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科幻灵异>造神插件> 第七十二章 斯巴达帝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二章 斯巴达帝国(2 / 2)

尽管斯巴达帝国和提洛联盟双方大军云集,战争似乎一触即发,但半个月下来,双方只是保持相峙状态;期间只发生了一件事,就是庞大的提洛联合舰队,把50艘在萨拉米海湾西口一带活动的斯巴达战舰驱逐出了海湾,不过当时双方并没有实质姓的战斗;斯巴达是因为需要时间改造48艘三列桨战舰,而提洛联盟则是希望寻找合适的战机,确切的说,是提米斯托克利在寻找偷袭斯巴达海军的战机。

偷袭斯巴达陆军?

提米斯托克利从来没有想过,而联盟陆军统帅卡利马亚即使敢想,提米斯托克利也会把他打成傻鸟;你连和波斯人野战都干不过,还想去和斯巴达人打野战?

在提米斯托克利的战略部署中,战争前期,提洛联盟的陆军以防御为主;等到打垮斯巴达人的海军后,提洛联盟海军完全掌控海权,可以灵活的突袭斯巴达多处城市,消耗斯巴达帝国的战争资源,最后才轮到提洛联盟的陆军出手。

这个部署得到了提洛联盟所有成员的支持,大家都不认为斯巴达新海军能够战胜己方的联合舰队;斯巴达海军战舰全面被改造升级的消息,提米斯托克利等人知之甚少。

公元前479年4月14曰凌晨3点,萨拉米海湾;夜黑风高,天空中仅有一星半点的光亮。

王军站在“尤里比阿德号”战舰舰首,精神感知覆盖着方圆0.6海里的海面;因为天气原因,正常目视只能勉强看到百余米外的浅色物体,再远,啥也看不见;当然,如果是火把啥的,正常人都能在十几海里外发现。

在王军的建议下,尤里比阿德把所有战舰都搞成了黑色,101级战舰的船帆则染成了猩红色;按现在的环境,视力差点的人,百米上下很难看清,战舰完全融入了夜色当中。王军的建议来自于列奥尼达这些裤衩男的装扮,黑皮三角裤加猩红战袍;当然,说服尤里比阿德他们时王军换了一套说辞,只是告诉尤里比阿德和一干海军军官“这样才有男人味!”。

“尤里比阿德号”的后方,还拖着一艘“半成品”的三列桨战舰;117艘斯巴达战舰停泊在萨拉米海湾东口,70艘斯巴达战舰停泊在萨拉米海湾西口;风浪不小,但也不会太大,还在承受范围内,至于更大体型的101级战舰,当然没有半点问题。

45米长的“尤里比阿德号”战舰,在翻滚的海浪中颠簸前行,至于尤里比阿德本人,无耻赖在海湾外停泊着的101级战舰“列奥尼达号”上;他说自己视力不好,无法指挥夜战,不过,这货指挥海战水平最近提高不少,曰夜艹练,总算能够适应大规模舰队的指挥了。

所有提洛联盟的海军将领都不会相信,明明处于“弱势”的斯巴达海军敢于主动进攻他们,而且还在天气如此差的夜晚;这个时代,连灯塔都还没有发明,王军依稀记得,要到公元前270年左右,希腊人才在法罗斯岛上建立了世界第一座灯塔;漆黑一片,近岸夜航,在没有方向指引和水域照明的情况下,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

斯巴达的舰队,完全依靠王军在前方带路,近两百艘战舰首尾相连,才慢慢开进到萨拉米海湾一带。现在王军单舰拖斗出击,其余战舰只能老老实实的海湾外呆着;当然,整个舰队始终保持灯火管制,并一直处于静默状态,任何动作都尽量轻手轻脚。

提洛联合舰队一方面在寻找战机,另一方面也不想给斯巴达舰队有机可乘;490艘战舰,尽量保持相对集中,提米斯托克利绝对不会分兵出击或驻扎;斯巴达舰队规模也不是很小,时刻保持联合舰队的规模优势,应当是上上之策。

庞大的提洛联合舰队,全部停靠在雅典城南郊的比雷埃斯港;因为过于拥挤,加上连续三天风浪都不小,每晚490艘战舰都用木头、绳索、铆钉等物件相互连接固定,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战舰受风浪影响而发生相互撞击的事故。

曹艹原来不是历史上第一个干这事的主,雅典军政长官提米斯托克利才是第一人;王军嘴角裂开,淡淡而自信的笑容浮现在脸上,已经进入自己精神感知范围内的提洛联盟舰队,果然和情报里说的一样,相互依靠在一起,整个舰队随着翻腾的海浪缓缓起伏,抗风浪效果确实不错,不过嘛……

面对同样体型,数量达到490艘的庞大舰队,王军单舰闯入,当然不是为了单挑对方;放火,这是王军来的目的。

风大,无雨,夜黑,连营,绝对是放火杀人的大好时机。

提米斯托克利算是非常谨慎了。

大家都不认为斯巴达人敢来萨利米海湾,但他依然要求舰队保持高度警戒,当然,这不包含夜晚;这个时代还没有夜间海战的说法,大家都习惯了在白天战斗,夜晚休息,和陆军大不一样;现在,风大浪高,视线不过百米,联合舰队依然安排了一些海军官兵执勤,已经算是非常罕见的警戒水平了。

王军指挥着“尤里比阿德号”战舰,绕到了港口一侧的上风位置。

战舰的表面甲板上,临时搭建了十个“违章建筑”,看上去就像一个个封闭的小猪栏,高1.3米,宽3米的木墙围出一个正方形空间,一侧开有活门;9平方米的甲板上铺了三层铜皮,四周的木墙内面也全部蒙有铜皮。

一个火盆摆在靠近墙角的位置,表面是被火油浸透了的麻布片,深深的火盆里满是火油;放火,必须自己先“玩火”;当王军进去时,火盆已经被点燃。火盆只有50厘米高,加上四周都有木墙隔风,所以风势对火盆的影响不大,仅仅是火头会摇摆不定而已;数个海军士兵站在墙外,脚下放置着好几个盛满火油的木桶,一簇簇重箭直直的插在木桶里。

看见王军持弓站定,其中一个士兵立即给王军递过去一支特制的重箭;箭头后方,角木箭杆上被细麻绳绕出了约十二厘米长的“外套”。士兵做事很麻利,这支重箭已经拿起了一会,箭头上火油滴落的速度已经很慢;而递箭的方式,也是箭羽在上,箭头在下。

搭弓,弓身,点火,等待12秒;王军仰身开弓,火箭如同流星一般,顺风高飞;前后相差5秒上下,“尤里比阿德号”战舰上总共升起了10支火箭,飞向300余米外的提洛联合舰队。

在起起伏伏的战舰上射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准确的射中目标,更是难上加难;幸好目标实在“巨大”,490艘战舰紧紧的靠在一起,如同好几个足球场大小的广场一般。

黑漆漆的夜里,无论是天空中突然出现的10支火箭,还是亮起火光的“尤里比阿德号”战舰,立刻就先后引起了提洛联合舰队执勤官兵的注意;不要以为用木墙挡着就能隔绝光线,十个“小猪栏”里的火光,通过战舰上方天空的反射,行踪暴露无遗;当然,王军搭木墙,只是为了能够方便点火,并不在乎发动攻击后被敌人发现。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