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民国之国术宗师> 第165章 东西方剑术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5章 东西方剑术一(2 / 2)

张六少在意大利一共待了三个月,由于都是官方接待,高官陪同,反倒没王洪什么事情。

王洪便找个了机会,与齐亚诺谈起,想与意大利的剑术高手做一下交流。

齐亚诺了解了王洪的身份后,认为这是东西文化在剑术上的高级别交流,立刻把这个消息转给了意大利的文化部门,于是王洪便迎来了一批批古剑术研究学者和古剑术练习者的到访。

于是,在张六少越来越不满意的时候,王洪却发现了越来越有意思的一些事情。

意大利的剑术也是源远流长,古老的流派众多,风格打法迥异。可不象意大利面那么柔软,更不象意利大人的浪漫。

象意大利刺剑术,虽然只能用于公认的规则约束下的决斗,可剑招实用而凶狠,剑式更是发展到了可利用的极端。

著名的菲奥雷流派剑术,与中国剑法相比,有很多类似的理论。这个流派同样有阴柔卸力的技法,避开对手剑刃而攻其空门,看上去有些花哨一些。其卸力、滑剑、侧击、低身侧闪、抢中线、剑格与剑柄的运用,少了很多中国剑法中的花哨动作,招简意骇,并且也有精致的步伐和距离控制技术。在本质上,与王洪的剑法十分相似。

这让王洪大为惊讶。

他在中央国术馆的时候,还真有‘论武技诸夷皆不如’的大中华思想,而达到了明劲的程度后,更有‘中原武术,博大精深,细致缜密’的想法。

但出国这一看,外国的东西同样也是从战场上走出来的,各有各的精华,各有各的高招,各有各的适用。

反而中国武术,假大空的太多,没断了实战的门派更是少的可怜,绝大多数人,都只会说祖宗的厉害。

欧洲的剑法大致的脉络没断过,武技不甚精细,却足够实用,更有足够的物证,让后人去推敲。

王洪还发现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就是意大利只研究剑术,而不去参与实践的学者很多。他们可能不擅长运用剑术,却能把剑术发展历史及其衍变的因原说的清清楚楚,完全是做学问的学者。

这在中国是不可思议的,你都不练,怎么能研究的明白?

事实偏偏是这些不练的人,做起学问研究来,没有更多的主观,采用的都是有理有据的研究方法。这对王洪的帮助非常大,让他从脱离自身的角度去理解剑术,能更宏观的去把握剑术的本质。

一开始的时候,意大利方面找来与王洪见面的,都是这样的学者。

学术上的收获是双方的,这些研究者也开始了解中国剑术的风格与特点,与欧洲的剑术研究互相参照起来。

直到意大利政府方面找到了几个可以代表一国脸面的剑术高手时,这才准备做技术层面的交流。

------

每章一说:进入清朝后,拳师间交手的拳脚功夫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搭手类,推搡一样。象太极的推手、八卦的搭手、形意的搓手、咏春的黏手,以不伤和气分输赢为主。另一类是脱手类,距离比推搡类稍远,使用踢、打、摔、拿四技。推搡类的武艺的确是追求身体‘良能’的一个好办法,却只能集中在武师间,放大,就成了太极拳现在的样子,能玩不能用。而脱手类的武艺,却也只能在拳师间交流,大家比试的是武艺上的能耐,评价是:“你这招好,我不如你”的服气感,而不是打倒人就算赢的现代竞技。因为要追求单纯的输赢,剑刀枪棍更能达成“我站着,你倒了,你永远没机会赢我了”那一击毙命一劳永逸的结果。现代竞技比赛,在宋朝时就有一个词说的非常形象:“臝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