如功在汉室,应该受到封赏,然而由于他自己困于书生之见,上书谏止汉武帝狩猎,更借谀讽劝,阻挠了汉武帝的兴致,只给了他一个名位清高而闲散的官职。俗话说:“饱暖思**,饥寒起盗心。”司马相如虽才华出众,也未能免俗。长久以来,司马相如便为消渴症所苦,消渴症也就是糖尿病,必须有所禁忌.善加调养;然而司马相如衣食丰足之后不但不知珍摄,反而吃着碗里,望着锅里。时常周旋在脂粉堆里,如今已经年逾知命之年,卓文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懒得与他计较。直到司马相如意欲纳茂陵女子为妾,在锦衣玉食之时弃糟糠而慕少艾时,卓文君才忍无可忍,作了一首《白头吟》,继而打消了司马相如娶妾的想法。

纳妾不成,两人白首偕老,安居林泉,又度过了十年恩爱岁月,司马相如终因糖尿病溘然长逝,卓文君终于尝到了未亡人冷冷清清的孤寂况味。回首前尘,恍然一梦,第二年深秋,霜降草枯,长空雁鸣,形影相吊,孑然一身的卓文君也随司马相如于九泉之下。

司马相如的文采,卓文君之美艳,当垆卖酒,白头兴怨,长门灵赋;封禅遗书传为千古佳话。或许有人会说一向重视礼教的古代,大家闺秀夤夜私奔,实在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事实上汉唐时代豪放女子所在多有;深居闺阁,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那是宋代以后的事了。

这便是《凤求凰》千古佳话的由来。

这时耳边传来了一声悦耳如黄鹂般的声音,“兄弟你也懂琴么,能否给姐姐我弹一曲!”许若兰带着一丝的怀疑而又希望的声音道。

李寻欢循声仔细瞧去,屋中带有白日不太强刺眼的光色中下看美人,入目何止用一个美字了得,简直没得冒泡了。但见眼前许姐肌肤晶莹透明,双眸似是清澈湖水,脸颊带着些淡淡的红晕,樱红小口鲜艳欲滴,一袭白衣裙更将她身段映衬的婀娜,宛如仙女一般,想不到上帝他老人造就了如此美丽动人的美人儿。

“兄弟李寻欢我在书中曾看过这方面的书籍,可以说是略懂音律,曾经谈过一两曲流行歌曲,如果你不嫌侮辱了你眼耳,兄弟我就毛遂自

荐一把,为许姐你弹奏几曲如何?还请许姐聆听指教。”李寻欢向着许姐微笑道。

白衣许姐柳眉弯弯,娇俏秀美,长长地睫毛微微闪动,充满好奇地看着他道:“你叫李寻欢,我怎么听着这么耳熟呐,对了,《小李飞刀》

中有个李寻欢。兄弟啊!做人要诚实啊!男人要敢作敢当,更何况我有没有让你负责任,你怕什么啊!我真是看不起你了,想必你会弹琴这件事也是假的了?兄弟,听姐一句话做人还是实在的好。”

李寻欢这时面容苦笑,曾几何时这样的话不止听到过千百遍了,他的话曾几何时被别人怀疑过几百次了,人生就是这么的无奈。最后他不

得不拿出唯一能够证明自己身份的一件凭证——学生证。到目前为止,也只有靠他来证明了,因为自己还没有满十八岁,身份证这东西现在还

在派出所里面呢?有时候,现在的李寻欢就开始埋怨起已经死去的李寻欢的父亲了,你说你起什么名字不好,非得起个让人怀疑的大侠的名字。就因为这个名字自己不止一次的磨破嘴皮来解释,最后别人是半信半疑的算是接受了这个事实。

李寻欢把自己的学生证递给了许若兰,许若兰打开绿色的学生证本一看,还真的是:姓名:李寻欢;学校:淮阳高中;班级:三(2)班;岁数是17岁。天啊!还真的有这个名字。带有一丝的惊讶的表情,不过,随即又恢复了平静,一想到中国还有叫范统(饭桶)这个名字,一时也就不再大惊小怪了,想想就觉得可笑。

只见李寻欢带着玩味的语气道:“许姐,这下你信了吧!那么你看这下面我还弹不弹琴了,我看还是不谈了吧!”

许若兰一看这小子想打退堂鼓了,那他肯定琴技不怎么样,有心让他出丑一下,所以连忙希望的眼神道:“弹,怎么能不弹呢?男子汉大

丈夫的,说过话怎么能不算数呢?”

在受不了美女的软磨硬泡下,李寻欢终于坐在琴桌前,心想若要打动这位性情高洁的许姐,必须拿出杀手锏,名曲,必须弹奏一首流传千

古的名曲,才能震得住她,才能征服她。一想到这么有才华的美女,在自己跨下唱征服曲,心里不由得一阵得意的自豪感。

他曾在明朝时经常和仙子杨艳弹奏十大名曲等,但现在的自己并不曾弹过琴,不知道这手生涩了没有,算了,试试吧!反正取笑自己,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