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完了正事儿,无可避免的谈到了她啥时候回来这个问题。
陈馨其实也很着急,但是这边的工作一时半会儿完成不了,她就算是想走也走不掉。
那边的工作是师兄介绍给她的,当初说好只做一期,但是在三月份结束之后,对方直接提价希望能再做一期。因为工作反响还不错,陈馨也不想因为急着回国而失去这边好不容易搭建起来的人脉,所以考虑再三还是答应了下来,但是提前说好第二期结束她不会再多停留。
一档节目的策划和制作差不多要半年到一年,有些节目甚至更久。
陈馨接的这个还好,因为已经是做过一期的节目,第二期只需要各方配合,完成时间比第一期要快三分之一以上。陈馨的任务是翻译,也要做美食地图一类的工作。跟她搭手的美食评鉴是专业的美食评论家,以前还对陈馨颇有微词,但是经过第一期的合作之后,这位现在最想要做的是想要劝陈馨留下。
华国的美食这些年在国际上很流行,各种流派,色香味以及美食背后的传说,都是外国人想要去了解的,陈馨的工作最大的作用也就在这方面。这方面的工作想要做好其实也是很难的,所谓众口难调,特别是国外的美食爱好者,他们对华国的美食充满了想象,但是有时候沟通不畅引发的灾难也是毁灭级的,陈馨的美食地图和指南,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她的美食地图和指南跟米其林餐厅指南不同。后者是针对的高端餐厅做出的专业级别的评鉴。陈馨做的更偏向于科普和宣传。她的美食地图不仅仅包含了华国在国外的餐厅,还包括了当地的特色美食,那些都是走街串巷找到的,还有就是从各个学校的论坛里面总结出来的。
华国的留学生有自己的圈子,每个人的圈子也会互相交叉影响。陈馨的外表和能力不会让她有种特别锋芒毕露的冲击感,所以在留学生的圈子里,她的人缘还不错,大家也愿意跟她分享自己找到的美食。
之前的第一期节目,陈馨做的只是她学校所在城市和另一所超级大都市的美食地图,光这个就花了她一年多的准备时间,到现在还在不停的完善中。第二期选择的那个城市面积也不小,而且还是传统都市,所谓的百年老店比比皆是,口味还十分的独特,外来的美食很难在其中立足,但一旦立足下来,就代表这家外来的店是有真功夫的。
节目组要探寻的就是这不多的外来美食,缩小了目标群体,也就减低了工作难度,但是对陈馨来说难度一点没变,反而还有加深,因为想要能适应当地人的口味,外来的美食是肯定经过了改进的,变得更适合当地,这样在传统和创新中发展起来的美食,需要撰写者花费更多的心力去跟大厨沟通交流,还得规避人家的核心技术,只着重宣传餐点的美味和形色。而所谓背后的故事就更坑了,基本上得由撰写者自己去根据传统菜式和新创新的花样来编写。这钱忒不好拿。
陈馨有个天然优势,她自己很会做饭,而且见多识广,又是做文学历史类研究的,写那些小软文手到擒来。她所写的那些软文的模板都是经过后世的市场检验过的,读者接受度极高,而且简洁明了,重点突出。跟她合作的小伙伴从最初的担心到后来的完全信任,经历的时间极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