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是五匹马,九辆车,运送八十五到一百人,行走九十里地,道路有些拓宽了,使得更能容纳更多的马匹拉车。
在以后,从燕京到乌鲁木齐,从乌鲁木齐到拉萨,从拉萨到喀布尔,从喀布尔到昆明,从昆明到桂林,从桂林到广州,从广州到漳州,从漳州到宁波,从宁波到上海,从上海到杭州,从杭州到扬州,从扬州到金陵,到济宁,到济南,到青岛,到燕京,到关外的大连,从大连到盛京,从盛京到库伦,从库伦到乌鲁木齐,这个二线的大二环马拉铁路建设成功,全国环绕一圈。
发两趟车,一趟为只停三站的,十五里,三十里地,四十五里的两匹的马车,一趟为走九十里地的,五匹马的九辆车,四辆坐人,四辆拉货,一辆为官员通勤车,驿站邮船车,还有拉着赶车的马夫的身家和马的草料和饮水,食物。
如果你一站一站的坐下去,还真能在一年内沿着二环马拉铁路绕全国一圈,呵呵,这个速度有点慢,但相比马路上的骑马的人,或者赶车的人来说还算安全或者舒适。
如果你走内圈,需要乘坐三个月的马拉火车,外圈得一年。
在基本上国内的马拉火车的铁路被建设的差不多的时候,各个连通内圈各个节点的支路开始修建,各地官员上任第一件事情就是研究看还能修建那一条,通往那个县的马拉火车的铁路,或者能不能升级改造一下,提升一下马拉火车铁路的性能和速度,华夏帝国国内,尤其是核心区和总督区,现在已经不是如何建设马路,开荒,或者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了,而是开始玩起了马拉火车这样的高科技。
在这个时代,这显然是高科技了。
随着西伯利亚战争的落幕,东北等地的道理开发,开荒转入热火朝天的时代,很多马路开始修建,很多江河开始疏浚,现在已经没有以前那种动不动几百万的俘虏大军了,只能是官府开发一部分,然后给商人承包一部分,并且华夏军以罪犯和大清国送来的一些俄罗斯俘虏和那些汉人叛军俘虏作为参与修建的一部分资金使用,商人们给官府一些利益,官府给一些税收减免,合作开发东北。
可以说整个华夏帝国进入了疯狂的基建年代,只有需要更多的人口,更多的用工,到现在还没有听说那里有失业的人。
如果有失业的人,他们会被强制送到西伯利亚去建设西伯利亚去,现在西伯利亚的道路还没有全部建设完成,光从哈尔滨那里到达了海参崴,赤塔,以及贝尔加湖的奥缪明斯克了,其他地方还没有延伸过去,现在东伯利亚一群人正在那里奋战,随着时间的延长,他们的人数也在增多,有商人们招工招来的,有官府遣送到这里的,有被强制送到这里的。
东伯利亚,中伯利亚,西西伯利亚这是浅浅的修了一条勉强能连起来的土路,升级为马路,或者开阔更加宽阔的土路和更多的支线道路的任务还等着他们呢。
而马拉铁路则一丝不苟的按照张强的设想,按照以后即将发明的蒸汽机车做准备,修建的路基还是铁路宽度都和后世的差不多,能承受火车头的压力和几十节撤向满载行驶的压力才算合格,因此修建起来非常费事,也很缓慢。
而且随着研发人员的增多,主要是华夏军在科举考试的基础上增加了其他的行业考试,三百六十行,各行各业都有考试,低级的人员可以拿到一份官府认证的行业资格证书,拥有这些证书,你可以从事相关行业的研究,并且把研究的成果卖给官府,官府支付一定的金钱买下的研究成果。
这是行业全民认证资格证书,拥有这份证书就像读书人考上了童生一样,是一份荣耀,在村里也能获得村长或者保长,乡长的接待,并且让大家高看你一眼,在这些低级别的行政岗位上,你还能获得一份不菲的收入,还有一份基本的月奉工资。
村里面人读个书信,认个字,或者打造个什么,找个权威认证一下,就找你,或者你拿出来的东西要比大家没有得到认证的人卖的价钱高一些,算个帐,和官府打交道都得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