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师兄,此去中海,责任重大,困难重重。”
叶风在宋远亭回国的时候,给他发了一封邮件。
“如果有事情搞不定,摆不平,可以到中海华国银行,那里我给你留下了一个保险箱。”
宋远亭躺在床上。回想起叶风邮件里提到的神秘保险箱。
最后沉沉睡去。
上任一周。
他的副手就告诉他一件事。
明天要去开一个设备会议,讨论一厂进一台“米特”设备的事。
现在国际大厂是清一色的“米特”,不仅产能高,而且非常可靠,设备工程师基本不需要维修。
而中芯一厂这边的东洋“荏原”设备,经常出问题,还经常零部件不到位,导致中芯的设备工程师不仅要东拼西凑,有时候还要自己做!
没有人喜欢“荏原”,大家都希望换掉。
所以在宋远亭上任之前,这件事就已经基本上定好了。
但是财务总监直接把建议打了回来,说理由不充分。
他对宋远亭的原话是:“现在你是老大了,你来处理吧。”
设备会议的负责人是原来的厂长邓觉韦,宋远亭从来没有打过交道。
他对这事儿毫无准备,一点儿都没有底。
不过,宋远亭二话不说,就直接就去了他的办公室。
从邓觉韦那得到的印象是:“怎么都可以,关键是厂里的需要是什么。”
宋远亭又去咨询了台积电的晶圆部门经理,他的看法很明确,
“台积电用的是‘米特’,国际大厂用的是‘米特’,中芯的‘荏原’从一开始就不该用的。”
宋远亭问了一圈,得到的反馈都比较明确。
他暗想:“笑话,谁都知道用先进的设备~~什么叫一开始就不该用?也不想想进一套设备要多少钱?为什么当时没用‘米特’,你们大家心里没有点b数吗?”
宋远亭又去咨询手下的制程工程师和设备工程师。
制程工程师也是支持‘米特’。
而设备工程师则很矛盾:“我们人手本来就不够,现在突然来一个不同的机型要维护,我们的任务其实是加倍的。”
问题来了。
其实,这就是财务总监关注的问题。
这就是财务总监为什么把方案打回来,让宋远亭自己拿主意。
新进一台“米特”设备,不但要花大价钱,而且维护费用还要加倍。
其他人的建议里,没有很好地论述好这个问题,应该如何应对和处理。
他们只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来建议应该进一台先进的“米特”。
想到这里。
宋远亭清楚了自己要做的工作。
上任才一周,就碰到了这么一个棘手的问题。
怎么办?
从个人角度说,宋远亭在英特尔是和“米特”一同成长的,知识储备都是有关“米特”的。
不夸张地说,“米特”出了任何问题,他都能自信地应对。
应用材料的服务体系也好。选“米特”,是大势所趋,风险很小。
所以,根据他了解到的情况,他要硬是申请一台“米特”,财务总监也是挡不住的。
毕竟,做事的还是他们。
但是,如果出了问题,宋远亭是要负责的。
怎么办?
宋远亭就和手下的工程师一起做利弊分析。
分析做下来,所有的论据还是偏向于利用这个机会转到“米特”。
毕竟,东洋的“荏原”设备,实在太难侍候了。
谈到最后,就连设备工程师们也表示愿意克服困难。
但是,高劳动强度下,出了错怎么办?
宋远亭实在不忍心看他们背黑锅,
要知道,这些工程师,他们本科毕业起薪才2800元一个月,大专毕业起薪才2000元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