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全球战国> 第五四五章 宗藩是提款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四五章 宗藩是提款机(2 / 2)

事实上,在陈时济接手中南总督后不久,就给朱由栋提交了一份报告,这份报告引用了大量的数据,最后就证实了一点:周国、唐国的统治基础并不稳定,造成这种不稳定的因素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两国治下的泰族百姓,其生活质量比起当年在罗闍浮屠统治下,要差了很多。

之所以差了很多,其根源就在于:为了加强对大东亚诸国的控制力,朱由栋只允许这些国家发展农业和矿业,不准他们发展工业。在大明生产力突飞猛进的情况下,无数的轻工业品进入周唐二国,使得大量的利润都流向了大明。

所以,最近这些年,粮价上涨,陈时济也是左右为难:刻意遏制粮价,本来就不满的东南亚诸国会更不满。不遏制吧,他作为大明的官员,又觉得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

对陈时济的报告,朱由栋深以为然。

当然,他很清楚自己是哪族人,该为哪族谋福利。所以,大东亚大明之外国家的人民过得水深火热不会让他有什么良心不安。

再说了,虽说这厮穿越前一再标榜自己最讨厌种*族主义者,但他不喜欢黑叔叔,也不喜欢东南亚的土著。在他看来,未来和西班牙或者奥斯曼进行全球战争,他需要更多的兵源的时候,他宁愿重用蒙古人、女真人乃至日本人甚至朝鲜人,都不会在东南亚诸国进行征兵。

那个地方还是老老实实给自己种粮食、种橡胶和挖矿吧。

不过呢,若是现在就对东南亚诸国进行敲骨吸髓的压榨,等到后面他和西班牙或者奥斯曼进行全球战争的时候,已经筋疲力尽的东南亚诸国能够拿出多少力量来支持他?又或者说,压榨狠了,是不是会造反?

所以,还是要适度的让利给这些家伙。在帮助周、唐等国稳定统治的同时,也让这些土著日子稍微好过一点。如此,他们多少有些家底,未来进行深度压榨才能榨出油来嘛。

“众卿。”皇帝一开口,会场马上就安定了下来。

“粮食,必须从南洋诸国大量进口,这价格呢,朕定个价。五年内,每石粮食离岸价不得超过八个银角。第六年开始,新的五年内,不得超过一块银元。哪个亲王做不到,朕就让他回大明,去凤阳守陵。哪个藩国做不到,朕就让这个国家换个王室。”

“皇上所言,正是我大明身为宗主的煌煌气度,臣等遵旨。”

“好,那朕说第二条。这粮食买来了,赈灾,不能够直接发粮食。还是老规矩,以工代赈。我大明不养懒人,这老天爷不给脸,让土地绝收不是灾民的错。但朝廷给你工作机会你不要,非要躺在床上吃白食,哼,也没有这样的事。”

“皇上。”工部尚书徐光启起身:“现如今,我大明的京津、京张、京洛、大太铁路已经全部完工。目前还在开工的,只有洛西、洛济铁路......而且这两条铁路上,都是当年军户转民户的过程中转职的部分军户......总之,臣的意思是,工地上能够提供的岗位数极为有限。”

“哈哈哈,徐先生,朕可不是让现在这两条铁路来解决所有的灾民。这样吧,正好朝廷这些年有不少盈余,全部拿出来,全国大建铁路。工部拿个计划出来,至少新建十条铁路。这里面,陕西到甘肃,甘肃到新疆的铁路,是重中之重。此外,全国各地的水利工程,诸如北方的沟渠,南方的防洪堤坝,全部疏通或者加固一遍!”

如此要求,作为工部尚书,徐光启自然是忙不迭的答应下来,表示工部官员一定拼死拼活的尽快拿出方案。至于户部嘛,王绍徵可没有以前的许弘纲有脾气,他在凳子上看着徐光启的神采飞扬,憋了半天气,但站起来后,张了张嘴,却是吐出了“户部一定尽力配合工部”的字眼。

诶,这个户部尚书不错,朕就喜欢这样软软的臣子。

心情大好的朱由栋挥手让王绍徵坐下,又把手指点到了张世泽身上:“第三件事,六大报为首,朝廷各部门、各级官衙,都要全力向百姓进行宣讲,告诉他们,小冰河天气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大概还会持续多少年。要告诉他们,这些年粮食减产,天灾频繁,纯属自然现象。哼,天人感应,人家东林党人去了日本后都不讲这一套了,就那么些腐儒还在抱着这玩意不放!张世泽,你在报纸上,除了正面引导、宣讲,告诉百姓这个道理之外。还要立专栏驳斥那些无稽之谈!”

“是,臣领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