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民国之国术宗师> 第73章 少林武当,门主大PK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3章 少林武当,门主大PK(2 / 2)

一个95公斤级的40岁出头的教门大力士,代表少林门,挑战55公斤级的70岁老头。

这还没说身份、辈份、专长这些,反正把话怼在那里,少林门长对武当门长。

有人说孙禄堂无敌,这人纯属不长脑子,某一特定场合的无敌还可以说,谁泥马能一辈子无敌?

拳怕少壮,棍怕老狼。上70了,玩些技巧逗逗小辈还可以,孙禄堂要真跟王子平对打起来,不说必输,却也没赢头。

这孙禄堂要真下场子,名头马上就被人拿走了,输赢都成了垫脚石。

对了,还不能输,代表着武当门哪,形意八卦太极三个门派的牌子被架在这里,牵连着李景林耍的武当剑都没面子。

在这场合提出比武,实在是有种烂泥扶不上墙的感觉。一些到场的大佬也恼了,说了几句,把这事儿掀了过去,让开学典礼继续进行。

可张之江还想看看这少林门和武当门到底谁能打,又在身后有意推动了一下。

遇到这事儿,不说孙禄堂想抽张之江,李景林也火啊,这他老娘亲的,什么玩意啊?

两人一商量,不比不行了,紧急把孙禄堂的师侄高振东叫了过来。

为啥是高振东哪?

因为划拉到武当门的,多数都不是壮汉子,只有这个高振东,也是天生神力,能头顶着上百斤的磨盘干活。

据说这高振东被同门介绍了个看码头的好活,头一次让他来,他还不想来。第二次,拿着孙禄堂李景林两人的亲笔书信催,这才跑了过来。

孙禄堂转身就去了镇江搞了个江苏国术馆,跟中央国术馆的名头正好相反,专门研究国术意义,不扯这两馒头的事儿。

李景林也跑到浙江国术馆待着,后来,干脆回山东,自建山东国术馆。

后面的事儿即简单又复杂,简单的说:

第一场,高振东接了这武当门主,王子平合手认输。

第二场,代表武当的刀剑科科长柳印虎,与同样是教门、教门查拳却又代表少林门的马裕甫下场,以竹剑拼搏。双方开手就打,马裕甫被逼急了,就把柳印虎拉倒在地上,双方扭做一团。

复杂的是后续,传话的嘴巴都是歪了,少林的说少林赢了,武当的说武当赢了。

此番门派大战后,人一下走了大半,张之江知道自己玩过了,赶紧取消了少林门与武当门。

这位唐律师,国术馆编审处长唐豪,受此番门派拼斗的刺激,亲往少林寺、陈家沟、武当山考察,于1930年4月写成《少林武当考》一书,指明所谓“少林外家”“武当内家”之说,均是荒诞不经的谬传。

在序言中,唐豪希望武术界人士看了这本书后,能够放下门户之见,大家一起爱科学:

“著者写这本小册子的动机,一方面固然要使一般人了解,所谓少林武当的内容,一方面因为目睹所谓少林、武当的职业武士,互相水火,互相妒嫉。十余年来,纷争不已。读了这本小册子,或者可以把天地放宽些看,大家起来,努力于国术科学建设这条大道,不要坐在枯井里,老嚷着天小。”

然后,唐豪就被揍了。

其友顾留馨回忆道:

“1930年,他(唐豪)写成《少林武当考》,由中央国术馆发行。用大量史料来证明达摩和尚和张三丰道士都不会武术,指出所谓少林拳始于印僧达摩,太极拳始于武当张三丰之说,都是后人的牵强附会。当时出版的太极拳图解之类的书,大多持太极拳系仙传之说。这样唐豪就得罪了这些书的作者们,也得罪了自以为是少林正宗,武当嫡派的某些勇于私斗的职业拳师。他们就策谋,对唐豪不择手段地饱以老拳。……不久,唐豪离开南京(中央国术馆),回上海执行律师业务。”

唐豪被揍87周年后,体育总局正式规定:武术从业人员和习武人员不得自创门派、私下约架,不得自封“大师”“掌门”“正宗”“嫡传”等称号,误导群众。

这警察总是来的太迟。

------

每章一说:民国初,正是山沟里出大师的时代,两次国考之后,至少有三十年没有大师敢公开设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