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在大周之前曾经有过一个时代,名叫唐。一应历史自有因果,但只有这个唐仿佛突然降临于世间,无有来历,无有记载,突然而来,突然而亡。”</p>
连天青停顿了一下,缓缓讲述了起来。</p>
“没有记载?那怎么知道这个唐曾经存在过?”许问仔细听着,他第一时间意识到这个唐跟他知道的那个完全不一样,然后敏锐地抓住了连天青话里的问题问了出来。</p>
“没有史载不代表没有记录,在这个传说中的大唐,荟萃了有史以来最多的名家,诞生了有史以来最多的精品。这些人的名字伴随着他们的作品一起流传了下来,即是他们存在过最好的证明。”连天青道。</p>
“什么意思?”许问一时间没听懂,“是说这些人是堆在一起出现的?”</p>
“时间略有先后,但大体如你所说。”连天青说。</p>
“你等我理一理……”许问抚着额头,还是有点不太能反应过来。</p>
这件事真的太奇妙,太不可思议了。</p>
连天青的意思是,在班门世界的历史上,大周之前,曾经有过一个时代叫唐。</p>
这个唐没有历史记载,因此不知详情,却有无数的作品流传下来,让人得已窥见它的存在。</p>
在那段不知持续了多久的时代里,各种名家工匠先后出现,留下了自己的作品,仿佛他们的存在就是为了这个一样。</p>
“其实并非所有人都能留名,那时候还留下了绝世佳品,无法知其真实姓名,但这已然是最好的留名。”连天青道。</p>
“大唐一共多少年?”许问突然问道。</p>
“具体不知。有史学家曾经研究过,发现那些作品诞生于很短的时间里,前后应当不超过百年。”连天青说。</p>
“但这不合理啊。别的不说,刚才我们说到的禇遂良大师的书法传承,这一代代传下来就不止百年了!”许问不解地问道。</p>
“前前后后,一共七位史学家确认此事,有官家的,有民间的;有年老德劭的,有年富力强的;有走遍大江南北实地考察的,也有豪掷千金购尽珍品埋首十年苦研的。大唐史不过百年,是他们共同的判断。”</p>
连天青说。</p>
许问皱着眉,没有说话了。</p>
这并不代表他完全认可了这个判断,但确实值得参考了。</p>
假如这是真的呢?假如这个传说中的唐真的只持续了一百年不到的时间呢?</p>
而且只有作品,没有史载。</p>
他突然想起了在学习雀替时曾经有过的疑惑。</p>
建筑的传承其实也是很明确的,这跟不同时代的技术与审美都有关系。</p>
譬如雀替这个名词,本身就出自于清代,在宋代它的名字是“绰幕”。</p>
元代以前的雀替构件大多用于内檐,元代以后,尤其是清代,普遍用在外檐的额枋下,装饰性也变得更强。</p>
宋元时期的雀替纹饰相对简单,大多由少量线条组成,明代略微复杂,到了清代,它的重点从力学变成了美学,雕法各异,形态复杂,已经堪比独立的艺术品了。</p>
许问第一次学习修复的是孙博然的雀替作品,当时他从连天青那里学到的名称就是“雀替”。那件作品形态复杂,装饰性明显大过它的力学作用,从名称到式样,都有着显著的清代特征。</p>
但之后出去,仅仅在江南,他就看见过很多种样式的雀替,不乏宋明样式的。</p>
最关键的,这些都不是陈年旧作,而是新制的“流行样式”。</p>
当时许问就有点糊涂,这个断代传承究竟是怎么回事?</p>