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碧海长天艳山河> 第二百三十一章 宴会改政事讨论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三十一章 宴会改政事讨论会(2 / 2)

嘶――

倒吸了一口凉气,赵楷的嘴巴闭上的更快。这个问题更不能讨论了,不但不能讨论,甚至连碰都不能碰。

最后还是赵佶出来打了圆场,说道:“桓儿关心朕和圣人康泰,有此议,实乃出于至诚孝心,朕心甚慰,此议朕准了。宋联新医确有过人之处,圣人也常向朕说这新医的好,以朕看,此医疗小组每日入宫问安可行,对太医局太医佐治也有拾遗补阙之功效,可专问诊省谏之事,汤药之例仍由太医局医官执事便了。”

赵佶和稀泥中还是泛着聪明的,他只给了这个医疗小组检查身体,提醒建议和监督的权力,而开方制药的事还是让太医们干,这样不但全了宋联要时刻监控赵佶身体健康状况的诉求,也省了自己这边一帮子人在那疑神疑鬼。

本来大伙以为今天这事到这里就完了,也算是个皆大欢喜的结局,可不想张九成居然根本没有完的意思,挑着赵佶讲圣人如何称赞新医的好处,由此引出新的话头,称宋联现在许多科学技术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只是受限于现在南北分治造成的种种不利南北交流的规章,很难最大限度的造福大宋全民,实乃憾事。接着又提起了洞庭战后几十万流民的安置问题,询问宋廷对安置这些流民是否有困难,需不需要宋联提供帮助,并且表达了宋联对依旧例收编这些流民置军的方案持坚决反对的态度。

座中的人精可是不少,一下子就看出刚才张九成呜呜咂咂了半天的医疗小组问题只不过是前戏而已,这后面要说的才是正题。只是他这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实在摸不清他的方向在哪。那个几十万流民的安置问题,纯粹就是扯淡引话头用的,现在宋廷的情况早不是前几年了,民营资本家们嗷嗷叫着缺劳力,傻子才会把这些流民转去当兵呢。

于是童鞋们很默契的保持了沉默,除了有一句没一句的应和两下之外,就是坐看张九成表演。张九成也不客气,放开了话匣子大谈特谈,首先抛出的概念就是这是一个新的时代,大宋南北应该顺应时代潮流,响应民众呼声,摒弃隔阂,积极推动南北交流和融合,促进大宋整体进步。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等一系列内容都要打破隔阂限制,进行广泛交流,具体的就是逐步祛除阻碍南北交流的一系列不正常限制,人员流动自由,文化交流自由,经济启动一体化进程,取消或减免双边关税,科技、教育、卫生等领域全面加强合作,协商制定涉及双方的统一的对内对外律法,比如科技输出管制,商业保护等等。

作为外交人员,敢把这些问题拿到大庭广众之下讲的这么直白,说明张九成不是在发人来疯,而是确实接受了来自宋联统帅部的指令,非常明确的在向宋廷表达全面推动大宋南北融合的诉求。这一下,所有人都兴奋了,也紧张了,这个问题所牵扯的内容太广,干系太大,有人甚至敏感的以为宋联开始启动提前南下夺权的攻略了。

好在冷静而有头脑的人不少,而且张九成也适时隐讳的给出了解释,宋联构筑的商业帝国在向前奔驰的道路上,人力资源短缺扯后腿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宋廷辖地上亿人,不匀点过来实在是天理难容。

作为宋廷经政知事的赵楷很敏锐的捕捉到了张九成话语里隐藏的一个漏洞,直接指出张九成所讲的在目前阶段恐怕很难实现,需要首先增强双方的互信基础,然后才能继续一步步往下发展。而且对于文化、教育、经济特别是人员流动界限放开表达了反对,全面放开这些内容的限制无疑都是对宋联有益而对宋廷有害的。

这个赵楷聪明是聪明,就是有点爱现,沉不住气,谁还看不出来张九成说的这些都是没边的事,偏就他要跳出来接招。有了接招的,张九成就可以接着往下递招了,于是开始讨论如何实现双方互信?分步走是吧,可以,那就一步步来讨论,先走哪步,如何做到双赢。这下好,好端端一个宴会,愣是变成了政事讨论会,赵佶在台上哈欠连天,眯了两觉了,哥几个还在那讨论呢。

讨论也算是有点成果,其它的都是扯淡,这经济和人员交流才是主菜,这两项搞定了,其它的都自然而然跟着来了。但问题有两个,第一,这两项内容先走哪一个,双方争执不下,张九成咬定人员交流不松口,宋廷宰执们咬定经济交流不松口。第二个问题是,怎么不知不觉间就讨论到这么实质的问题了,大方向上到底要不要交流融合怎么没谈就貌似已经成为共识了?

公历3月12,张九成败退了,大宋南北率先达成商贸原则补充协议,互相放开金融投资市场,并将南北人员自由流动谈判提上日程。一时间宋联辖地哗然一片,宋廷辖地欢呼雀跃,原因无他,宋联的经济比宋廷发展的好,大宋北边比南边有钱(相对,不是总量),宋廷辖地中尤其是民营资本家们对此是尤为兴奋,手中有好项目但缺钱的太多了。而宋联辖地则是批评声和赞赏声都有,协议送到联邦议院都是勉勉强强才通过的,而且还是附加了条件才通过的。联邦议院附加的条件是给对资本向联邦以外转移投资设置了门槛,并加强了监管力度。这是来自联邦工人权益保护联合会的压力促成的结果,联邦工会组织表达了对此举可能会造成资本向境外留出,减少联邦工人就业机会的担忧。宋联工人权益保护联合会的影响力巨大,而且众议员中有四分之一都是荣工,工会的诉求必须得到一定的回应。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