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老太妃出自山西大同,在那贾家因为贾老太妃成为了大族,除了考学的,贾老太妃就没让族人来京,只有那个亲侄子是一早来京,后娶妻生子。
高文林看贾先生和那个老纨绔对不上,想半天也想不通贾先生是何许人也。
又打听到有个国子监有个贾教授,偏偏也是大同府的,但没听说是贾老太妃本族的,不过想想这贾先生没准就是这个贾教授,打听的人说最近贾教授没在学堂,别的就不知了。
高文林就想没准贾先生就是贾教授了,或许犯了错被打发这里来教书了,看他给学子上课,虽说是不错,可怎么也不像国子监的教授,没准就是他如此散漫,惹怒了上司,才被打发了。
这么一想,高文林就想得通了,能在国子监当教授,肯定是京城几代都在京里,那么贾先生家族人肯定也不少,有个小外甥也说得过去。不然,要是贾老太妃一族的,怎么也不会到这个小地方来拜师的吧,京里想找老师,还不随他贾家挑呀。
刚进入八月,高翠下午去街上买东西,其实是准备明天的午餐,高文林明天休沐,那两个儿郎要在高家吃饭,高翠还惦记着侄女说的用黄小米包着杂粮做饼,高兆都忘了此事,没想到大姑还一直惦记着。
高兆想她这么爱胡闹,估计血液里遗传了大姑的一部分,难怪一直和大姑那么亲的,赶脚是一路人。
不过这会高兆还不知道大姑还记得这事。
从街上回来的高翠,又带回来个新闻,钱家大娘子,也就是钱玉兰今天定亲,男方是京里来的,钱家有个嫁到京里的姑太太带着一起来的。
具体外人就不知了,八卦的人打听钱太太露面了没,但钱家有六老太太,钱家的事就很少传出来了,就连那个姨娘如何外人都不知。
高翠回来见大侄女在弟妹那屋,放下东西赶忙进屋。
“娟娘,兆儿,你们知不知道,玉兰就要嫁到京里去了,今天男方来下定,街上都传开了,好几辆马车来的,聘礼都一车,兆儿,这里面是不是有啥?不然京里的怎么会来咱这娶媳妇?”
江氏也吃一惊,钱家在京里的就一姑太太,但钱家在武成县算是个大族,可也就有个钱县尉,小辈没出头的,怎么玉兰就嫁到京里了?难不成男方……
高翠也是想到这点,正常人家,还是个官家,怎么也不会在小地方娶媳妇,除非人选有问题。
高兆看妹妹刚好才被抱进屋睡了,也就把男方是个瘸子的事说了。
高翠一脸同情,江氏也是神色沉了下。
“可惜了,我说好人家怎么会来咱这挑媳妇,可惜了玉兰,多好的小娘子,就这么……,唉!可怜哟。”
高兆忙说道:“娘,大姑,这是我早就知道了,但没下定,不好说出来,钱姐姐说这是她姑祖母牵的线,她姑祖母人不坏,不会害了她,我看总比让听让她娘把她随便嫁了强,去京里有她姑祖母照应着,钱姐姐人又能干,到时婆家肯定喜欢她。”
都已经定了,再惋惜又如何,高翠也明白这个里,当即说道:“也对,总比被她娘卖了好,兆儿,你不是和贾娘子熟吗?让贾娘子将来多去看看玉兰,好歹有个来往的人,贾家看着就是大户,到时玉兰婆家也会高看她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