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武侠修真>缥缈经> 第八十六章 暗夜(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六章 暗夜(二)(1 / 2)

 但听夫子转向花难问道:“花少侠所使仙法,不知哪门哪派的路数,老夫斗胆,敢问花少侠师承何处?”

花难答道:“晚辈曾在东海缥缈宗学艺,如今游历而来,前些日子方至中洲之地。”

在座众人,听闻花难所言,纷纷低语议论,均是不知,夫子又问道:“东海缥缈宗?恕老夫孤陋寡闻,不曾听过贵派之名。”

花难心中暗道:“这名头是我自己随意想的,你们若是听过,那才怪了。”嘴上却恭敬道:“鄙宗从来是一脉相承,除家师与晚辈之外,再无他人,且未曾踏及江湖之中,故而各位前辈未闻,也属正常。”

夫子恍然道:“原来令师尊乃不出世的高人,无怪花少侠年纪轻轻,便有如此修为,倒令老夫汗颜。”

花难行礼道:“夫子言重了。”

此时但见古盛自远处遥遥走来,身后跟了一位身形矮小的少年,花难定睛一瞧,竟是万泉仙庄的符朔,原来夫子也将他请了过来。

待符朔行到近前,又与几位掌门长老寒暄一番,夫子遂也邀他入了上座,便在花难左邻。

花难既知符朔乃是南洲巫黎族人,且又见过那枚青色怪石,想来定与紫儿相识,于是待符朔入座之后,花难便想向他打听紫儿近况,谁知符朔一改先前那般活泼,此际兀自端坐不言,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模样,花难不愿自讨无趣,便也作罢。

此际再看场中,宁缘与崔珏已斗了不下数百回合,饶是难解难分,酣战不止。

宁缘本是洒脱性子,胜败全然也不在意,加上崔珏又是随和恬淡之人,更不喜与人争斗,两人战至此刻,高下难分,若非顾及门派声誉,只怕早已弃战认输,又斗了数十回合之后,均也兴致索然,当即罢手。

席间沈元乾抚须笑道:“崔、宁二位贤侄,一有“君子不争”的风骨,一有“潇洒侠义”的风范,实在令贫道佩服万分。”

众人均是点头附和,对二人称赞不已,可此番比试的监战长老,也便是古盛、商正、柳元巽三人,此时却有些犯难,这一甲首、次、末三席,每席皆只取一人,如今榜首、榜眼皆有,可这末席之争,却战成平手,且宁缘与崔珏二人,一是天山派掌门独子,一是天庙夫子首徒,哪一位也不可轻慢,往届仙道会盟,从未有过如此情形,却教三位监战长老如何抉择是好?

却听古盛道:“宁少侠剑法卓绝,攻势凌厉,来日诛邪之战,定能大放异彩,依老夫之见,这一甲末席,宁少侠可为。”

此话一出,商正连连摇头,道:“古长老此言差矣,崔少侠道行高深,所修浩然之气,又是邪道克星,在下倒觉得,这一甲末席之位,非崔少侠莫属。”

二人你一言我一语,半晌争执不下,却是为对方门派的弟子说尽好话,柳元巽此时夹在二人中间,面露难色,左右不是办法,最终这一抉择,竟落在他的头上。

夫子见此,当即无奈笑道:“罢了,罢了,如今小徒与宁少侠难分高下,均是人中英杰,我正道有此后生,如何不是大大的好事?你们又何需争执?既然如此,不如老夫再取一件法宝来,小徒与宁少侠二人同列一甲末席,诸位意下如何?”

宁云点头笑道:“甚好,甚好,夫子此法,当真妙极!”

柳元巽遂也上前行礼道:“宁掌门说得有理,夫子此法,当真是解了贫道大围。”

在座众人见他竟难为至此,闻言皆是哄堂大笑。

但见一位天庙弟子指引宁缘与崔珏二人,一道请至上席而来,夫子遂将同列一甲末席之事,又与二人说了一遍,二人听罢,面露喜色,当即恭敬行礼,连连道谢。

此时一甲席位已定,便有四位天庙弟子呈锦盒而来,这前三枚锦盒当中,乃是三大门派所赠之物,便是那“乾坤聚灵丹”、“风雷索”与“九天仙光符”,可这第四枚锦盒,则是夫子新赠,其中究竟何物,众人却是不得而知。

待花难与符朔领了“乾坤聚灵丹”、“风雷索”两物之后,便由宁缘、崔珏二人上前,此时但见古盛吩咐两名弟子呈上第三、第四枚锦盒,古盛将两盒取下,又将第四枚锦盒递至夫子手中,夫子轻然接过,遂将锦盒开启,众人眼前一亮,便见得一截半尺有余的焦黑断木,稳稳静置锦盒当中。

但听夫子缓缓道:“此物名为‘凤尾焦株’,乃千年凤尾树经雷劫洗礼之后,所蜕化的树心,焚此为香于修炼之时,当有静心凝神,净拂灵台之效,悟道更神速几分,加上‘九天仙光符’,你二人各择其一吧。”

崔、宁二人相视一眼,沉吟半晌,旋即点头致意,一齐上前,各取了一枚锦盒,崔珏所取,是为“九天仙光符”,而那支“凤尾焦株”则是归了宁缘所有。

继而三大门派掌门一番勉励之后,此时一甲四席已定,古盛当即吩咐众天庙弟子起宴而来,一时间诸多美酒佳肴,瓜果鲜蔬,皆由众天庙弟子呈入各席各座之间。

花难、符朔、宁缘与崔珏四人列座上席,与诸派掌门长老一同饮宴,宴时觥筹交错,推杯换盏,一时欢声笑语不绝,宴席方起,便有各派长老陆续前来敬酒祝贺,却多向宁缘与崔珏二人交谈,至于花难与符朔身旁,倒是冷冷清清,人影零星。

花难想起几日前在风尘苑中,宁缘所说的那一番话,暗自摇头一笑,倒也觉着几分有趣。

宴席过半,夫子、宁云与沈元乾三大掌门,期间也来此寒暄一番,奈何应酬颇多,来去几次,皆不久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